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人师者应该认真审视自己每一天的教育,问一问自己:我的教育到底给了孩子多少幸福的享受和成功的体验?我有没有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他们?我还能为孩子做些什久?自己是否已学会了静心倾听,学会了慎重评价,学会了用教育的智慧唤起孩子的自信,学会了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  相似文献   

2.
梁小桥 《家长》2013,(2):65-66
几乎每一个妈妈都会有控制不住情绪伸出手打孩子的时候,也几乎所有的妈妈在打过孩子之后非常内疚和后悔。常常有妈妈问我:“小桥姐,你打过铁锤吗?你还打吗?”在我肯定的回答过后,对方往往非常惊讶地说:“小桥姐也会打孩子?”是呀,我也打过孩子,  相似文献   

3.
镜头1 一位母亲对女儿说:“妈妈出去一会儿,你自己在家里看书,不许看电视,听见没有?”母亲走后,小女孩拿起书,看不下去,瞧一眼电视,不敢开。过了一会儿,忍不住去打开了,津津有味地看起来。门铃响,小女孩慌忙关上电视,假装看书。母亲进门,问:你看电视了没有?女孩:没,没有。母亲:你甭骗我,我知道,说!不说我打你!女孩:看,看了一小会儿。母亲打孩子两巴掌,孩子大哭起来。镜头2 女孩(进门):妈,我回来了,(眼睛不敢正视母亲)母亲:怎么回来这么晚?女孩:做值日了。母亲:你们组不是星期二值日吗?女孩:大…  相似文献   

4.
报刊书籍总是宣传不要打孩子,可事实上呢?打孩子的事情丝毫不减。我是一位中学教师,且不说我所任教的中学生中没有一个没挨过大人的打,也不谈我所调查的家长中没有一个没动手打过孩子,就是我所接触的教师中,没打过自己孩子的“教师家长”,也是凤毛麟角。于是我想,与其总宣传不实际的事,倒不咖宣传可行的事!  相似文献   

5.
“我早就会了!”“我画得特别好!”“我会用双手打乒乓。”为什么孩子喜欢自我炫耀呢?这是因为他觉得这个世界上没有谁会比他做得更好了。对于三四岁的幼儿来说,这是健康的心态。  相似文献   

6.
张静 《中学生博览》2022,(24):62-63
<正>一个深秋的夜晚,大概11点钟,我收到了小梦的信息:“老师,我不想回家。”“怎么了,孩子?”我焦急地询问,没有回复。“怎么了,孩子?”我又问,过了几分钟还是没有回复。打家长电话,没人接。我急得冒出了冷汗。因为这个孩子在班里表现特别好,没有什么事情能使我想到她不想回家的原因。这个时间我无法打扰其他同学,我该怎么办?我在客厅里踱步,迫使自己先冷静下来。我想我的学生这个时间给我发信息,她的内心一定是需要我的帮助的。我反思我刚才的做法中有什么不妥,学生为什么没有回应。  相似文献   

7.
橡皮泥活动“我帮妈妈做事情”中,斌斌做了个小孩代表自己,又做了一把扫帚,表示自己在帮妈妈扫地。我看到他做的小孩没有头发,就跟他说:“这个孩子可不太像你。”斌斌认真地说:“这就是我,哪里不像呀?”我启发他:“你看,你有头发,这个孩子怎么没有头发?”斌斌说:“可是,我不会做短头发,我只会做妈妈的长头发。”我说:“没关系,我来教你,好不好?”  相似文献   

8.
《幼儿教育》2010,(3):38-38
晓晓老师问:班里有个5岁的小女孩拉拉,最近挨爸爸打,半边的小脸都青了.问她是什么原因,拉拉回答说是因为早上不肯起床,爸爸就打了她一巴掌。我就问她:“爸爸一共打过你几次啊?喜欢爸爸吗?”她满脸委屈:“爸爸以前还打过我一次,我喜欢妈妈。”实际上,拉拉身材小巧,性格腼腆、内向,做任何事情都慢吞吞的,有很好的人缘,但是,就是这个乖巧的女孩子前几天“欺负”班级里一个大男孩。把男孩胳膊扭痛了。家长究竟该不该打孩子?拉拉欺负小朋友是不是也和爸爸打过她有关系呢?  相似文献   

9.
说起来都知道打孩子不好,有的父母亲打过孩子后常常会心疼得掉泪。可环顾四周,有几个父母不打孩子,又有几个孩子从没挨过父母亲打呢?“打是疼,骂是爱”,“这都是爸爸妈妈为你好”,这样的话从爷爷那儿传给爸爸,从爸爸那儿传给儿子或女儿。每个做父母的在打孩子的时候,都有足够的“非打不可”的理由,可平静下来,多多少少总会滋生一些懊恼。进而或许会想:孩子该不会怨恨我吧?用“打”来惩罚孩子是不是太残酷了?偶尔打一次可以吗?象征性地“打”孩子有效果吗?为什么有的孩子打也没有用呢……有这样那样的困惑并不足为怪,欢迎您来这里交交心,谈谈自己的想法、做法,来信来稿请注明“‘打孩子之我见’问题讨论”。  相似文献   

10.
100名儿童说挨打苏君最近,我就孩子挨打的问题,对100名二年级学生进行了调查。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孩子挨过打。那打与不打对孩子的影响有何差别呢?从表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挨打与未挨打的孩子改正程度有较大差距,挨打孩子改正错误的比例大大少于不...  相似文献   

