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教科书插图包括文物图、遗迹图、历史地图、历史照片等,是历史教学的重要资源,是历史教科书中架设感知与思维的桥梁。历史教学中恰当运用插图,不仪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提升其审美意识和美学涵养,而且还能为运用者提供“腾挪辗转的空间”,丰富课堂教学。因此,我们应充分挖掘教科书插图及其文字说明,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提取有效信息,促使其养成分析、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由于教科书插图在教学中有特殊意义,所以相关插图的选取就特别重要,应该慎之又慎。  相似文献   

2.
新版高中历史教材与传统的历史教材相比,有个突出特点:版面新颖,形式多样,图文并茂。教材中有地理图、场面图、文物图、人物图等近六百幅插图。历史插图揭示历史知识的某些片断、侧面、状态和情况,以其画面内容反映相应课文的主题,是历史教科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教学大纲中内容要点的具体化。因此教师如能恰当地运用好这些插图进行历史教学,对提高历史教学质量,贯彻素质教育精神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材汇集了许多反映考古成就,展示精品文物的图片、反映历史大事场景和社会生活的想象图,以及真实再现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老照片等。这些插图是教材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组织教材内容不可缺少的部分。正确而恰当地使用这些插图,对于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历史插图在历史课程资源中,以其大量的直观的信息反映和隐性的富有联系的内容包含对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起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历史插图的重视和合理运用对历史教师来说,不仅应该而且必要。  相似文献   

5.
潘银华 《学子》2014,(11):96-96
在初中历史教材中,相关的历史图表、历史图片以及历史地图都属于历史插图的一部分,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能以一种更直观、更充分的方式把历史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历史事实更有说服力以及真实性,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丰富多彩的图片能让教学内容变得更有吸引力,而且插图的出现使历史还原得更加具体,更具有真实性和说服力,在一定程度上使历史教学变得更加有活力,充满生机。在新课改开展到今天,教师在历史课堂上对插图教育的重视度还是达不到足够的高度,不能够对历史插图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6.
范守凤 《成才之路》2009,(33):61-61
现行初中历史课本中有许多插图,这些插图是编者根据大纲要求,精心选择设计的。历史插图是对历史知识的某些片段、侧面的状态和形貌的“写真”.是对某一历史事件、人物活动和历史现象的“空间描述”,是形状化、立体化的历史教材,它和教材文字叙述相互照应。互为补充。构成完整系统的历史知识,是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充分利用书本中的各种插图,既能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形成历史概念。  相似文献   

7.
小学历史教材,课课有插图。这些插图形象地反映了本课的重点内容。每册教材目前均有彩色图画,这些彩图概括全册教材的重点。如何运用这些插图来搞好教学呢?笔者认为: 首先要研究插图。插图不外乎四大类:一是人物图,二是简况图,三是路线图,四是物形图。这四类图各有特点,人物图有起义的领袖人物、重要发明者、改革家、士兵等。简况图大多概括地反映战争、运动等实况。路线图大多介绍战争双方的进展情况、贸易、航海路线。物形图介绍遗址、钱币、著名建筑的外形。其次,运用插图备课。教者在研究插图的基础上,认真阅读教学大纲,把历史线索和插图结合起  相似文献   

8.
插图是中学历史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编历史教科书已由过去的以文字表述为主转变为文字与插图相结合的形式,可谓图文并茂,增强了知识的生动性、趣味性。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刻地感受到插图在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华东师大版),约有200多幅历史插图,内容包括文物、人物、景观、示意图、图表等感性内容,超过了过去任何一本历史教材。这些历史插图是一笔宝贵的教学资源,如何开发、利用它,值得每一位教师去研究。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运用插图进行教学,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我们的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现在的历史教科书,不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都精心选配了大量的插图,与正文相辉映,为学生营造出图文互动的立体阅读空间.这些插图的内容、形式多种多样,有照片、绘画、漫画……它们是历史的底片,其中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能够帮助学生进入特定的历史情境中,真切地感受某个时代的历史.  相似文献   

