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力量 《中国成人教育》2007,(19):149-150
同素倒序词在现代汉语中大量地存在着。它的存在对现代汉语的言语表达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价值,如可以区别词的理性意义和词性;可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等。但我们在看到它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它的消极影响,从而采取审慎的态度,对同素倒序词的收录、使用进行规范,使我们的语言更加健康、纯洁。  相似文献   

2.
同素异序词是汉语词汇体系独特的组成部分,指的是构成语素相同,语素的组合顺序不同的两个双音节合成词。这类词的起源久远,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存留于现代汉语中的同素异序词极大丰富了汉语词汇宝库。本文试图通过全面整理《现代汉语词典》中收录的同素异序词,来探求其规律性和系统性。着重从概念所涉及的“语素”、“语素顺序”、“词”的各自界定入手,对这类词的具体范畴进行描述。在此基础上,对同素异序词的语义关系进行详细解构,划分出具体类型,深入把握“同素异序词”这个特别聚合体系的语义规律。  相似文献   

3.
现代汉语中,有些词语虽然词素相同,但由于排列相反,其意义之差别甚大,例如:故事——事故,泥水——水泥等等。凡是符合这种情况的词,都叫同素反序词。同素反序词,在词法上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1.只能以双音节合成词(联合式或偏正式)的形式出现。如:“士兵、兵士”是联合式,“纱窗、窗纱”是偏正式。 2.一般不能以辅助成分作前缀或后缀,如果有前缀或后缀,也是个别的。例如:“头骨”的反序词“骨头”、骨头的  相似文献   

4.
《太平经》中的同素异序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太平经》中的同素异序词分两类一是AB式和BA式同时使用,一是现代汉语为AB式,《太平经》中只有BA式.与先秦汉语相比,《太平经》中的同素异序词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5.
近代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倒序词,其形成原因无论与古代汉语还是现代汉语中倒序词的成因都有差异,主要可以从对古汉语词的继承、出于押韵的要求、受方言的影响、受汉语成词规律影响等五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也谈同素异序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也谈同素异序词薄家富在现代汉语中,有一类成对的合成词,它们分别由两个相同的语素组成,两个语素在词中的位序相异,如“彩色──色彩”、“生产──产生”、“整齐──齐整”、“互相──相互”等。对这类成对的词,有人称之为“双音词的交替形式”,也有人称之为“位...  相似文献   

7.
在由汉字组成的大量的日语复合词中,同素异序词虽然数量有限,但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将现代日语中的同素异序词分为“同素异序等义词”、“同素异序近义词”和“同素异序异义词”3个类型,在语义和用法上对同素异序词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8.
同素逆序同义词浅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同素逆序是汉语的一种特殊构词现象,通过这一方式所构成的新词,有不少与原词存在同义关系。在现代汉语中,虽然同素逆序词为数不多,同素逆序同义词数量更是有限,但是作为同义词中的一种特殊类别,同素逆序同义词有其自身鲜明的特点。本主要从词的内部结构和外部语法特点等方面入手,讨论同素逆序同义词之间的共性与差异。  相似文献   

9.
从词语的发展和使用情况、内部结构与《史记》和《金瓶梅词话》以及现代汉语倒序词的意义对比等方面来揭示《歧路灯》中的倒序词的特征,从而得出以下结论:倒序词的发展变化复杂,具有连续性、不对称性、反复性,而《歧路灯》中的倒序词还具有浓郁的方言色彩。  相似文献   

10.
本文所说的“同素异序词”,是指在构造上形式为x+y和y+x的一对词,在这对词里,有同样的语素,但语素的顺序互为颠倒,如寻找和找寻、谨严和严谨、牛奶和奶牛等.笔者查检《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1983年版,以下简称《词典》),查得这类同素异序词约250对,前三对同素异序词即出自该词典.1990年商务印书馆又出版了《<现代汉语词典>补编》(以下简称《补编》),《补编》与《词典》互见的同素异序词约有375对,例如陪伴(见于《词典》)和伴陪(见干(补编》)、纯真(见于(词典》)和真纯(见子《补编》)、情思(见于《词典》)和思情(见于《补编》)等.都出于《补编》的同素异序词大约有35对,如查核和核查、窘困和困窘等.《词典》和《补编》合计收录同素异序词至少有660对.我们看到,由于《补编》的出版,词典收录的同素异序词有了成倍的增多,这种词汇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下面就同素异序词略谈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中的词与短语的界分,是一个长久以来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文章从现代汉语中的同素反序现象入手,运用历时语言学的分析方法,认为同素反序现象是现代汉语在造词过程中一种介于词和短语之间的过渡的状态,是由以单音节文言词向双音节现代汉语合成词过渡过程中的一种运动状态。  相似文献   

