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在的数学教学,我们许多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教学特征,那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要有合作学习,在课堂上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展开教学,以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来引导学生学习,这些教学手段与方式在很大程度上确实为学生营造了一个乐学、想学的氛嗣,可以提高学生的学刊积极性,但是当我们静下心来仔细分析这些课的时候,总又会给别人一种非常花哨的感觉,学生课堂上虽然也表现出积极的学习状态,课堂了变得非常热闹,但是这种积极与热闹只是少数人的学习行为,有一部分学生却没有参与到这些学习过程中来。  相似文献   

2.
课程改革以来,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的课堂比以往活了、新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浓了。但是,笔者在听课中发现了一个新的问题:教师的教学活而不实,学生在学习中得到的实惠少,甚至热闹半天,学生还弄不清教师要干什么,自己应该学习、掌握什么。这样的教学现状令人担忧。我  相似文献   

3.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结合学生的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课堂上利用一些有效的问题来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和学习,是一种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的有效方式.通常,在课堂上,教师把所要教学的知识和内容经过精心的设计和分析,把这些知识和内容融入一个个问题中,让学生在课堂上解决这些问题,在学生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学到知识.这种方式有非常清晰的教学目标,针对教学目标内容设置好的问题是整堂课的中心,教师则围绕这个中心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4.
数学教学是认知与情感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过程。我们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就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新型课堂要求将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热情、旺盛的求知欲、持久的学习兴趣和愉悦的情感体验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以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发挥个性潜能。而在传统课堂上,教师唯我独尊,学生循规蹈矩,怎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因此,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重视情感  相似文献   

5.
如果关注一下语文新课改,我们不难在一些公开课上看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得以体现,人文性倍受关注,课堂上既有学生自主学习时的宁静,又有师生、生生互相交流合作学习时的热闹……似乎这样的课堂是很不错的,但在这种"自主"与"合作"的背后,在这"宁静"与"热闹"之中,我不禁要问:这就是我们语文教师向往和追求的教学吗?仔细想来,我觉得大家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那就是"文本研读",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人,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数学课堂变得千姿百态、花样繁多。但是“热闹”过后,我们不禁要反思:“热闹”的课堂上教师问了不少,带给学生的究竟有多少?丰富多变的教学活动中蕴涵的教学有效性有多少?学生在遇到同样的或类似的问题时,为何还无从下手?  相似文献   

7.
我们常说,教学要"授之以渔","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学会学习"等等,这些教学目的都包含着一个重要的思想,那就是要让学生自主与文本发生联系,让文本中的信息通过学生的自主加工,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达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就是"生文互动".今天,先进的实验设备和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我们的课堂热闹起来了.但是,如果学生与文本不能互动的话,  相似文献   

8.
陈晓珍 《考试周刊》2011,(43):89-90
在新课改全面铺开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教师注意到了情境的引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更密切了。教师们常常以一个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情境来导入新课,从而使学生能在迫切的学习需求下开始一节新课的学习。但我们也不难发现,现在的数学课更热闹了,小组讨论似乎成了家常便饭,刻意编织的问题、过多的情境化引入导致了学生的审美疲劳。在今天,我们需要反思的是:我们需要一个怎样的课堂来帮助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们要如何使学生看到数学本身的问题价值?我们要如何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我就此在教学中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在数学课堂上我们积极地去创设教学情境,是良好开展数学教学的基础;是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动力;为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能力做好铺垫。数学知识单纯只靠教师在讲台上讲起到的教学效果不会太好,我们应该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课堂教学中来,在良好的课堂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因此,创设良好的情境是我们教师必须采取的有效教学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0.
曹亦豪 《职教论坛》2003,(20):45-45
提问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必然会发现许多学习问题,但是,我们的学生却很少有课堂提问的,尽管老师非常真诚地希望学生在课堂上把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来,学生还是闭口不言。很多学生明明有问题平时也很善于说话、提问,而在课堂上就是不问。能够提问的,却又提不出自己的问题,或问不到要害。这就要求我们透过现象去分析学生的心理,才能解决学生在课堂上有问题却不提问或乱提问的难题。职高生是高中学生,年龄一般在15至18岁,这一时期的学生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正进入一个逐渐独立和成熟的时期。毫无疑问,这个时期…  相似文献   

11.
反思之一:“课改的一个很重要方向就是改变或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的课堂变了,不再沉闷,学生不仅积极动手操作,自主探索,还热烈地与同学交流。看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但很可能一堂课下来,孩子不知道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掌握了什么,最终的感受是热闹了一节课。究其原因,是我们教师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把握教材的教学要求,具体地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什么知识、达到什么目的。只有把教学要求、教学方法、学习方式三者有机地结合,才能教学成功。反思之二:教学中,我们提倡“学生亲身经历数…  相似文献   

12.
数学新课标要求数学课堂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单方面灌输的教学方式,而让学生主动展开对知识的探索。在这样的教学指导思想下,小组合作学习便如春雨般撒入我们的课堂。应该说,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对教学是非常有帮助的,因为它不仅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一个轻松、  相似文献   

13.
主体性学习是现代课堂教学的灵魂。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这个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我们不少的课堂是教师让学生说了,也让学生做了,甚至用上了现代化教学手段,但学生的主体性似乎并没有得到真正实现,课堂仅仅是形式上热闹,摆脱不了师本教育的羁绊。那么,应该怎样认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英语教学尤其是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学生主体性学习?本文就此作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汪莉娟 《考试周刊》2013,(7):186-186
<正>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教师除了要认真仔细地备课外,更要注意课堂上细节的变化,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达到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新思想、新理念、新功能。因此我们不仅要备书本,更应该备学生,备课堂上的变化。把学生学习的难度降到最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在的学生大都很有个性、天真活泼,课堂上瞬息万变,我们要认真观察课堂上学生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我们的课堂开放活泼了,教学形式新潮别致了,教学手段丰富花俏了,学习氛围也自由热闹了。可学生到底得到了什么?收获了多少?提高了没有?课堂教学的效度值得我们深思。其实,有效的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基本追求,即有效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实现预期的学习效果。笔者以为,有效的课堂有“六忌”:  相似文献   

16.
乌申斯基说过:“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刺激学生的感官,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主动参与教学中的思维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相似文献   

17.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体作用,才能更好地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可是我们的课堂,老师们常在抱怨,课堂上孩子们一个个无精打采的,一个问题下去举手者寥寥无几,可一下课就淘气地找不到影了。原本该是课堂上的那股机灵劲上哪去了?课堂上要么气氛沉闷,学生很少主动举手,要么和老师“抢嘴”。因此,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教师积极发挥主导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下面就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改善、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说说自己的实践、体会。  相似文献   

18.
杨斌 《陕西教育》2011,(7):80-80
预习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但是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教师有意无意布置的预习任务是否真正达到预期的目的呢?学生预习时所面临的种种误区义该如何解决.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新的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性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关键靠我们教师教学的有效性。在长期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和反思中我觉得教学的质量与效果都是从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上体现出来的。那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来扎扎实实促进学生在课堂上有效学习、成功发展呢?笔者认为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保积花 《青海教育》2007,(12):50-50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往往看到:有不少学生在课堂上专心听讲、积极讨论、敢于质疑、勇于表现,课后他们潜心钻研、迎难而上、乐此不疲。同时也有不少学生对数学学习过于被动,学习成绩令人担忧。究其原因,我们发现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