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保全 《新闻传播》2007,(4):22-24,26
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新闻同质化、表象化、浅层化的情况比较严重。新闻表象化、浅层化可以通过采写深度报道、巧妙运用背景材料等手段来加以解决。而同质化,实践证明可以通过选取新闻角度来加以克服,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巧。  相似文献   

2.
新闻传播的博彩化与中国当代媒介文化生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新闻传播的博彩化是指新闻传播与有奖参与、抽奖等博彩活动结合在一起,这是中国当代新闻传播中富有意味的新现象。曾几何时,新闻传播在中国是极其严肃的政治宣传活动,容不得半点“杂质”。而新闻传播的博彩化则表明某些异质化内容已渗透其中。目前,中国当代新闻传播的博彩化倾向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种形式。  相似文献   

3.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传媒界的新闻娱乐化现象日益突出.已成为当今大众传播活动中不容忽视的现象。本文通过对新闻娱乐化产生的原因入手,分析当代中国新闻娱乐化的利弊.并给出了解决新闻过度娱乐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张莉 《声屏世界》2007,(11):13-15
新闻娱乐化现象是近年来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众多学者纷纷撰写论文对新闻娱乐化现象进行讨论。笔者以2000年1月——2007年6月为时间界限,采用关键词检索的方法,在中国期刊网上搜索“新闻娱乐化“,共检索到相关研究论文264篇,相当一部分都发表于新闻传播类专业期刊。笔者以这些研究论文为主要样本,结合其他有关新闻娱乐化的研究资料,对近年来新闻娱乐化现象的研究、讨论现状进行系统地梳理,综合来看,国内对于新闻娱乐化现象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牛明汉 《军事记者》2004,(10):17-19
今年初军报的一次议报会上,议论到一个话题是:新闻不新,有的新闻有“材料化”倾向。  相似文献   

6.
刘希阳 《新闻传播》2009,(11):109-109
新闻娱乐化是新闻媒体在市场竞争条件下.新闻改革的一项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新闻的可读性,增加了受众对报纸和电视节目的关注度。但是,在新闻娱乐化的进程中,也出现了不和谐的现象。表现为泛娱乐化使新闻失真,与新闻的严肃性、权威性相悖:把娱乐化等同于庸俗化,降低主流媒体的格调,影响了新闻的公信力。如何做好新闻娱乐化这篇文章?笔者认为.在新闻娱乐化的实践中,应当把握好几个原则.把握好新闻娱乐化的度。使其发挥正面效应,尽量克服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7.
说起电视化类栏目,大家都不会陌生,比如中央电视台的《电视诗歌散》、《化报道》.浙江电视台影视化频道的《丛林》、《新天天说》都是电视化类栏目。电视化栏目难办,难以获得理想的收视率,这已经成为一种业内共识。《化报道》作为比较纯粹的化新闻,很可惜失败了;《新天天说》开始是擦边球的化新闻,更准确的说是社会新闻,所以小有成功;  相似文献   

8.
在贫困山区,宣传设施和手段还很落后,广播电视的作用更为重要。作为县级广播电视台(站).要着力解决广播电视宣传中的深度与广度问题.使其相辅相成.以便发挥它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巨大作用。一、广播电视宣传要刻意求深。深.指的是宣传报道的深度。所谓深度报道,也叫解释性报道,是在解释性新闻基础上的深化。深度报道介于动态新闻与新闻评论之间,它通过系统提供背景材料,分析和解释新闻事实的性质、起因、后果、趋向等.对社会现象、经济现象、生活现象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和多角度或全方位的思考.揭示事件本身的意义,预测今后的演…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全球新闻的娱乐化现象越演越烈。在国外新闻业的新闻娱乐化现象的影响下,中国的新闻业这种新闻娱乐化的现象也越来越多。但到底什么是新闻娱乐化,目前学术界还没有一个标准的或者是能够令人信服的定义。通俗地说,这类新闻一是在内容上偏向软新闻或尽力使硬性新闻软化。其表现是减少了严肃新闻的比例,将名人趣事、日常事件及带煽情性、刺激性的犯罪新闻、暴力事件、灾害事件、体育新闻、花边新闻等软性内容作为新闻的重点,竭尽全力地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  相似文献   

10.
周婧 《声屏世界》2005,(5):10-11
近年来,随着民生新闻热的出现。新闻报道往往通过人们的个人故事、体验为切入点和线索来报道一个重大的新闻事件.或是对新出台的法规政策的解读。在报道新闻时从某个个人的视角出发.把对新闻解读的落脚点放在受众上.用故事化、细节化的描述,以小见大,从微观到宏观,顺其自然地引出对重大新闻的报道。达到“一叶知秋”的传播效果.增强与受众心灵的贴近性。这种新闻报道呈现出一种“个性化”风格。  相似文献   

