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贵州彝族秋千进行研究。发现贵州盘县彝族秋千作为彝族民俗体育项目,有索秋、观音秋、磨磨秋三种表现形式,均蕴涵着彝族人民的智慧;极富地方民族色彩的彝族秋千,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健身价值、文化传承、娱乐价值、人文价值、民族团结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2.
该研究采用中小学生非智力因素调查问卷,对保山市长期杂居的不同民族初中生非智力因素发展状况进行考察,结果发现:第一,汉族、傣族初中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略低于彝族、白族学生;第二,四民族初中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初一与初二显著高于初三;第三,汉族女生非智力因素发展水平显著高于男生,而彝族、白族、傣族初中生非智力因素发展除个别项目外基本无显著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3.
云南彝族体育与原始宗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文化人类学、民族史学、体育史学、体有理论等学科原理,结合田野调查,背景分析、比较分析对上南彝族体育与原始宗教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全方位的研究。研究表明彝族强悍的摔跤、古拙的虎舞、悠扬的荡秋;骁勇的武术等体育活动都与本民族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的原始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探索了彝族体育接受原始宗教影响的历史契机及原始宗教祭祀体育的历史发展主线;评价了原始宗教对彝族体育发展的正、负价值作用,并为彝族体育的发掘、改造、提高,使之向科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提出了有益的建议,以期我国民族体育使得到更进一步的繁荣、勃兴。  相似文献   

4.
六盘水市境内彝族的音乐品种繁多、风格多样、多姿多彩。不同地区音乐风格差异大,各具特色,在内容和表现手法上具有民族性和地域特点。通过考察发现,六盘水市彝族音乐文化由于受到强势文化和现代城市文化的影响,彝族民间音乐逐渐失去了生存的环境,彝族民间音乐正逐渐衰退,传承方式的脆弱,使得彝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出现了断层。  相似文献   

5.
词汇是语言中最敏感的因素。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词汇是其民族特色和文化的反映,研究少数民族文化中特色词汇英译的策略与方法,如直译加注法、音译加注法等,对其外宣推介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从翻译的目的论视角,以凉山彝族童话故事集《神笛阿牛》中的彝族特色文化词为研究对象,分析凉山彝族特色词汇英译的方法和策略,以期为凉山彝族文化外宣推介与传播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6.
在原始宗教信仰的影响下,哈尼族有一系列的宗教祭祀活动,这些活动中的一部分后来演变成我们现在看到的传统体育项目。磨秋运动即属于此类情况,它与其原始宗教相互促进和发展,关系较为密切,其悠久的神秘的起源及其发展、独特的运动方式、鲜明的区域特征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今天仍然在其民族的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传承与发展磨秋运动,使其朝着充满生机、活泼、健康和有序的方向发展,就显得非常有意义。  相似文献   

7.
彝族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模式构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三个层面试构建彝族传统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模式,力求彝族传统体育可持续性发展和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奠定彝族传统体育从自然发展观到人文发展观的认识基础:其一是建立以民族运动会为契机的"现代体育发展观",借鉴走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之路;其二是建立旅游者自主参与和观赏、作为彝族节日庆典(如火把节和彝族年)的重要活动内容和以毕摩文化相交融的"文化产业开发观",实现以现代经济手段促进彝族传统体育资源向产业化的转变;其三是建立在老百姓生产劳动之余的休闲娱乐,民族文化教育与承传和地方民俗活动内容的"原生常态培育观",实现彝族传统体育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等方法对当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近十年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迎来了繁荣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受到项目科学性不足和竞赛机制不完善的制约。建议:新时代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应依据项目发展程度、区域差异和民族聚居程度等因素寻求特色发展道路;巧妙利用村寨建设和大型活动扩大影响力;积极融入科技因素,使古老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相似文献   

9.
彝族是崇拜"火"的民族,与火有着不解之缘。彝族是火的民族,火的子孙,其舞蹈文化浸染"火"的因子,彰显"火"的特质。彝族舞蹈与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犹如毛细血管渗透到肢体的各个角落,正是这一传统赋予了彝族舞蹈文化绵延不断的发展动力。对"火"的探寻与理解,就成为对彝族舞蹈文化深层研究和宏观把握的一个重要向度。  相似文献   

