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运动实践中可以观察到,每当夕阳西下时,有些跳跃运动员感到特别兴奋,全身力量充沛,能轻松地跳过较高的高度;而体操和举重运动员又往往在傍晚后能干净利落地完成高难度的体操动作和举起最大的重量,我国优秀的举重运动员多次打破世界纪录往往都在这个时候。因此,除了冰雪运动,无论什么季节的重大比赛,一般都安排在下午或晚上进行。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保加利亚举重运动员C·托普罗夫成为一名最出色的世界纪录创造者。他创造了60公斤级挺举180公斤的纪录。在世界举坛第一个举起三倍于自身体重的人。举重运动员的纪录在持续递增,目前还很难论断它的极限。 促进提高举重运动成绩的主要原因有下列五个方面: 一、优秀举重运动员取得世界锦标赛、欧洲锦标赛和奥运会比赛的胜利而感到十分荣誉。许多国家选手在这些大型国际盛会中世界纪录冲击往往会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3.
西奥佐·维尔斯是一位举重专家,曾两次荣获世界冠军,后任匈牙利举重教练。他所制定的举重训练周期计划,经过六年的实施,取得很大的成功。这个计划规定一周举重训练六次,这对田径运动员来说肯定是完成不了的。因此,笔者把举重训练的时间减少到3或2天,并补充了一些适合田径运动员(尤其是跳跃运动员)的练习。  相似文献   

4.
<正> 美国运动员威尔特·张伯伦不愧为世界篮坛一名最辉煌的球星。全美篮球比赛中的多项最高纪录是由他创造并保持的,其中有些恐怕也是世界纪录。这些纪录至今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一生参加比赛时间最高纪录:47859分; 一生得分最高纪录:31419分; 一生每场比赛平均得分最高纪录:30.1;  相似文献   

5.
1962年3月2日晚上,美国男子职业篮球赛坛上发生了一件大事:费城骑士队的威尔特·张伯伦在一场比赛中一个人得了100分。这是美国职业篮球史上在一场比赛中个人得分的最高纪录。25年已经过去了。威尔特·张伯伦的这项纪录仍然无人能够打破。威尔特·张伯伦,是美国最有名的运动员之一。每场比赛,他平均得5分。当时有人说,威尔特·张伯伦之所以能在比赛中多拿分,那只是由于他身材高大——7英尺1英寸以上。但是,其他队里也有身高在7英尺以上的队员,然而没有哪一个人在一场比赛中能够得50分,甚至一个星期也得不了50分。当然,每场比赛得50分,也并不完全是威尔特·张伯伦的个人功劳。百弗兰克·麦圭尔担任费城骑士队教  相似文献   

6.
我国举重运动和社会主义建设各项事业一样,在党的英明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得到了新生、发展和提高,并且迅速地跨入世界最先进水平的行列。但是举重三项标准动作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双手挺举自1956年开始,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先后分别创造和保持了七个级别中的四个级别的挺举世界最高纪录,而双手推举和双手抓举的发展则比较慢些,与世界最高纪录比较还有一段距离(下表)。  相似文献   

7.
近期,在举坛上创世界纪录的运动员中,最出色的是保加利亚60公斤级运动员托普洛夫。他挺举起180公斤重的杠铃,第一次创造出杠铃超出自己体重两倍的奇迹。举重纪录在不断地增长,目前已经很难预测此项目可以达到怎样一个极限。下面我们来看看促进世界纪录增长的几个基本因素:1.世界最优秀的运动员在各种大型比赛中(如世界、欧洲锦标赛和奥运会)经  相似文献   

8.
人们提起练举重,往往认为是在练“块儿”,所以,许多人不敢涉足举重运动,怕把肌肉练硬,关节练僵,影响长跑运动.其实,这是对举重运动的一种误解.运动实践和医学研究证明,举重是发展人体肌肉力量最有效的训练方法之一.当前,随着体育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举重训练已不仅仅是举重运动员所独占的项目了,其他运动项目也在借助举重训练来促进其专项成绩的提高.如田径运动员,特别是跳、投项目的运动员,每年都要拿出相当的时间来从事举重训练,以增强他们上下肢、腰腹部的肌肉力量.三大  相似文献   

9.
在举重比赛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种现象:不少举重运动员在挺举中能将大重量的杠铃很协调地提至胸上并轻松地从下蹲中站起,但往往在上挺成功的边缘(分腿支撑的瞬间)突然失败;然而,也有这样的运动员,从下蹲中站起时非常吃力,但却能以良好的上挺技术和顽强的意志出人意料地将沉重的杠铃稳固地举起。上述两种现象,反映了截然不同的两种上挺效果。这里关键在于上挺预蹲动作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1 前言在多年的训练实践中发现,往往条件很好的14—15岁少年时就“人为”地赶成绩,不考虑自己的年龄特点经常采用男子式高级举重运动员通常采用的训练手段和方法,这样几年训练下来,运动成绩上不去还损害了少年举重运动员的健康,这是值得思考的。14—15岁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的训练练程度和身体发展的水平与成年举重运动员有极大的差别。因此,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的训练不管是解决的任务或者是训练方法和成年举重运动员相比是截然不同的。2 实验对象和方法实验对象为14—15岁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分两组,每组5人,训练…  相似文献   

