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847年《哲学的贫困》是马克思批判蒲鲁东《贫困的哲学》而写成的一部论战性著作。立足于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在分析马克思《哲学的贫困》过程中,解读出了马克思主要针对蒲鲁东颠倒地理解经济范畴与社会存在的关系、形而上学地理解辩证法的实质、唯心主义地理解社会发展动力三个方面的批判。从马克思对蒲鲁东这三个方面的批判过程中,进而可以看到《哲学的贫困》是马克思哲学理论与政治经济理论的分界点。这个分界点就是马克思不仅对自己刚刚创立的新唯物史观的验证运用和丰富发展,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在刚刚创立的新唯物史观指导下开始了对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科学批判历程。因此,《哲学的贫困》也就成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科学起点了。  相似文献   

2.
黑格尔历史哲学的逻辑起点和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都是对"历史"进行的前提预设.不同的"历史规律观"塑造了人们不同的"历史观".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是人类追求自己目的 的活动表明,它的"历史本体观"不应该是黑格尔历史哲学的"理性规律观",而属于"实践规律观"."历史生成论"是基于"唯物辩证思维"所理解的唯物史观的"历史观",是对历史就是人类追求自己目的 的活动过程的马克思唯物辩证思维的理解."历史决定论"是基于"知性思维"所理解的唯物主义意义上的"历史观",是对历史就是理性过程的黑格尔唯心辩证思维的扬弃."历史决定论"的局限性在于其遮蔽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意义."历史生成论"的合理性在于,它准确地界说了"历史"的本质是对"实践历史规律"的哲学表征,而不是试图抽象出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性历史哲学".  相似文献   

3.
黑格尔历史哲学的逻辑起点和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都是对"历史"进行的前提预设.不同的"历史规律观"塑造了人们不同的"历史观".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是人类追求自己目的 的活动表明,它的"历史本体观"不应该是黑格尔历史哲学的"理性规律观",而属于"实践规律观"."历史生成论"是基于"唯物辩证思维"所理解的唯物史观的"历史观",是对历史就是人类追求自己目的 的活动过程的马克思唯物辩证思维的理解."历史决定论"是基于"知性思维"所理解的唯物主义意义上的"历史观",是对历史就是理性过程的黑格尔唯心辩证思维的扬弃."历史决定论"的局限性在于其遮蔽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意义."历史生成论"的合理性在于,它准确地界说了"历史"的本质是对"实践历史规律"的哲学表征,而不是试图抽象出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性历史哲学".  相似文献   

4.
黑格尔历史哲学的逻辑起点和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都是对"历史"进行的前提预设.不同的"历史规律观"塑造了人们不同的"历史观".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是人类追求自己目的 的活动表明,它的"历史本体观"不应该是黑格尔历史哲学的"理性规律观",而属于"实践规律观"."历史生成论"是基于"唯物辩证思维"所理解的唯物史观的"历史观",是对历史就是人类追求自己目的 的活动过程的马克思唯物辩证思维的理解."历史决定论"是基于"知性思维"所理解的唯物主义意义上的"历史观",是对历史就是理性过程的黑格尔唯心辩证思维的扬弃."历史决定论"的局限性在于其遮蔽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意义."历史生成论"的合理性在于,它准确地界说了"历史"的本质是对"实践历史规律"的哲学表征,而不是试图抽象出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性历史哲学".  相似文献   

