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奇瑞资讯     
第四届新世纪巾帼发明家评选揭晓[本刊讯]日前,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全国妇联和中国发明协会共同举办的第四届"新世纪巾帼发明家"评选活动揭晓,姚学玲等10人获第四届"新世纪巾帼发明家"创新奖,渠桂荣等10人获第四届"新世纪巾帼发明家"创业奖,李伟华等10人获第四届"新世纪巾帼发明家"新秀奖,叶丽虹等30人获第四届"新世纪巾帼发明家"优秀奖。此外,天津市知识产权局和天津市妇联获第四届"新世纪巾帼发明家"评选活动优秀组织奖。  相似文献   

2.
为大力推进我国的发明刨新,尤其是原始性创新,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中国发明协会、北京市科协和科技rj报社在北京国际科技周期间共同举办了“发明创新论坛”。原中国专利局局长黄坤益、著名科普专家和发明家张开逊和著名发明家、“五笔字型”发明人王永民  相似文献   

3.
科技创新研究绝不是以简单的“灵感”、“顿悟”所能概括的。对科技创新者实际工作的研究表明,科技创新是在一个合理性的研究过程中实现的。这个过程一般包括“确定有待解决的问题一构想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一确立最优解决方案一设计实施最优方案”四个阶段,而且每一阶段的研究都有其普遍的合理性思维图式。当然,这并不否定革命性的顿悟、洞见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但必须明白,所谓革命性的“灵感”、“顿悟”、“洞见”都是研究者在实施这种合理性研究的过程中,才能得以形成。  相似文献   

4.
资讯     
第四届新世纪巾帼发明家评选揭晓;知识产权新闻宣传中心揭牌;《知识产权与改革开放30年》在京首发;北京大学成立国际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云南普洱市专利申请奖励办法出台.  相似文献   

5.
论技术创新的人力资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技○术○创○新○的○人○力○资○源赵冬梅李靖华郭耀煌一、引论“创新=发明+实践”,技术创新既需要发明家,又需要实践家。作为一个“人力过程”,从单人创新到多人创新,从发明家年代到大企业年代,技术创新越来越需要多种人力资源的共同参与。高素质的技术人...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5月15日,第八届"中国发明家论坛"暨"发明创业奖"颁奖典礼在全国政协礼堂隆重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路甬祥出席开幕式并讲话。中国发明协会理事长朱丽兰主持开幕式。"发明创业奖"由国家科技部批准,中国发明协会设立,是首个为发明家设立的国家最高奖项,也是今年以来国家奖励办批准的唯一一个奖项。其宗旨是贯彻落实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力,动员广大群众关心、支持和参与自主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7.
王婷婷  李明明 《科学中国人》2011,(13):36-39,F0004
2010年3月24日,广东省科协七届四次全委会议在广州召开,来自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的段传志等25名同志获得第十届"广东省丁颖科技奖"。据悉,每两年评选一次的"丁颖科技奖"已经成为对广东省科技工作者颇具影响力和吸引力的科技奖项。获得丁颖科技奖,对广东省的每一个科技工作者而言都是至高的荣誉,采访段传志时,他却丝毫未提及此奖项。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以来,世界女发明家层出不穷,中国女发明家也比比皆是。虽然中国女发明家的队伍与日俱增,但她们的业绩却鲜为人知。她们常常站在发明舞台上灯光照射不到的地方。今年,由全国妇联、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中国发明协会共同举办了首届新世纪巾帼发明家评选活动,从全国133位候选人当中评选出10位女发明家为“新世纪巾帼发明家”,同时还有20位女发明家被评为“优秀巾帼发明者”。从这期开始,我们开辟“巾帼发明家”栏目,让那些站在发明舞台后面的女发明家和大家见面,把她们的故事告诉读者。如果哪位朋友身边也有这样的发明家,请您告诉我们,我们将在这里告诉大家。同时,我们欢迎您来信讲述您的感想和意见。编者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激发和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激励全市广大青少年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创造性,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巴彦淖尔市政府印发了《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评选奖励办法》,从今年开始,设立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这是市政府设立的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和科技创新活动最高荣誉奖。  相似文献   

10.
正扎着马尾、身穿红色针织衫,山东省临沂沂州实验学校的徐书晗虽然还一脸天真,站在人群中毫不起眼,却一直有个伟大的飞天梦,并因为这个梦想爱上了创新,还扮演嫦娥"飞天"呢。别看她只有11岁,却善于发现,是学校出了名的"小发明家",不但荣获"齐鲁小名士"称号、第28届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等,而且登上了第八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的领奖台。  相似文献   