11.
在竞技举重比赛中,优秀运动员之间运动成绩差距也越来越小,体现在第1名和第3名以及前8名之间的成绩。有的往往只相差2.5kg,有的甚至成绩相等,但名次的排列却截然不同。举重竞赛是按运动员的体重不同,分级别进行比赛的项目,只有属于同一体重级别范围内的运动员才能在一起比赛;竞赛规则规定在同一级别比赛中,当两名或两名以上的运动员成绩相等时,则判体重轻者获胜,而现在称量体重的精确度为0.01kg。中、小级别女子举重运动员减体重参加轻级别的比赛是举重比赛最常见的现象。如果中、小级别女子举重运动员体重减得科学、恰当,就有可能在较轻级别中创造优异成绩,取得更好的名次,甚至打破纪录。反之,体重减的不好,可能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因此,中、小级别举重运动员比赛体重因素对名次的影响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在一九七六年全国青少年举重比赛中,参加挺举比赛的运动员有194人,其中有64人次冲击了挺举的全国青少年纪录,这种情况在历届比赛中是少有的。在比赛中还出现了青少年破成年纪录,业余少年队员破全国青少年纪录的可喜现象。这充分说明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新的一代正在茁壮成长。我们相信,在党的基本路线的指引下,不需要很长时间,我国举重运动一定能大干快上,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举重成绩预测近期在布拉格出版的《教练员》杂志发表了捷克斯洛伐克举重专家对1988年举重运动员将创造出的世界纪录的预测文章。预测在1982年就已着手进行,以专家的鉴定和电子计算机的精确计算为依据。84年在不断补充情报的基础上计算机对预测又作了修正。但是举重运动的发展速度比预测者的推测更快。今天多种重量级别的纪录都已接近专家和计算机所预测的纪录。保加利亚60公斤级举重运动员拉乌木沙拉马诺夫的成绩已超过专家  相似文献   

14.
在布达佩斯举行的欧洲田径锦标赛上,许多体育观察家对我打破世界纪录的评论是热情的,称这个纪录是空前的、杰出和卓绝的。这个纪录不管从哪方面来说都是使人激动和兴奋的。但是我对待这个纪录的态度却是平静的,这或许是创造世界纪录的愿望已在我心中蕴藏很久的缘故吧。有人会问我为什么以前从来没有越过两米的横杆?其原因有几方面:首先是技术上的错误对成绩的提高有所妨碍;除此之外是信心不足,过去我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能破世界纪录。过去在同大不列颠运动员的决赛中,当横杆升到两米时我并没有屈服,因为  相似文献   

15.
举重运动员在神经类型的选材上,应以稳定型(含亚稳定型)为重点。对亚兴奋型运动员,只要教练员平时能注意加强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比赛时能恰当地启发和诱导,使他们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时,也能创造出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16.
怎样直接在比赛条件下恰如其分地评定运动员的心理准备情况,这个问题在运动心理诊断学中占有中心的位置。对于跳跃运动项目,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更复杂。因为比赛时,完成跳跃动作的时间很短;运动员又不直接和对手较量,而是一个一个地单独完成动作;试跳时运动员心理状况也比较隐蔽等等。不过,多半的实践和工作经验已打  相似文献   

17.
举重运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受广大群众所喜爱。但在旧中国举重运动只有少数人从事,技术水平和运动成绩都十分落后,绝大部分国家纪录均由华侨所保持。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这一项富有民族特点的和民族喜爱的举重运动,得到了蓬勃发展。1953年在民族形式体育运动大会上举重作为其中一项进行了表演。1955年第一次进行了全国举重比赛,竞赛活动积极地促进了运动成绩的提高。1956年6月7日我国举重运动员在上海以(?)33公斤的优异成绩打破了当时最轻量级挺举世界纪录,开创了我国体育史上的新纪元,翻开了打破世界纪录的第一页,这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举重运动的普及和提高。  相似文献   

18.
近期,在举坛上创世界纪录的运动员中,最出色的是保加利亚60公斤级运动员托普洛夫。他挺举起180公斤重的杠铃,第一次创造出杠铃超出自己体重两倍的奇迹。举重纪录在不断地增长,目前已经很难预测此项目可以达到怎样一个极限。下面我们来看看促进世界纪录增长的几个基本因素: 1.世界最优秀的运动员在各种大型比赛中(如世界、欧洲锦标赛和奥运会)经常相遇。在这些荣誉的激烈争夺当中,各国运动员都在向世界纪录冲击,因此,常有破纪录的情景出现。  相似文献   

19.
训练的目的是为了出成绩,提高成绩,为此教练员能做的就是,全力将身心投入到所有旨在提高运动成绩的设想中去。这个设想包括下述几个方面: 一、选材选材是门综合性的艺术,它要求运用许多知识领城里直接或间接的概念去检验初选的对象,这是决定的一关。以女子全能为例,过去,由于全能的七个项目中,与跳跃这一运动特性相接近的项目比较多,因此,在选材中就往往选一些有跳跃能力的学生。另外,跳跃能力较强的运动员  相似文献   

20.
<正> 举重运动员用力的特点是要求运动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发挥最大的肌肉力量。因此在全面提高素质训练的基础上,必须突出发展举重专项素质——腿部力量。 笔者就训练本校课余举重队初学队员的训练和研究的体会,谈谈举重运动员腿部力量强化训练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