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乒乓球“游击队长”——瓦尔德内尔 35岁,瑞典男子乒乓球运动员。人称“游击队长”,右手横握球拍两面拉弧圈打法。从十几岁开始参加了9届世乒赛,曾获第40、41、42、45届世乒赛团体冠军,第40、44届世乒赛男单冠军,第11届世界杯男单冠军,第25届奥运会男单冠军,他是世界乒乓球史上获得冠军“大满贯”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2.
瓦尔德内尔有什么固定的打法吗?谈不上。所以我们称他为“游击队长”。  相似文献   

3.
你说我说     
《新体育》2006,(4)
叫罗洗河“游击队长”行吗?问鼎“三星杯”使得“小猪”罗洗河一跃成为中国围棋队绰号最多的棋手之一,然则除去一个“劫王”,其余赋予罗洗河的“代名词”都是万变不离其“猪”。不管“小猪”这个叫法曾经对于罗洗河有多么地贴切,但现在我们有必要为其换一个更显尊重的别称。而那些形形色色的“猪”名,包括人气最旺的“神猪”,也是“饼才”意味太浓了点。至于那个使用频率极高的“劫王”,同样叫人不敢恭维,因为它难免使人产生一种“匪里匪气”的感觉。乒坛“常青树”,瑞典前世界冠军瓦尔德内尔,他的外号叫“游击队长”,而人才辈出的中国体坛…  相似文献   

4.
世界乒乓球史上唯一的集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世界杯和欧洲锦标赛四项桂冠于一身的“满贯王”瓦尔德内尔不久前称,今年5月在中国天津举行的第43届世乒赛上,他将再次向男单冠军冲击。 这位活跃乒坛10余年的瑞典名将能否重振雄风,顶住欧、亚强手的挑战,重登冠军宝座,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有人以“江郎才尽,英雄迟暮”形容年近30岁的瓦尔德内尔,预言他将难过以比利时选手塞弗为代表的“欧洲凶狠派”与中国选手这一关了。也有人认为,瓦尔德内尔仍是当今乒坛技术最全面、经验最老到的选手,问鼎有望。  相似文献   

5.
瑞典的成人国家队里高手林立,瓦尔德内尔还进不去。1982年在布达佩斯举行的欧锦赛,也轮不到他去打。不过同年一月,机会终于来了。国家队球员斯塔兰·本格森及乌尔夫·本格森得了感冒。而“苹果”又去了马来西亚度假。当时国家队的领队尼克·博格斯特罗姆到处找人。1月14日早晨8点,领队把电话打到了瓦尔德内尔的家,瓦尔德内尔连早餐都没来得及吃,领队就来接他了。在去机场的路上,领队问瓦尔德内尔:  相似文献   

6.
Ⅲ.单身生活瑞典卡尔玛市的一个酒吧,人头涌涌,酒吧外是广场,那里还放有许多桌椅。一杯杯酒流入满脸笑容的客人的肚里,我在这里和阿克·帕尔松一起等瓦尔德内尔,准备采访他。“我不知道瓦尔德内尔在中国被采访过多少次,总之有好几次,我和他住的酒店房间外面有5、6个电视台的人排着队来采访他。”阿  相似文献   

7.
芮雪 《乒乓世界》2000,(12):31-31
在世界乒坛,“常青树”瓦尔德内尔的名字如雷贯耳,其实,还有一个瓦尔德内尔也曾是一名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他就是J·O·瓦尔德内尔的胞兄──K· A·瓦尔德内尔。他生于 1963年8月 17日,喜欢看书、打高尔夫和旅游,现任瑞典女队教练。 记者(以下称记):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学打乒乓球的? K·A·瓦尔德内尔(以下称瓦):我7岁那年,学校放了一个星期的假,我和弟弟从那时开始就一起打球。 记:你为什么会喜欢乒乓球? 瓦:乒乓球能使运动简单化,也能使运动员经常不断地寻找战胜对手的方法,是一种挑战。 记:你当教练有…  相似文献   

8.
天才de时代     
乒乓界流传这样一句话:“中国运动员是练出来的,欧洲运动员是打出来的,打出成绩的都是天才。“在诸多欧洲天才中,瑞典的瓦尔德内尔绝对称得上是天才中的天才。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乒坛最有影响力的人物当属瓦尔德内尔,他的名字就标志着一个时代。1982年的欧洲锦标赛,只有16岁的瓦尔德内尔先后淘汰了经验丰富的道格拉斯、卡列尼 兹、本格森和克兰帕尔,闯入男单决赛,并与队友阿佩伊伦在决赛中打满了5局。虽然瓦尔德内尔最后与冠军奖杯擦肩而过,但他得到了最佳运动员的称号,并从此在世界乒坛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1983年的第37届世乒赛让中国球迷第一次注意到这位瑞典神童,而实际上如果翻开当年的《乒乓世界》,人们可以发现当时在中国乒乓  相似文献   

9.
《乒乓世界》2003,(7):10-12
瓦尔德内尔战史:1983年37届男团决赛,初出茅庐,第一场1:2负于江嘉良之后,又在第五场的首局将蔡振华拖入了马拉松式的鏖战中,最后以28:30惜败。同年底,瑞典公开赛,3:1胜谢赛克夺冠。瑞典的《每日新闻》评论:“他的胜利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他也许会成为久坐乒坛王位的中国人的最大威胁。”  相似文献   