11.
王霞 《海南教育》2014,(7):43-43
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不是教师,或者没有认认真真去当教师的人可能会问:教师幸福在哪里?教师没有公务员的优等待遇,没有老板级人物的财大气粗,没有生意人的自由自在……那么,教师的幸福到底来源于哪里呢?走上三尺讲台4年多,一直在努力着,努力让孩子们对我敞开心扉,把心交给我。有一次,班里有个孩子饭卡上没钱了,饿了3天肚子硬是没有来找我说。  相似文献   

12.
我读了1995年第4期《家长》晓桥的文章《家长打孩子未必是无能》,有所感触,特别是文中提到的“我们现在的中老年人,有几个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受到父母的责打,而我们当家长的又有几个没有打过自己的孩子?”以此来证明打孩子不是“无能”,而是“有理”。我认为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挨父母的打,或者作为家长打了孩子,这确实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是作为一种教育孩子的方法推出,我认为是不妥的。我翻阅过几本教育理论书,没有发现对孩子应该“打”的理论阐述,当然书上没有的也可以创造、发明,然而当我坐下来仔细回想十几年来的教育实践,就感到用“打”的方法来教育孩子是错误的,是不能教育  相似文献   

13.
最近 ,到附近几所小学做调查。调查中设计有这样几个问题 :请学生写出自己的愿望、长处和不足。讲完具体要求 ,就让同学们开始作答。一会儿 ,一个大个子男孩儿举手问我 :“我没有什么愿望 ,怎么办呢?”什么 ,一个人怎么会没有愿望 ,尤其是一个正处于幻想时期的孩子?我被他的问题打蒙了 ,心想总不能强迫他写出几个愿望来 ,可又有些不甘心 ,就对他说 :“你再仔细想想。”他停顿了一下 ,坚持说 :“我真的没有什么愿望。”“那就写上‘无’吧。”我无可奈何地答道。还没有从疑惑中醒来 ,又一个声音传过来 :“老师 ,我没有长处怎么办?”什么 ,…  相似文献   

14.
暖暖 《家长》2009,(2):64-66
我不知道这样的方法到底好不好,也不知道送孩子的这颗魔法心的魔力到底能够持续多久.我只是想用一颗做妈妈的心.和孩子一起面对他的问题.希望能给他带来帮助。就算没有女巫对我的心施过魔法.又有哪一位妈妈的心不是在孩子的身上牵挂着呢?又有哪一位妈妈不是快乐着孩子的快乐,悲伤着孩子的悲伤呢?  相似文献   

15.
打,还是不打     
打,还是不打!作为一个问题,必须作出毫不含糊的回答。我认为不能打,打孩子简直该剥夺他做家长的权利。天下父母几乎没有不爱孩子的,那些打骂孩子的家长同样也很爱孩子,他们之所以对孩子施暴,并不是为了个人的满足(虐待狂除外),也不是为了确立自己对孩子的无限权力,而是为了制止孩子的不良行为或出于恨铁不成钢的意愿。经常打孩  相似文献   

16.
一、如何尽早发现孩子的听力有问题? 现在一般正规的医院都会给孩子做检查。如果没有及时作检查,在这里,我介绍一个正常听力孩子的表现给大家,大家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对比,如果发现有不同或发育滞后,就要及时去做检查了。  相似文献   

17.
从小到大,我都跟孩子说,要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并且言传身教。现在孩子六年级了,的确成为了我理想中的"谦谦君子"。但是我发现,孩子虽然有礼貌,却少了些人情味。比如,我给他洗个苹果,他也要说“妈妈您辛苦了,非常感谢。”我认为家人之间没有必要这样吧?  相似文献   

18.
有问有答     
我该怎样管教蛮横的儿子? 我儿子上小学六年级,有一件事情让我很气愤:孩子现在很不尊重父母,甚至已经到了打骂父母的地步。比如,有一次我给他打了洗脚水,按理说他应该说句“谢谢”吧,但是他什么表示也没有。我问他:“你为啥不谢我?”他说:“我就不谢你,怎么着吧!”我说:“你咋不尊重父母?!”  相似文献   

19.
最近,到附近几所小学做调查。调查中有几个问题是请学生写出自己的愿望、长处和不足。 讲完具体要求,就让同学们开始作答。一会儿,一个大个子男孩儿举手问我:“我没有什么愿望,怎么办呢?”什么,一个人怎么会没有愿望,尤其是一个正处于幻想时期的孩子?我被他的问题打蒙了,心想总不能强迫他写出几个愿望来,可又有些不甘心,就对他说:“你再仔细想想。”他停顿了一下,坚持说:“我真的没有什么愿望。”“那就写上‘无’吧。’我无可奈何地答道。 还没有从疑惑中醒来,又一个声音传过来:“老师,我没有长处怎么办?”什么,难道这…  相似文献   

20.
刘娜 《家教世界》2022,(17):8-9
<正>“您知道您的孩子有什么梦想吗?他喜欢做什么,希望做什么?”,我问过一些孩子的家长以上这些问题,答案是这样的:“孩子每天埋在题堆里,哪儿有时间想啊!再说,孩子懂什么?想得也不靠谱,也不能由着他们!”朋友说,来咨询高考志愿填报的孩子,有百分之八十是没有梦想的,剩下的那百分之二十的孩子就算是有梦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