11.
美国最近出现了“新新闻”概念。许多美国新闻学者给的定义是:新新闻是一种符合当今全球化要求的“速配”的混合物。新新闻实际上是将流行文化和趣闻轶事放在一起,将小报式的电视节目、有线电视和家庭录像结合起来。显然这种新闻样式受到好莱坞影视剧的影响。新新阉的主要特征大致如下:第一.新新闻将新闻和娱乐叠加在一起。第二,新新闻更加重视地方性和区域性。第三,新新闻强调参与性,鼓励观众参与,提倡媒体与受众交流和互动。  相似文献   

12.
新闻娱乐化、公众利益和传媒责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的新闻娱乐化现象越来越受到传媒业界的关注:无论在报纸、广播电视还是在网络媒体中,娱乐新闻的比例呈加大加强趋势,富有人情味、纯知识性、纯趣味性的、与人们的切身利益并无直接关系的软新闻在新闻报道中大行其道,关系到国计民生及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硬新闻大大减少;严肃的新  相似文献   

13.
在媒体越来越市场化的今天,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新闻的娱乐化现象越来越突出,就连一些严肃新闻,也有媒体从新闻娱乐化的角度来报道。电视作为新闻传播的媒介之一.新闻娱乐化的倾向也越来越明显。如何正确认清电视新闻娱乐化与信息真实之间的关系.关系到电视新闻的健康发展和受众影响。  相似文献   

14.
陈岑 《新闻传播》2010,(5):118-118
几年前新闻的播报方式逐渐转变为说新闻之后,其轻松、自然的风格得到了观众广泛的认可.它开启了新闻娱乐化的先河.促进了电视新闻的发展.满足了受众的多样化需求。但是.电视新闻的泛娱乐化削弱了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降低了观众的思维和行为能力.影响了电视新闻的传播效果。本文将对我国新闻娱乐化现象进行分析,找出原因.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陈桥生 《青年记者》2007,(13):56-57
作者、题材、写法、版式上的雷同,评论娱乐化现象.浮躁之风日盛.无不吞噬着新闻评论的生命,掣肘其进一步的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新闻界,日益明显的新闻娱乐化已形成一种潮流,大有左右新闻传媒之势.新闻娱乐化对新闻语言的表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动摇了传统观念下的新闻解读方式.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不仅跟受众心理需求有关,还与媒体经营的市场环境等诸多方面相关.因此对新闻娱乐化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进行分析,有助于正确理解这种新现象,同时也将能更好地把握当代新闻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朱彦明 《记者摇篮》2005,(12):59-59
做为一名县级台电视记者接触较多的采访莫过于会议新闻.几乎成了电视台的“家常菜”。由于某些记者对会议新闻的报道重视程度不够.图省事.会议又有一定程序和现成的材料,从而形成了会议新闻的模式化。年长日久.这道“菜”变得干干巴巴,没有味道,形势单调、枯燥,信息含量少。观众不爱“吃”.记者不愿采,会议新闻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日益下降,节目失去了意义。  相似文献   

18.
重新拷问媒体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的新闻娱乐化现象越来越受到传媒界的关注,无论在报纸、广播电视还是在网络媒体中,娱乐新闻的比例加大,严肃的新闻被娱乐的手法软化成“娱乐信息”,新闻事件的戏剧性悬念和煽情性刺激得以强化,新闻越来越故事化、文学化。这些现象带来了媒体产业的表面繁荣,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大众传媒的责任被忽视,严肃的新闻原则遭到了商业逻辑的践踏,公众利  相似文献   

19.
当前,全球新闻的娱乐化现象愈演愈烈。娱乐化的新闻带给了受众全新的感受,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媒体,甚至使许多原本对新闻毫无兴趣的受众,开始以新的眼光、新的心态感受新闻。但是,新  相似文献   

20.
新闻娱乐化与传媒责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新闻娱乐化现象越来越受到传媒界的关注:娱乐新闻的比例加大,富有人情味、趣味性的“软”新闻在新闻报道中人行其道,严肃的新闻被娱乐的手法软化而包装成“娱乐信息”,强化新闻事件的戏剧性悬念或煽情性刺激的方面,新闻越来越故事化、学化。这些现象带来了媒体产业的表面繁荣,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