10.
资深的DIY发烧友或许听闻过瑞典Wood House(木屋)的大名,该公司可谓专业乒乓底板制造的“梦工厂”,不少欧洲风格的经典之作均出自其手。Wood House的老总托马斯先生,曾任瑞典国家乒乓球队主教练,带过瓦尔德内尔等多名世界顶级选手,投身器材业后,他将自己对乒乓艺术的理解与瑞典工厂悠久的制板经验相融合,终于成为“梦工厂”的缔造者。8月初,本刊终于得空专访了这位传奇人物,就许多球迷关心的问题与他进行了交流——  相似文献   

11.
决赛中,瓦尔德内尔与好朋友“苹果”相遇,小时候在集训营,当他晚上怕黑时,会钻到“苹果”的睡袋里一起睡。当瓦尔德内尔离开斯帕瓦根俱乐部,进入国家队训练后,是“苹果”部分代替了哥哥凯的角色,时不时给予瓦尔德内尔关心与鼓励。  相似文献   

12.
老瓦来了     
王晋枫 《集邮博览》2013,(12):58-59
2013年9月27日,中国邮政发行“乒乓球运动”邮票一套两枚,该票为中国、瑞典两国联合发行。邮票发行日恰逢中国国际集藏博览会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天,“乒乓球运动”邮票首发式即在展会现场举行。瑞典乒乓球名将瓦尔德内尔、中国邮票设计师于雪在现场为邮迷签名。  相似文献   

13.
在《瑞典日报》网上投票2004年几项之”最”中.39岁的瓦尔德内尔战胜了瑞典的多名全球知名大腕,被评为”最佳回归”。  相似文献   

14.
走进佩尔森     
1987年第39届世乒赛前夕,我在《电视周报》(现《中国电视报》)看到一篇介绍瑞典队的文章,其中有一个陌生的名字“佩尔森”,当时佩尔森的名气不如瓦尔德内尔,但是他在欧洲的战绩已经非常显赫,我参加有奖竞猜时,在男单冠军一栏填上了“佩尔森”。 佩尔森在乒乓圈内口碑非常好,据说在瑞典他的名气比老瓦要大,在欧洲有“君子”之称。  相似文献   

15.
中瑞对抗赛给中国记者采访瓦尔德内尔提供了一次极好的机会。这位北欧人在通常情况下是很难接触的。这么多年我只正儿八经地单独采访过他一次,那是1993年在瑞典哥德堡举行42届世乒赛的时候,采访结束之前我还特地问过他:“好多中国记者都想采访你,但看上去你似乎很难接触。”他回答说:“大概因为语言的问题吧。今后不会了。”  相似文献   

16.
新华社斯德哥尔摩3月7日电(记者吴平)瑞典女子乒乓球队教练克·阿一瓦尔德内尔今天在瑞典南部城市朗茨克鲁纳宣布了瑞典参加即将在南斯拉夫举行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女选手的名单。她们是:玛·斯文森、佩·佩特森和琳·诺登博得O克·阿一瓦尔德内尔是根据刚刚结束的瑞典全国乒乓球锦标赛上的成绩确定瑞典女队参加世乒赛阵容的。他说,瑞典女队在世乒赛上最有希望夺得奖牌的是团体项目的较量,单项比赛则没有多大夺牌的可能。据报道,瑞典男队教练乌·卡尔松准备在率队参加英格兰乒乓球公开赛后再宣布男队参加世乒赛的6名选手名单。其实,…  相似文献   

17.
老瓦长青     
当今男子乒坛,“长青树”林立。格鲁巴、黄文冠、松下浩二、佩尔森和瓦尔德内尔,均年逾三十雄风不减。其中瓦尔德内尔在众多“长青树”中最为枝繁叶茂,10年来一直雄居世界排名前列。在曼彻斯特第44后世乒赛上,他再次向世人展示自己的实力和价值,捧得圣·勃莱德杯。在乒乓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瓦尔德内尔创造了时隔8年重夺男单世界冠军的奇迹。  相似文献   

18.
艳阳高照,卡尔玛的高尔夫球场在我眼前展现,这是瑞典最漂亮的高尔夫球场之一。我在沙丘草坪间找瓦尔德内尔。找到他时,他正在往蓝道上的第7个洞拨球。  相似文献   

19.
天才的时代     
乒乓界流传这样一句话:“中国运动员是练出来的,欧洲运动员是打出来的,打出成绩的都是天才。”在诸多欧洲天才中,瑞典的瓦尔德内尔绝对称得上是天才中的天才。  相似文献   

20.
在《瑞典日报》网上投票2004年几项之"最"中,39岁的瓦尔德内尔战胜了瑞典的多名全球知名大腕,被评为"最佳回归"。 与老瓦同时被《瑞典日报》列为"最佳回归"候选人的有著名乐队"金色时代",足球明星拉尔森,流行歌手莱娜·菲利普松以及杀回瑞典商圈的前沃尔沃总裁等。 2004年,当包括老瓦的瑞典队友和中国对手都不再相信他的状态时,他却在雅典奥运会上神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