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古希腊哲学,从始祖泰利士开始,一直到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形成了一个渐次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线索,就是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个别和一般的关系。这种关系,最初蕴含于泰利士的命题中,随后在苏格拉底的哲学中给予明确的表述,直到亚里士多德,才部分地给予正确地说明。 一、“水是始基”潜在着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是从批判柏拉图的“理念论”开始的。在古希腊罗马哲学史上,他是第一个企图说明个别和一般关系问题的人。他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推动了人类认识的发展。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他在一般和个别关系问题的认识上又表现为二重性。  相似文献   

3.
亚里士多德第一哲学经历了《范畴篇》、《物理学》到《形而上学》的发展。《范畴篇》通过范畴分类,确立了第一哲学的研究对象:存在本体。《物理学》通过考察自然物的动变原因,提出了质料和形式、潜能和现实等概念,作为存在本质的初步规定。《形而上学》本质论,通过分析质料、形式和个别事物诸概念,确定形式和存在的本质。潜能和现实学说则从现实出发,将质料和形式统一于个别事物中,确定现实的存在是“自身被形式所决定的个别事物”。  相似文献   

4.
亚里士多德所说的“质料”是万物的基质,无性状,是客现存在。质料是各种现在事物赖以形成的条件,无差别的同一质料可以形成千差万别的具体事物。质料与形式是相对的,可以互相转化。亚里士多德概括出哲学质料范畴,并自发运用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的辨证法。但是,亚氏只从客观、直观形式去理解质料,没有从主现方面去理解质料,反映出他的哲学的历史局限性和不彻底性。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是否仅仅局限于德国古典哲学,甚至是否仅仅局限于黑格尔与费尔巴哈哲学?就这个问题,胡乔木同志最近谈到,研究哲学的同志有必要从整个人类认识发展史中,去探寻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理论渊源。显然,光知道直接的理论来源是不够的。本文打算通过对亚里士多德辨证法的诸对范畴的考察,证明我们现代唯物辨证法的由诸对范畴(包括一般与个别、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形式与内  相似文献   

6.
个别和一般是哲学领域中一对重要的基本范畴。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历代哲学家曾对此进行过有益的探讨。从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来看,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个别和一般这对范畴,并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在人类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了较为深刻而系统的论述,其中包含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个别的东西是独立的客观存在 亚里士多德认为,个别的东西(即第一实体)是独立存在的,它们是一切东西的基  相似文献   

7.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最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和哲学家.马克思称他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恩格斯称他为“古代世界的黑格尔”,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亚里士多德在当时的各个知识领域中都进行过独立的研究和有益的探索,他研究了哲学、逻辑学、心理学、政治学、伦理学、美学、历史学和各门自然科学,知识非常渊博.他的思想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萌芽,可以说是近代德国古典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来源.但是,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指出,亚里多德就是在一般和个别的关系问题上“陷入稚气的混乱状态,陷入毫无办法的困窘的混乱状态”,“这个人就是弄不清一般和个别、概念和感觉、本质和现象等等的辩证法.为什么亚里士多德这样伟大的人物会在这一问题上犯错误呢?列宁没有来得及  相似文献   

8.
亚里士多德是西方实践哲学的创始人,他最早明确地着眼于实践来研究人的行为,使"实践"成为重要的哲学范畴和实践哲学的主题;而康德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创始人,实践思想是其哲学的重要内容。着重对康德和亚里士多德哲学实践范畴进行较为详细的比较,试图理清两位哲学家哲学实践范畴之间的共同点与差异点。  相似文献   

9.
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相结合的原理是矛盾学说的精髓,这是毛泽东同志第一次提出来的。我国哲学界有的同志在阐发这个问题时,往往把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这对范畴仅仅看成是一般与个别范畴的简单重复。我认为,这是两对不同的范畴,不论从性质、内容,或从作用上说,前一对范畴比后一对范畴更为丰富和宽广。因为一般与个别范畴主要揭示“属”与“种”之间的相互关系,而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范畴则揭示事物矛盾系统的纵横层次之间的网络关系,揭示事物矛盾发展的趋势,因此,它在矛盾学说中占有精髓地位。如果说,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范畴仅是一  相似文献   

10.
亚里士多德是西方实践哲学的创始人,他最早明确地着眼于实践来研究人的行为,使"实践"成为重要的哲学范畴和实践哲学的主题;而康德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创始人,实践思想是其哲学的重要内容。着重对康德和亚里士多德哲学实践范畴进行较为详细的比较,试图理清两位哲学家哲学实践范畴之间的共同点与差异点。  相似文献   

