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难忘那一缕烟魂 今天,是中国的清明。 我在英国切斯特大教堂。每次在国外参观教堂,都会自然而然地来到基督的十字架前,总会习惯地拿起那根白色的小蜡烛,点燃,插上烛台.默默地站一会。教堂让人有一种追悼生命的神圣肃穆感。耶稣基督对我来说,与生俱来便有一种无形的难以言说的情感。因为已逝世的父亲一辈子研究基督、研究西方中世纪史。见他,如见故人。  相似文献   

2.
一九八三年的一月我是在波士顿度过的。那一年冬天好象特别的冷,下了许多雪。每当我闭目回忆那一个月的见习生活,脑际浮现的总是包裹着整个城市的雪,除了雪以外,就是离麻萨诸塞大街不远的基督科学会教堂,教堂旁边的基督科学出版会大楼和楼里的《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基督科学和《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当我在国内第一次读到《基督教科学箴  相似文献   

3.
乡村教堂     
研究英国人的性格特征,较适合的地方不多,但乡村教堂系其中之一。我曾在一友人家度过几周,他即住于一座乡村教堂附近,其外貌尤其将我吸引。古代之神奇,留下稀少遗物,此教堂便是一例——英国景色因一座座乡村教堂而呈现出特有的妩媚。它位于某郡中部(该郡有许多古老家族),走道冷清寂静,多少代贵人的遗骸便聚集在此。内墙上镶饰着各个年代的纪念文,风格迥然。阳光穿窗而入,窗上饰有盾形纹章,使光线不甚明亮;彩色玻璃使其颇显精美。教堂各处,均有骑士与贵妇人之墓,工艺非凡,且塑以大理石雕像。  相似文献   

4.
以基督精神自豪的美国,近年来开始重视对东方思想的研究和运用。当西方大闹经济衰退恐慌的时候,美国人惊奇地发现,亚洲的日本和四小龙却一片升平。它们有什么奇方妙药?在这一背景下,  相似文献   

5.
隆德的孤寂     
一个人穿行在行人寥寥的街道里,一个人在空无一人的教堂里呆坐,一个人在安静的餐馆里吃饭,却不感到突兀,因为身边的人们似乎也和我一样孤单有时挺羡慕那些旅行特别有计划的朋友,每次出门前都会做详尽的调查分析,一路无往而不利。但懒人也有懒福,比如我。  相似文献   

6.
1 外国人说在中国旅游是“白天看庙,晚上睡觉”,中国人在欧洲旅游则是“白天看教堂,晚上中餐馆”。这是两种文化的差异,反映出相互的陌生与不理解。我在初接触教堂时总有一种怪异、神秘的感觉,不愿多看,也不愿细想。但是在欧洲,几乎一抬头就见教堂,主人一安排参观名胜就是教堂,就像我们出门见绿树,做客必饮茶一样平常,你想摆脱也摆脱不掉。这次到意大利访问又勾起了许多关于教  相似文献   

7.
人骨教堂     
一提到人骨,人们总是很容易和黑暗、恐怖联系到一起,而提到教堂,人们就会想到光明、圣沽这样的赞美词,但在捷克有这样一个教堂,它用人骨作装饰素材,构建出一种神秘独特的宗教氛围,这种独特的宗教氛围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旅行者,北京的爱seven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8.
呼兰教案     
在哈尔滨市呼兰区东直街,矗立着一座天主教堂。这座教堂始建于1908年(清光绪34年),是一座双塔型哥特式建筑艺术风格的法国教堂,由法国传教士戴治逵主持修建。教堂高大宏伟,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1995年6月6日,呼兰天主教堂被列为哈尔滨市保护建筑。1999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  相似文献   

9.
我想,每一位学者都有他的读书范围。而这个范围基本上由他所从事的事业所决定。我是从事文学艺术事业的,因此我所读的书就基本上逃不出我这个范围。举例来说:法国丹·纳著的《艺术哲学》我读过了,受益匪浅。但恐怕它最多的读者就是从事艺术的人。而有些书的读者面可能非常广,就像《圣经》。学文学艺术的人必须读,研究哲学的、神学的、研究古代史的,以及研究科学和地理的人也要读。世界上信仰天主教、基督教、耶稣教的人非常多,他们自然要到教堂里做礼拜,更不能不读《圣经》。据说这是一部流传千百年、影响了亿万人的世界性著作。 我是不信教的。自青年时代就讨厌教会,也讨厌《圣经》。在旧社会,街里的书摊上经常有宣传《圣经》的书,我是连看也不看一眼  相似文献   

10.
在欧洲的今天,基督教神学早已失去昔日的地位,但处处可见的教堂却依然光彩照人,或许是一种天赐,欧洲人的艺术天才,淋漓尽致地表现在各类建筑风格的教堂以及壁画、雕塑之中。仅意大利罗马教堂就有四百多座。特别是米兰、佛罗伦萨、科隆大教堂,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和巴黎圣母院,把我们引入人类教堂艺术宝库的神奇世界。意大利米兰最有名的是杜奥莫大教堂,它是世界最大的教堂之一。它于1386年奠基,由于种种原因,历时五百年,到1813年竣工,为哥特式建筑典范。其主体全部用砖砌成,外饰白色大理石,被称作“大理石山”,整个建…  相似文献   