12.
同素反序词及其语音修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汉语语汇中,有少量词是靠语素换位构成的,即同素反序词。同素反序词包括同素同义词和同素非同义词。同素反序词丰富了汉语语汇,为人们精确表达语言创造了条件,同时在语音修辞上又有自己的独特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汉语是一种双音节词占优势的语言,构词方式通常采用复合法,语素与语素以并列、支配、主谓等基本结构类型组合成词。顺序不同的两个相同的语素,可构成汉语中特有的倒序词。文章首先分析倒序词在结构、词义、词性、色彩等方面的特点,指出倒序词在丰富汉语词汇和提高语言表达效果方面的重要价值。其次提出应根据语言发展的自然规律,依照必要性、普遍性和明确性三个原则对倒序词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14.
连云港方言中有许多同素逆序词。文章选取连云港方言中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同素逆序词,以古代和近现代的代表作品作为语料进行历时考证,从历史演变、词语结构、词性以及词义转变等方面对同素逆序词进行了深入、系统地研究。  相似文献   

15.
唐素华 《文教资料》2010,(25):73-74
本文从词义、结构的角度简要地分析了同素逆序词的特点,揭示了同素逆序词的形成原因,并提出了同素逆序词在汉语教学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冰心是一位与世纪同龄的现代著名女作家,她学贯中西,才华横溢,创作繁富。在长期的创作中,冰心形成了轻柔典雅,清新隽永的艺术风格。这种艺术风格的外衣则是其作品的语言特色。冰心自小就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她熟读古典诗词,名家名篇。五四以后,她又大量学习吸收新词新语并用于创作和翻译。形成了与众不同的凝炼精粹优美灵动的语言风格。她的作品中,不少词语都带有个人习惯和情调,同义逆序词就是其中的一个小类。 逆序词又称倒序词,其起源很早,先秦两汉典籍中已不鲜见。如《诗经·桃夭》第一章有句云“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第二章则为“之子于归,宜其家室”。“室家——家室”互为逆序。又如《诗经·东方未明》第一章句云“东方未明,颠倒衣裳”,第二章为“东方未明,颠倒裳衣”。“衣裳——裳衣”也互为逆序。他如屈原《楚辞》中的“长久——久长”;汉蔡琰诗中的“离别——别离”;《后汉书》中的“忌讳——讳忌”,还有友朋——朋友、心腹——腹心、训诂——诂训等等都见于先秦两汉典籍。这类同素异序词都是一正一逆,体现了汉语构词方法的灵活便巧特点。  相似文献   

17.
在汉语中有一类词,它的语法功能相当于形容词,但它并不表示事物的性质,只是对事物的状态进行描绘,因而既不能用“不”加以否定,也不受程度副词的修饰,这类词被称为状态词。由于在理解时难于用相应的等值词来说明,因此历来被认为是词语教学的难点。状态词一般以重叠式构成,在古汉语中较多以 AA 式出现,如“氓之蚩蚩,抱布贸丝”,“总角之宴,言笑晏晏”(《诗经·氓》);在现代汉语中较多以 ABB 式出现,如“红彤彤、白茫茫、沉甸甸”等。  相似文献   

18.
《太平广记》是一部篇幅宏大的类书,其所引典籍文献门类繁多,所引《法苑珠林》的篇幅有123处,其中巽文繁多,同素異序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同素異序词是汉语独有的一种语言现象,研究異文中的同素異序词对研究汉语词彙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大连大学学报》2015,(4):56-60
本文详细考察中古新兴同素异序同义词共时分布、历时分布,以及在现代汉语中的演变,并且运用核心字理论进行同义词辨析,经考察认为这类词按照一组词构词方式的异同分为两类,结构格式相同与相异;历时分布呈现多样化,一组同义词均为中古新词,在此类词中数量居多;在现代汉语中的演变,绝大部分在现代汉语中保留了同义词中的一个,还存在多种不同的情况;结构同为偏正式的均属等义词,结构格式相异的同义词词义差别明显。  相似文献   

20.
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同素词修辞的功能,以期在民族学生学习汉语时,对同义词、多义词、和同素词能区分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