11.
资料·信息     
营造创新环境繁荣基础研究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科技支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五届四次全委会在京举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五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07年3月20日在京举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陈宜瑜主任以“营造创新环境繁荣基础研究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科技支撑”为题  相似文献   

12.
在2009年底举办的第四届金桥奖颁奖大会上。桂林市科技情报研究所唐国荣获得了本届金桥奖的先进个人奖。金桥奖是经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审定批准的全国技术市场的最高奖项,为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主要表彰在全国技术市场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个人和创新水平与转化效益突出的项目,每两年评选一次。这也是唐国荣继2005年被评选为中国农村改革百名(典型)优秀人物后获得的又一国家级荣誉。  相似文献   

13.
创新如何与产学研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什么?什么是创新?对于这个概念好像已经没有太多的疑义,其实不然。当前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许多问题与此有关。当我们将“创新”分解出“科技创新”“技术创新”“体制创新”等一系列概念之后,这里所说的“创新”,已经不是英文“innovation”一词原来的意思。因为在经济学家熊比特那里,“创新”或“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相对应)原本只有一个意思,那就是指一种商业或经济行为,是从投资技术研发到设计制造、市场营销直至实现商业价值,并重新进行研发投入的一个过程。将创新理解为一个技术行为,还是一个商业行为,直接影响到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14.
《科学中国人》2022,(3):27-27
1月22日,由深科技DeepTech(一家科技类垂直内容媒体)携手络绎科学举办的“M e e t35:创新者说”论坛暨“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2021年中国线上发布仪式成功举行。来自科学界和产业界的人士在云端共同见证了新一届中国青年科技领军人物登场。入选者横跨生物、化学、物理、天文等各大学科,共分为“先锋者”“远见者”“发明家”“创业家”“人文关怀者”5个类别。  相似文献   

15.
吴萍 《今日科苑》2018,(11):50-58
在当代社会,随着通讯信息技术的发展,科技创新的模式也在由创新1.0向创新2.0转变。马克思关于科技创新主体的论述中所谈论到的科技创新主体主要有资本家、科学家、发明家、职业发明家、工人、手工业者等,对他们能够取得科技创新成功的条件,马克思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论述:科技创新精神、科技创新环境、科技创新的具体路径。本文主要研究马克思科技创新主体论、科技创新主体能够取得成功的条件以及科技创新我国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6.
十一月的北京寒气袭人,但凛冽的冷风挡不住发明家喜悦的脚步。11月23日,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位发明家齐聚人民大会堂,参加由中国发明协会与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发明创业奖颁奖典礼。上午10时,典礼由中国发明协会理事长朱丽兰主持并宣布开始。马伟明等9人荣获“发明创业奖”特等奖及“当代发明家”荣誉称号,丁荣吾等41人荣获“发明创业奖”。出席典礼并为获奖者颁奖的还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5):I0002-I0003
1月26日,第28届天津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一名中学生在展示“铁矿磨矿分级用旋流器的研究”科技创新成果。 当日,第28届天津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天津科技馆举行,从近万项参赛作品中初选出的524项中小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和206项小学生创新方案进行现场终评答辩。从工厂选矿设备革新到一把多功能漏勺,源自生活的“小发明”充满了大胆的想象和奇妙的构思.  相似文献   

18.
谁说女子不如男! 5月30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揭晓的“第三届新世纪巾帼发明家”强烈地传递着这样一个声音。当今时代,女性越来越在社会的各领域和行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她们为人妻、为人母,但同时又是发明家、企业家,这就注定她们曾经痛苦过别人不曾有的痛苦,幸福着常人不曾有的幸福。而她们不同寻常的痛苦与幸福,编织了一个绚丽多彩的“半边天”!本刊在第六期刊出了第三届新世纪巾帼发明家创新奖和特别奖获得者的先进事迹。本期刊登创业奖和新秀奖获得者的风采,  相似文献   

19.
小时候,每当看到班里的同学做出一个个小制作、小发明,张慧妍总会羡慕不已。能在科技创新比赛中获奖,这是她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 但在去年第29届深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张慧妍的这个梦想得以实现,她凭借“自动感应报警拐杖”将大赛一等奖收归囊中,并且顺利拿到了代表深圳市参加第29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资格。  相似文献   

20.
科技创新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历史即将进入21世纪之时,全球科技与经济一体化、科技活动国际化和科技竞争白热化,已成为基本的发展趋势。江泽民同志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们在追赶发达国家的科技进程中,基本上完成了“科技模仿模式”过程,迫切需要向“科技创新模式”转换。笔者认为“创新模式”的建立,必须解决下面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