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建春 《考试周刊》2009,(16):75-75
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对高中数学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的基本方法,理解并掌握高中数学内容而且能对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推论与判断,从而获得对高中数学知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力。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形成是建立在对高中数学基本概念、定理、公式理解的基础上的;发展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解决问题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张艳平 《成才之路》2009,(31):59-59
所谓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对高中数学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的基本方法,理解并掌握高中数学内容而且能对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推论与判断,从而获得对高中数学知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力。高中数学的思维虽然并非总等于解题,但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形成是建立在对高中数学基本概念、定理、公式理解的基础上的,发展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解决问题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及内部的规律性。所谓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对高中数学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的基本方法,理解并掌握高中数学内容而且能对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推论与判断,从而获得对高中数学知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力。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虽然并非总等于解题,但我们可以这样讲,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形成是建立在对高中数学基本概念、定理、公式理解的基础上的;发展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解决问题来实现的。然而,在学习高中数学过程序,学生解题总感到困难重重。事实上,有  相似文献   

4.
1.问题。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对高中数学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的基本方法,理解并掌握高中数学内容而且能对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推论与判断,从而获得对高中数学知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力。高中数学的数学思维虽然并非总等于解题,但我们可以这样讲,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形成是建立在对高中数学基本概念、定理、公式理解的基础上的;发展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解决问题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高中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成因及突破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嘉岚 《成才之路》2010,(25):55-55
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对高中数学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的基本方法,理解并掌握高中数学内容而且能对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推论与判断,从而获得对高中数学知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力。高中数学的数学思维虽然并非总等于解题,但我们可以这样讲,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形成是建立在对高中数学基本概念、定理、公式理解的基础上的;发展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解决问题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如何突破学生的数学思维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对高中数学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的基本方法,理解并掌握高中数学内容而且能对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推论与判断,从而获得对高中数学知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力.研究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障碍对于增强高中学生数学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对高中数学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的基本方法,理解并掌握高中数学内容而且能对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推论与判断,从而获得对高中数学知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力.高中数学的数学思维并非总等于解题,但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形成是建立在对高中数学基本概念、定理、公式理解的基础上的,发展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解决问题来实现的.然而,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反映上课听教师讲课,听得很"明白",但到解题时,总感到困难重重,无从入手.  相似文献   

8.
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对高中数学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的基本方法,理解并掌握高中数学内容而且能对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推论与判断,从而获得对高中数学知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力.通过对艺术类高中学生数学思维的分析,探寻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9.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及内部的规律性。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对高中数学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的基本方法,理解并掌握高中数学内容而且能对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推论与判断,从而获得对高中数学知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力。^[1]高中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是建立在对高中数学基本概念、定理、公式理解的基础上,在具体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存在诸多障碍,这些障碍是如何形成的?怎样帮助学生去突破这些障碍?  相似文献   

10.
一些学生进入高中之后,不能适应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在思维要求上有较大差距,成绩呈下降趋势。究其原因:高中的教学过程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思维品质的培养,使学生对数学思维的形成产生障碍。所谓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对高中数学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的基本方法,理解并掌握高中数学内容,而且能对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推论与判断,从而获得对高中数学知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力。研究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障碍,对于增强高中学生数学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高中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突破,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刘岚 《现代教学》2006,(10):43-44
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对高中数学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的基本方法,理解并掌握高中数学内容,而且能对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推论与判断,从而获得对高中数学知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力。然而,我们经常会遇到:面对一个具体的数学问题,学生经过了思考和讨论,仍暴露出思维不流畅或思维的层次仍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的问题。因此,研究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困难对于增强高中学生数学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锦章 《考试周刊》2013,(52):57-57
<正>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及内部的规律性。所谓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对高中数学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的基本方法,理解并掌握高中数学内容而且对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推论与判断,从而获得对高中数学知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力。高中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是建立在对高中数学基本概念、定理、公式理解的基础上的,发展高  相似文献   

13.
严新华 《考试周刊》2007,(46):37-38
数学思维能力虽然并非等于解题能力,但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直接影响其数学成绩的。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形成是建立在对高中数学基本概念、定理、公式理解的基础上的;发展学生数学思维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解决问题来实现的。本文通过对高中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成因的分析,探讨如何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来提高数学成绩。  相似文献   

14.
黄木兴 《考试周刊》2013,(55):57-57
<正>所谓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对高中数学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的基本方法,理解并掌握高中数学内容,而且能对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推论与判断,从而获得对高中数学知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数学思维虽然并非等同于解题,但我们可以这样讲,高中学生的数  相似文献   

15.
突破高中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几点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对高中数学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的基本方法,理解并掌握高中数学内容而且能对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推论与判断,从而获得对高中数学知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力.高中数学的数学思维虽然并非总等于解题,但我们可以这样讲,  相似文献   

16.
<正>高中学生所具有的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对高中数学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基本思维方法,理解并掌握数学内容,且能对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推论与判断,从而获得对高中数学知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力.思维品质是个体思维  相似文献   

17.
所谓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对高中数学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的基本方法,理解并掌握高中数学内容而且能对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推论与判断,从而获得对高中数学知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力。  相似文献   

18.
孙鹏飞 《中国教师》2010,(Z1):384-384
<正>所谓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对高中数学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建立在对高中数学基本概念、定理、公式理解,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的基本方法,理解并掌握高中数学内容而且能对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推论与判断,从而获得对高中数学知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力。  相似文献   

19.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及内部的规律性。所谓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对高中数学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的基本方法,理解并掌握高中数学内容而且能对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推论与判断,从而获得对高中数学知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力。  相似文献   

20.
高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对高中数学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基本思维方法,理解并掌握高中数学内容,而且能对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推论与判断,从而获得对高中数学知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力。在学习高中数学的过程中,我们经常听到学生反映:上课听得很"明白",但到自己解题时,总感到困难重重,无从下手。事实上,有不少问题的解答,并不是因为问题太难学生无法解决,而是其思维形式与具体问题的解决存在着差异,也就是说,这时候,学生的数学思维存在着障碍。一、高中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