10.
彝族民间文学是彝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六盘水市彝族地区有着丰富的彝族民间文学,包括口碑文学和彝族毕摩文学,是彝族毕摩和彝族人民对彝族历史和社会现实的书写,进一步研究彝族民间文学中的主客体关系,对彝族历史文化的传承保护和繁荣文学创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百年来,虽然中国彝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和突破,但作为一门严格的学科而言,真正独立的彝学学科尚未正式建立;囿于彝学研究内容的庞杂散乱,加上长期以来彝族自观学术共同体内部未能形成一种交流与对话的机制与惯习,导致中国彝学研究总体上呈现一种碎片化倾向;这无疑造成一种彝族文化的非整体化假象和彝族社会的离散性幻象;对于彝族学者而言,民族文化自觉首先必须学术自觉,我们应全面深入地加强彝学研究,进一步推动中国彝学学科的建设和完善,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提供科学严谨的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最基本的交际工具。随着我国各民族间的交流愈发频繁,掌握普通话逐渐成为各族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技能,学好普通话对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播、经济交流和长远发展的作用愈发重要。学前教育专业彝族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将直接影响未来彝族各年龄段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同未来彝族地区整体的普通话水平关联紧密。本文通过教学中的调查研究,结合教学实践,对学前教育专业彝族学生普通话水平现状进行分析,并探究了彝族学生普通话水平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理论分析法等多种学科的研究方法对澜沧江流域彝族传统游娱文化的产生、演进、发展及现状进行研究。旨在对澜沧江流域彝族传统游娱文化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其特征进行论述,以便为今后继续从事同类的研究提供一些理论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巍山彝族的民间传统工艺美术丰富多样,特点突出。在云南文化强省建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背景下,对云南巍山彝族的民间传统工艺美术做田野考察,了解民族民间传统工艺美术的保存现状和变迁轨迹,进而分析研究全球化浪潮下巍山彝族民族民间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南涧彝族自治县的彝族饮食文化进行实地调研,结合前人对南涧彝族饮食文化的研究,从南涧彝族饮食结构、南涧的主要特产、南涧"跳菜"三个方面,对南涧彝族的饮食文化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6.
彝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彝族与其所居住地区的自然背景相适应的,彝族宗教祭祀仪式与民族传统体育之间相互促进、相互依存。本文通过对云南彝族宗教祭祀仪式活动实地考察,运用民族学、宗教学、体育学及其人类学的相关理论从体育的起源、形成到沿革发展进行正反两方面的阐述,分析了彝族宗教祭祀仪式活动对传统体育及其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从历史发展的时间进程研究澜沧江流域这样一个大区域的彝族源流情况,认为澜沧江流域的彝族是一个由多种民族相互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共同体。其支系、族称繁多,但归结起来有三大自称体系:即尼泼(巴)自称体系、倮(罗)泼(巴)自称体系、俚泼(巴)自称体系。此研究为澜沧江流域整个彝族文化研究奠定基础,有助于丰富彝族文化研究理论。  相似文献   

18.
彝族在历史上由中国迁徙进入越南后并不称为彝族,而称倮倮族和濮拉族。依据有关资料,对越南彝族的人口分布、迁徙历史、文化特征等方面进行初步探究,以期对彝族的境外分布及其情况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对音乐有很强的敏感力和创造力。巍山大仓镇啄木郎村的彝族民间音乐极具地域特色。通过实地调查,啄木郎村彝族打歌非常讲究规矩,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民歌演唱形式多样,涉及内容较广,风格色彩独特;民间乐器种类繁多、异彩纷呈。在这里彝族民间音乐以多样化呈现,得到了较好地保护与传承,它们承载着千年彝族历史文化,蕴含和体现着彝族音乐的魅力。  相似文献   

20.
彝族是西南地区世居的民族,拥有独立完整的语言、悠久的历史以及灿烂的风俗文化。丧葬习俗作为彝族风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彝族的生死信仰等观念,反映彝族对生命的理解和态度。丧葬习俗也为彝族民间文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切入点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