11.
插图,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形象、生动的教材。现行历史教材中不仅有大量插图,而且还配有《中国历史地图册》。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好这些插图,不仅对完成教学任务会起到关键作用,而且还有利于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与积极性,也是提供历史现象的依据之一,还能帮助学生减少形成历史观念、掌握历史概念的困难,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历史教学中.充分合理地运用好插图,正体现了新编《中国历史》课本的精神——图文并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能较好发挥,教学效果亦能更佳。以《秦始皇统一六国》为例…  相似文献   

12.
马晓燕 《教师》2014,(10):85-85
正新课改后,我们发现中学历史课本的一大特色就是配有大量历史插图。这些插图与课本文字内容互相配合,图文并茂,直观确切地表达了地域空间概念、历史情境,收到了文字难以达到的效果,成为历史教材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巧妙运用课本插图进行课堂教学,可以为学生营造图文互动的立体阅读空间。而如何让插图在教学中达到真正的有效性,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古人云:"左图右史"。历史插图包括历史封面插图、历史人物插图、历史事件插图、历史地图、知识图表、历史漫画等。它们具有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知识拓展性。注重历史插图的重要作用,能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活历史课堂。  相似文献   

14.
现在的历史教科书,不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都精心选配了大量的插图,与正文相辉映,为学生营造出图文互动的立体阅读空间。这些插图的内容、形式多种多样,有照片、绘画、漫画……它们是历史的底片,其中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能够帮助学生进入特定的历史情境中,  相似文献   

15.
沈兰芳 《成才之路》2014,(17):42-42
正插图作为课本内容的组成部分,服务于"教师奉送真理"的需要。基于这种认识,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思考如何开发插图的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助于新课程目标的实现。一、以图叙史,运用插图说明历史现象,展现历史过程一幅图片,就是一段历史。古代史离我们今天已经很遥远了,对于初中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如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表象,识读历史插图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例如,在学习经济史的知识时,因为时代遥远,内容枯燥,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北师大版),有800多幅历史插图,内容包括文物、人物、景观、示意图、图表等感性内容,超过了过去任何一本历史教材。这些历史插图是一笔宝贵的教学资源,如何开发、利用它们值得每一位教师去研究。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运用插图进行教学,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我们的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边海长 《历史学习》2003,(11):13-14
有这样一道习题: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一个新的资本主义历史时期的到来,主要在于它(答案:C)A.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第一次胜利B.为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C.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对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都有广泛的影响D.是人类历史的一次重大进步我们知道,尼德兰革命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它使荷兰在17世纪成为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那么,为什么要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为资本主义历史时期到来的标志呢,对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对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都有广泛的影响”又…  相似文献   

18.
新版的中学历史教材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大量丰富的历史插图的增加。历史教科书的这一转变,要求我们重新认识插图在历史教科书中的地位和功能。历史教科书中的插图不仅传达一些基本的历史信息,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促进学生观察力和历史思维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形象记忆力,更能给学生以美的理解和感受,对学生进行历史美育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服饰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其发展变化反映了历史时代的变迁,服饰又是一种集商品、精神、物质于一体的艺术,体现了不同时期的时代精神与风貌。服饰文化资源是历史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现在历史教科书的一大特色是图文并茂,选编了大量的历史图片,以人教版为例,三本必修教科书插图450幅以上,其中大部分涉及的历史人物,与服饰着装有关,这就为从服饰文化角度解读历史提供了便利条件。笔者尝试把  相似文献   

20.
【正】这里的历史插图是指中学历史教材中的历史照片、疆域图、形势图、历史遗迹类插图、人物肖像图、事件场景图、情境介绍类插图、美术图和图表、以及历史漫画等。现在无论是初中历史北师大版教材还是高中历史新课改的教材都有大量的丰富的历史插图,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具有明显的好奇心,在思维特点上又以形象思维为主,并且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