11.
生活实践和哲学理论都表明 :“粉笔是物质”这种命题是成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 ,任何事物都是个别和一般的对立统一 ,人的认识中的个别和一般的关系乃是客观事物中的个别和一般的关系之反映。个别和一般的关系在客观事物中表现为 :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个体和类的关系。反映在人的认识中则相应地表现为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个别概念和一般概念的关系。人们习惯地把这些关系看作是现实具体与思维抽象的关系。要坚持个别和一般关系的辩证观点 ,就必须批判经验论和唯理论  相似文献   

12.
Two children's anticipations,beliefs, and motivation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oles played by anticipation, belief, and motivation in two young children's problem solving activity. It is argued that a solver's beliefs and motivations are intimately related. The analysis also identifies an increasingly global hierarchy of anticipations corresponding to specific conceptual structures or problem representations, heuristics, and beliefs. Analogies drawn from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from the field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 used to illustrate that the discussion of the two children's behaviors may have some generality.  相似文献   

13.
科学思维方式的特性是实证性 ;哲学思维方式的特性是思辨性。哲学的思辨性是哲学对无限事物本质的辩证理解 ,它是一切哲学派别的本质共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辨性是与实践性相统一的科学的思辨性  相似文献   

14.
维特根斯坦哲学继承了分析哲学传统,分析哲学的传统就是要在语言和逻辑中找到一个最佳的结合点,这也就是思想过程。被认识的具体存在物可以说只是一个假设存在的逻辑点,它实在而又客观,但它只是与逻辑中的真值问题有关,即与语词的意义和意谓问题有关。这一实在点与普遍性的关系是通过语词对这一点的描述而把普遍性收拢起来的。语言的先在性不断地在一种情感动力的助推下表达出来,语言成为整个世界的维系纽带或信息交换中心,而与之对应的各种物体则是非常直观地存在着,对物体的任何一点的接触都可能启动语言对普遍性的全面表达,如此这般的语言表达即是日常化。  相似文献   

15.
History of mathematics occupies itself describing processes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 whereas philosophy of mathematics is concerned with questions of justification. Both play an essential role within the educational context. But there is a problem because genuine historical studies necessitate ever greater particularity whereas mathematics and philosophy require generality and abstraction. The paper offers some methodological reflections about these matters together with two case studies from nineteenth century history of arithmetic and integration theory, respectively, which try to strike a balance between the directly opposed requirements.  相似文献   

16.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历史,既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须,也是中共三代领导核心政治哲学的结晶。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政治哲学体现了时代精神的精华。对中共三代领导核心政治哲学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掌握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政治思想之精髓;有助于把握当代中国的历史和逻辑演进;有利于发掘出指导我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内核,明晰我国走向21世纪所依赖的核心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17.
公元前5世纪至前3世纪是中国哲学的黄金时期。《论语》作为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哲学思想典籍之一,虽然用的是古汉语这种与西方全无渊源关系的文字系统写成,然而翻译成英文后仍能为现代西方人所接受甚至流行,这证明了这些文本的世俗性以及人类思想的普遍性。西方哲学的隐喻认知理论认为,与修辞格领域的比喻有所不同,隐喻不是用来表达已经形成的思想,而是其本身就是一种认知力量,引导思想观念的形成。本文作者力图通过解释隐含于中国早期哲学思想的基本概念中的物象,来了解这些概念意义的潜在范围,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结构上的关联。  相似文献   

18.
徐复观是当代新儒家的著名代表,在文化哲学领域卓有建树。他探讨了文化与文明、文化与人、文化与传统的关系,认为:文明是科学系统,文化是价值系统;文化由人创造,人的本质决定了文化的本质;文化的共性和个性、世界性和民族性相互区别又相互渗透;传统在协调两层文化的冲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徐复观的文化哲学观点对于我们今天的文化认知和文化实践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9.
哲学课抽象性、概括性的特点,决定了在哲学教学中特别需要氛围的渲染,需要情境的体验,需要心灵的沟通,以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增强哲学课的教学效果至关重要.因此,在哲学教学中,引进和推广情境式教学是十分必要的.创设哲学课课堂教学情境的形式主要有:导语情境、问题情境、故事情境和诗词情境等等.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词源学、哲学、学科和方法等维度去认识"比较",认为教育的比较研究是依据一定的参照点或框架,遵循基本法则,展开对任何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教育事物进行研究。比较教育研究是具有确证身份的比较教育研究者在遵照教育的比较研究的共性下,对民族国家边界内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民族国家的教育进行跨国性、跨文化性、跨学科性的学科逻辑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