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克琴  徐洪 《青海科技》2010,17(1):66-68
本文对自动气象站易遭受雷击的部位、原因和途径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自动气象站综合防雷技术,旨在为自动气象站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
自动气象站是对于气象服务不可缺少的信息来源地,随着我国各地大气综合观测体系建设项目的不断实施,自动气象站已经成为地面对大气探测的重要组成部门,由于山区的特殊地理位置,自动气象站设备更容易遭受雷击损害,因此,必须加强防雷保护措施,降低气象站自动观测设备遭雷击频率.本文将对自动气象站的构成进行介绍,从而探讨山区自动气象站容易遭受雷击的主要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  相似文献   

3.
希安  邓威 《科技风》2015,(5):115
随着我国气象事业的快速发展,自动气象站也在得到广泛地应用。由于绝大多数自动气象站都是在室外,就大大增加了其维护的难度,在雷雨多发的季节,经常遭到雷击现象,给自动气象站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雷电侵入自动气象站的途径,然后分析了自动气象站在防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详细地研究了自动气象站的防雷电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2008年南乐观测站发生的一次自动气象站雷击事件进行分析,分析表明:遭受雷击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各基层台站的自然条件不同致使部分台站在安装自动气象站时,未能严格执行国家相关防雷技术规范和<自动气象站场防雷技术规范>要求,存在一定防雷安全隐患是主要碌因.本文阐述了自动气象站的基本工作原理,分析了其遭受雷击的原因和雷击电磁脉冲的入侵途径,制订相应的保护方案,并对现有的一些防雷规范提出了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漳州市今年来的自动站雷击事故的总结与研究,详细分析了自动气象站引起雷击的原因、雷电波入侵途径,提出了内部和外部相结合的综合性防雷措施,实践证明效果良好,并总结了自动气象站防雷管理与维护经验。  相似文献   

6.
朱旭虹 《科技风》2013,(12):269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进步,我国气象站的观测水平和技术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其信息处理的准确性也有了显著的提升,自动气象站也在我国气象服务体系得到广泛的运用。但是,由于自动气象站通常都要建立在地势较为孤立,四周较为空旷的地方,而且自动气象站其本身具有的电子设备和器材就比较多,使得自动气象站的雷击风险大大增加,也影响了自动气象站的正常运行。因此,自动气象站的雷电防御工作就成为气象业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文章主要围绕这一话题进行展开。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20,(14)
雷电主要是通过雷击电磁脉冲、直击雷等对自动气象站进行破坏,但是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自动气象站防雷工作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基于此,本文概述了自动气象站防雷技术的措施予以分析,并对雷电侵入途径,对自动气象站防雷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措施进行了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现代防雷领域中的有关理论,对自动气象站容易遭受雷击的原因和途径进行分析,提出自动气象站防雷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9.
在大气综合观测体系不断的而建设完善之下,自动气象站的地面大气探测作用变得愈加的重要,其应用能够进行精细化的预报,为气象决策提供切实可靠的气象数据。但由于地理环境,以及自身构成的限制,致使自动气象站很容易遭受雷击,造成设备的损坏,以及数据的丢失,为此,需要提升其防御工作。本文就自动气象站可能遭受雷击的情况,提出防御措施,以此促进自动气象站的良好运行。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黑龙江省气象综合楼业务系统雷击事故的分析,阐述了信息系统在更新设备、增容设备时,应同时考虑防雷措施,定期检测,及时整改。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得到迅速普及,气象探测手段也得到了更新,出现了许多自动气象站。通过对雷电入侵的途径,自动气象站的建筑设施和仪器设备的防雷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只要我们严格按照防雷规范和标准进行防雷设计、施工,就可以收到满意的防雷效果。  相似文献   

12.
浅谈自动气象站常见故障排查与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自动气象站在西藏自治区境内相继投入业务运行,自动气象站的建成提高了气象现代化水平,减少了人工误差,提高了资料的可靠性。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各种故障也随之增多。文章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对自动气象站运行过程中常见故障的判断与排查,以及自动气象站设备的维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谈雷击灾害风险评估前期勘察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气象局令第8号明确了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组织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大型建设工程、重点工程、爆炸危险环境等建设项目进行雷击风险评估,以确保公共安全。雷击灾害风险评估是指导与统筹防雷工程设计以及防雷项目广泛深入发展的需要,也是科学防雷、规范防雷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4.
昌江县海尾镇三加村和大安村雷击伤亡事故的发生,通过现场情况的调查及当地气象资料的记载、天气背景、雷灾发生的地理位置分析,对海南省昌江县2007年7月3日发生的雷击伤亡事故进行了分析与鉴定。从事件的同时性、瞬性性及死伤者来判断,这就是典型的直击雷、雷电傍侧击及雷电造成的伤害,缺乏基本的科学防雷知识、缺少基本的公众防雷措施、无法及时获取雷电预报预警信息也是造成这次雷击伤亡事件的主要因素,针对农村多次发生雷击伤亡事故,有关职能部门应当加强在农村防雷科普知识的宣传,加强雷电预警信息的有效传送,加强防雷设施的建设,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雷击伤亡和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15.
金哲 《科技风》2012,(13):70
自动站测报业务在现代的气象工作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自动站的安放位置空旷,在不同的气候环境和地理位置中,很容易受到雷电损害。为了保证自动站的设备正常运转,自动气象站的防雷工作必不可少。本文以雷电高发区河北邯郸为研究对象,重点剖析邯郸市峰峰矿区自动站防雷的主要应用技术,对自动站的防雷建设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15,(19)
本文根据吉林省桦甸市气象局的实际情况,对于使用的DZZ6型自动气象站测报业务软件运行时的故障和解决对策进行了分析,然后探讨了测报业务软件在的实际的运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保证测报业务软件更好地为气象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17.
以2010年7月24日发生在兴安盟普惠寺宝殿的雷击大火事故为例,分析探讨了建筑物直击雷及电涌保护器的防护技术措施,并提出提高气象灾害监测及预警预积水平、增强防雷减灾知识宣传教育等防雷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大气监测自动化系统建设全面展开,越来越多的自动气象站投入了业务运行,维护保障自动站设备的正常运行成为气象技术装备工作的新问题。针对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的日常维护、仪器检测的方法,针对在其运行中出现的故障,进行原因分析,并找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9.
康伟  张晨亮  黄有志 《中国科技信息》2009,(14):185-186,202
雷击风险评估是一项发展中的新技术,做好雷击风险评估是保证防雷设计科学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重要环节.建筑物或电子信息系统雷击风险评估,是对建筑物或电子信息系统抵御雷击危害能力的评价,按照IEC或国家标准推荐的评估方法,基本能够反映被评估对象防雷设施的防雷效果.雷击风险是为了合理选择建筑物的防雷措施,雷击风险评估应作为防雷设计的依据.现有的防雷设计都是依据防雷设计规范,因此雷击风险评估应该以现有防雷设计规范所不具备的现场和气象环境依据作为其基础.才能体现出其价值.拳文就雷击风险影响评估方法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当日气象情况、雷达回波实况及雷击现场勘察情况综合分析,分析事故的原因并对农村中小学校舍防雷现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