5.
历史存在问题一直困扰着众多的哲学家。在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之前,对历史存在问题进行阐述的不乏其人,但他们都只能给出唯心主义的历史哲学解释。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前人优秀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对历史存在问题进行了哲学上的建构,科学地回答了历史存在的本质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黑格尔历史哲学的逻辑起点和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都是对"历史"进行的前提预设.不同的"历史规律观"塑造了人们不同的"历史观".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是人类追求自己目的 的活动表明,它的"历史本体观"不应该是黑格尔历史哲学的"理性规律观",而属于"实践规律观"."历史生成论"是基于"唯物辩证思维"所理解的唯物史观的"历史观",是对历史就是人类追求自己目的 的活动过程的马克思唯物辩证思维的理解."历史决定论"是基于"知性思维"所理解的唯物主义意义上的"历史观",是对历史就是理性过程的黑格尔唯心辩证思维的扬弃."历史决定论"的局限性在于其遮蔽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意义."历史生成论"的合理性在于,它准确地界说了"历史"的本质是对"实践历史规律"的哲学表征,而不是试图抽象出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性历史哲学".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人道主义之理论性质问题,是一个在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长期存在分歧并争论不休的理论难题。化解分歧和消弭争论的前提和基础,是要解决看待此问题的方法原则、思维方式和哲学观念问题;其实质与核心,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唯物论原则"与"否定批判的辩证法原则"相统一的实践观点思维方式,确立具有总体性和综合性特征的哲学与人相统一的哲学观念。马克思的人道主义作为一种历史观念本身具有多重性质,它既是一种"实践的人道主义",又是一种"实践的唯物主义",而其根本性质则是"历史唯物论"和"历史辩证法"的内在统一。它是马克思哲学变革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马克思哲学及其唯物史观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理念得以最终确立的思想前提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共产主义理论是马克思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现代社会批判的结论性主张。马克思最初创立自己的共产主义理论的文本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这一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对现代工业社会的批判将共产主义理解为人类扬弃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向自己的本性复归的历史活动,是一个真正的“否定之否定”。但是这一理论仍然局限于人本主义哲学的思维方式,过度强烈的理想倾向反而削弱了理论本身对于历史当事人的影响和征服。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其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中的一个重要的思想。马克思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出发,揭示了世界历史的本质和发展脉络。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一个科学而完备的理论体系,在人类思想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对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的正确理解和诠释,是我国正确处理当代国际纠纷、探讨国际问题和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一生中最重要的两大理论贡献之一,而唯物史观就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萨特的马克思主义"人学空场论"既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质问,也是对唯物史观发起的一次重大的理论挑战。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人"的思想批判和超越了旧哲学关于"抽象的人"的观念,是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逻辑起点和理论枢纽。"现实的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中宏观与微观、具体与抽象相统一的人学辩证法。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人"的人学思想有力地批判了萨特"人学空场"的指责,对恢复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原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人学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全面深刻理解马克思的资本批判理论必须把经济学视野的理解与哲学视野的理解区别开来。马克思对资本概念的理解以及对资本的历史性批判都是立足于特定的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哲学视角。强调这一点对于全面、历史地理解资本关系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从而使我们在实际的工作中对资本关系有一个合理的历史态度。  相似文献   

