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新近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数学课程基本理念有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在数学观上,揭示了数学是一种"与人类活动紧密相关的文化";在课程观上,凸显"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的丰富意义;在课程内容观上,进一步厘清了数学课程内容的内涵、选择和组织;在教学观上,揭示了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评价观上,突出数学学习评价应该是基于学生发展、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在信息技术的运用上,强调运用的合理性和实效性,致力于数学教与学方式的改进。  相似文献   

2.
赵永和 《教书育人》2012,(26):22-23
评价改革是教学改革的"牛鼻子",评价引导教学观念的变化,促使教学方式的转变,引领学习方式和学风的转变。一、课堂教学评价改革课堂评价改革的出发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摈弃诸如满堂问、满堂读、满堂练等问题,促使课堂教学回归教学规律,不断提高课堂效益。学生在课堂学习时,必须坚持"三动"(动眼、动口、动手)原则,让每一个  相似文献   

3.
教育体制由应试教育改革为素质教育的同时,课程改革的进程也在加快.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改革取得的进步和成就是值得肯定的,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数学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误区1.以满堂问代替满堂灌有的老师对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不够透彻,以为将  相似文献   

4.
创造性思维在数学中应用广泛.初中学生正好处于这种最富创造性思维的阶段,新的知识对于他们而言都存在很大的内在潜因,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教学中,发展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为此,我做了一些粗浅的探索.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如下几个方面阐述对这一理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国家实施新课程改革已多年,但是,新课程改革的成效在数学教学中还不够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实践中,来自课程、教师、学生和教师培训等因素对初中教学教师实施新课程产生的负面影响:课程因素方面有新课标"大众数学"的理念对数学传统的冲击,新教材对数学内容方式的处理对数学逻辑结构的冲击,新课程评价制度与当前考试评价制度滞后的冲突和新课标对西部和农村学生的研究不足等;教师因素方面有教师能力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意识与理念滞后和班主任工作繁重等;学生因素方面有班额大和学生能力参差不齐;新课程的教师培训重课程理念,轻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6.
经济类高等数学课程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经济类高等数学材料的不足 :脱胎于专业数学教科书 ,重理论 ,轻应用 ,重计算方法 ,轻数学思想等等。提出了课程的改革方向 :加强应用性 ,设置数学实验课 ,强化数学思想 ,增加趣味性 ,在科学精神中溶入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7.
在"广州模式"这股技工教育的改革大潮中,如何进行数学课程的改革,使数学更好地发挥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提供基础,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是所有技工院校数学教师的一道难题.笔者就解决这一难题做了些探索性的尝试,将探索中取得经验归纳为使学生动(Do)起来、让学生乐(Interest)于学习、对学生正确及肯定(Yes)的评价三点即数学教学上的D.I.Y.  相似文献   

8.
关于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我们平常重视较少,教学模式几十年来不是"满堂灌"就是"满堂问",是一种一味追求数学知识纯客观性的结果式教学.伴随着新课程实施中对数学知识观的教学觉醒,教师开始意识到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课标课程倡导的理念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的指导下,数学教学应汲取教训,警惕片面演绎、断章取义、浮躁盲从等改革误区,坚持优秀传统、理性实践、改革创新,方能让课程改革尽显理性本色,让数学教学回归理性。  相似文献   

10.
当今,课堂教学改革正呈蓬勃发展的势态,并取得了显著成果.然而,在教改实践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以下根据我所掌握的情况和研究体会,谈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几个误区,并探讨走出误区的方法.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误区误区之一:以满堂问代替满堂灌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把提问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混为一谈,导致课堂教学以满堂问代替满堂灌,问题设计欠合理化、科学化,提问随意性大,缺乏精心安排,忽视对重点、难点的讲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