11.
世界上竟有如此儿戏的婚姻:一对在教堂举行婚礼的新婚夫妇,在主持仪式的牧师前正准备要说“我愿意”时,新郎忽然与眉来眼去的主礼牧师热情拥抱,然后携手冲出教堂,双双“私奔”去了。此举令新娘悲伤欲绝,也令观礼的众亲友惊愕得目瞪口呆。这是发生在美国圣地亚哥市郊区一家教堂里的事。新郎是24岁的森姆,新娘是22岁的莎莉,二人相恋三载,终于共结鸳盟。婚前新娘的父亲曾表示不喜欢这个未来女婿,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人眼里,科技正在成为一种信仰。举办“八六三”科技展的北京展览馆,在渴求科学知识的拥堵的人流中,成为国人梦幻成真的科普教堂  相似文献   

13.
几年前去德国作学术访问,第一站在著名大学城图平根逗留。每天去住处门口看信箱,大多数都是热热闹闹的广告,印刷固然精美,但那卖狗皮膏药的言辞却令我反感,故一般我连看也不看就往垃圾筒里扔。有一次却有一条广告立刻吸引了我:“爱因西德尔一日游”。从读物中早已知道,这是瑞士腹地一个朝山进香的圣地。有千余年的修道院和巨大的双塔教堂,教堂里有大量文物和绘画;宗教改革运动中也经历了一番风雨;人口不多(一万),但周围风景极  相似文献   

14.
《新闻界》2014,(12):63-66
真相远在彼岸,调查何以可能接近真相?本文尝试粗线条地勾勒这一问题,文章以为,调查首先是一种"砌筑教堂"的信念,次之为用科学的调查技术铺设真相的"蛛网",同时,调查有"道"。  相似文献   

15.
正榜样孙二娘我出生在英国东北边一个叫约克的小镇,那镇不大,但有千年的教堂和大片的原始森林,还有美不胜收的自然风景。父母是当地的房产商,家境十分优裕。我家有古堡式的别墅,有英国式的乡村花园,也有高档的马厩。小时候我最喜欢看家乡的紫红色的朝霞,它半掩在白杨树的后面,不一会,它把万紫千红的光芒洒在苏醒的大地上,那时,我坐在马背上,也成了它覆盖的一员,那时要多开心有多开心。那地方人很少,一年四季冷多暖少,可环境造人,那里的人坚强率真,做事干脆、认真,要么不做,做便要做好。  相似文献   

16.
陈丹青 《出版参考》2004,(11):48-48
1968年,“文革”乱世,我满十五岁,趁乱学起油画来。在大墙面大铁皮上才画了几幅毛主席“红宝像”,我就认定自己已经是个油画家。冬季头一场雪,我约了两位大我几岁的工人画友,郑学明,李云晖,直奔淮海路西端襄阳公园,瞄准园外那座有五个圆顶的东正教教堂画写生。那年,教堂早已成了卢湾区抄家物资管理办公室,  相似文献   

17.
以基督精神自豪的美国,近年来开始重视对东方思想的研究和运用。当西方大闹经济衰退恐慌的时候,美国人惊奇地发现,亚洲的日本和四小龙却一片升平。它们有什么奇方妙药?在这一背景下,美国出现了一股研究亚洲经济成功奥秘的热潮。美国人发现其中的秘方就是中国的古文化。在幽深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跨进了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行列。近年来,许多古典书籍引起了许多国家的重视。在国外,研究《管子》与齐文化的学者日渐增多,尤其在日本,每年都有很多从事对《管子》、齐文化的研究,并在1991年初编成《中国、日本有关管子论文文献总目录索引》,  相似文献   

18.
在圣诞老人的故乡芬兰,一到冬天就充满童话色彩.北部城市凯米会全新建造一座冰雪堆砌的城堡.包括冰雪酒店、餐厅、教堂。而在冰雪教堂举办婚礼.教堂可安排主礼牧师、驯鹿花车、花卉布置等一系列的婚礼服务.在洁白的圣殿中宣誓,这场景定会让人终生难忘。晚上.新人们将入住冰雪酒店的蜜月套房.还有美食美酒相伴。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以基督宗教为研究对象,透视修辞化生成的网络语境、文本、形式对宗教网络传播的影响,寻找基督宗教网络化所隐含的理论和社会实践因子。基督宗教网络化传播中的修辞策略体现出网络对宗教、社会和个人的模塑作用。网络亦有助教会大规模地弘扬信仰;借助宗教的道德指导,网络也能克服其自身的无序状态的弊端,使网络传播得到更好的公共运用。  相似文献   

20.
有一位诗人曾这样说过:在这个星球上,没有什么建筑能像图书馆那样,安抚读书人的灵魂,培育青年人的思想.它是朴素的皇宫,清贫的教堂;有一位哲人这样说过:图书馆给了我一把智慧的钥匙,开启了知识宝库,赋予我无穷的智慧和力量;有一位馆长这样说过:我心里一直都在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是的,图书馆的事业是伟大而荣光的,图书馆员的职业是纯洁而神圣的,我们作为生活在天堂里的图书馆人,应该感到无比的自豪和幸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