12.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现在,我国经济哲学研究的历史有30余年,马克思经济哲学研究的历史是20年。世纪之交经济哲学研究发展到马克思经济哲学研究是重大进步,但"瓶颈"性问题凸显出来:马克思经济哲学的存在形式是什么?到目前为止,这一问题仍未得到重视和研究。研究和回答这一问题,马克思经济哲学研究才能深化一步,其体系性架构就会出现在我们面前: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哲学基础的批判、政治经济学范畴中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命题中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理论中的哲学。马克思经济哲学存在形式承载的内容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内生变量,准确理解前者,才能对后者作出符合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文献的理解和阐释。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具有极其强烈的历史意识。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应被理解为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结合,而应是唯物主义与历史的结合,它包括"唯物主义的历史化"和"历史的唯物主义化"两个方面。这种结合使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概念具有两层内涵:一是历史的"唯物"性。其理论表现形态是"唯物史观",属于一种狭义的历史观。它是对历史的唯物主义定位,即将历史视为人的实践活动特别是生产活动的领域;二是历史的流变性。其理论表现形态是"历史(的)唯物主义"。它不是前者那种狭义的历史观,而是对事物的一种历史主义的理解和把握,是一种哲学的新形态——历史哲学。将这种"唯物主义与历史的结合"的观点运用到对科学的理解上,产生了马克思独具特色的"一门科学"思想。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黑格尔和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分析、考察,认为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对马克思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所包含的合理内核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最直接、最重要的理论来源。但是,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并不仅仅是对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合理内核的简单继承,而是依据近代资本主义的历史现实,立足于无产阶级的立场,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对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扬弃的结晶。其结果重塑了世界历史概念,赋予其崭新的内容。据此认为,那种只是从哲学基础、性质方面来理解马克思对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扬弃的观点,以及把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解释为隐含着“欧洲中心论”的观点,都没有真正理解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没有真正地把握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唯物史观的创立,是马克思通晓黑格尔哲学,并以体现时代精神的思维方式对其进行批判改造的结果。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从根本上突破了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的思辨传统,《德法年鉴》期间的马克思则把黄昏起飞的密纳发的猫头鹰改造成为“一唱天下白”的高卢雄鸡。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辩证法宝藏进行的批判改造和对黑格尔丰富的历史哲学思想进行的全面地分析、批判,则为唯物史观的创立找到了直接的理论源头。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和克罗齐他们都批判历史哲学,克罗齐认为历史哲学和历史决定论是"空虚",因而历史哲学已经死去。但他认为我们可以"把有关历史认识论的研究叫做历史哲学虽则在这种情形下,我们所研究的严格地说并不是历史的历史而是史学史,这两样东西在意大利文和其他文字中通常是用一个词来指名的。"马克思亦同样强调历史哲学无意义,但马克思并没有用历史认识论否定历史哲学,只是反对思辨的形而上学的抽象的历史哲学,他要建构的是一种现实的、活的历史哲学。  相似文献   

17.
在批判继承黑格尔世界历史观的基础上,马克思依据近代资本主义的历史现实,立足于无产阶级的立场,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方法,重塑了世界历史概念,创立了具有丰富内涵的"世界历史"理论.在这一理论中,马克思以其具有特定含义的"世界历史"概念,分析、概括、表征了经济全球化这一历史趋势,使这一理论具有宏大的全球化视野.因此,在经济全球化浪潮滚滚而来的今天,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对于我们从宏观角度去思考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创立唯物史观过程中,青年恩格斯所走的是一条不同于青年马克思侧重哲学批判的现实批判路径.他通过对现实人的生存境遇的观察研究,确立了"现实的人"这一唯物史观的历史前提和理论前提;对经济因素重要作用的研究和强调,确立了经济因素在社会发展中归根到底起决定作用的思想;对物质生产及与之相关的生产力、社会关系和生产方式等重要因素的作用及其逻辑关系的研究和强调,提供了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基本思路和大体框架;对社会革命必然性和可行性的探索和论证,提供了变革不合理现实社会的必然性要求和现实性路径,这些理论贡献为唯物史观最终创立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青年恩格斯以资本批判为明线,以探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类解放为隐线,通过分析富人和穷人的矛盾、理念和现实的矛盾呈现出创立唯物史观的理论脉络、基本特点和独创观点,走出了一条探索历史之谜的"另一条道路".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唯物史观既是对社会发展过程的科学描述 ,同时也是从这一科学描述中生发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科学批判。这一科学的社会批判理论是对早期从人本学出发的价值批判理论的扬弃 ,是来自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自我批判力的发现。可以说 ,唯物史观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把唯物史观仅作为一种实证学说 ,并从马克思早期著作中寻求一种哲学作为唯物史观的补充 ,都会导致对马克思哲学的误解  相似文献   

20.
国外学术界一般把历史哲学划分为思辨的历史哲学和批判的或分析的历史哲学两大类,而把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归结为思辨的历史哲学一类。国内学术界要么否定马克思有一般的历史哲学,要么认同、沿用西方对历史哲学的这种二分法。马克思主义有自己的历史哲学,但它是在对思辨哲学的批判中产生的,与思辨的历史哲学有着本质的区别。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具有辩证性质,是历史决定论与主体选择性的统一。思辨的历史哲学和批判的或分析的历史哲学既各有其优长,又各有其致命弱点。今天,发展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应该扬弃思辨的历史哲学和批判的或分析的历史哲学,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