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08年11月18日,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陆俭明教授应邀在暨南大学华文学院举行了一场题为“加强当代语言学理论学习,推进汉语走向世界”的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2.
最近,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申报的“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授权点通过审批,正式获得该专业硕士学位独立授权资格。这标志着我院办学层次、办学水平跨上了新的台阶,为今后发展华文教育奠定了更坚实的学科基础。 新设立的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点设有对外汉语教学与华文教育、  相似文献   

3.
顺应语言学发展的当代趋势以及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应用语言学的学科建设受到汉语语言学界的重视。暨南大学华文学院于2000年建立了“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硕士点,2001年成立了应用语言学系。为进一步探讨应用语言学的学科建设目标,明确学科发展方向,培育和形成学科内涵优势,学院于2001年下半年多次邀请来广州出席学术会议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座谈,举办了由广州主要高校专家参加的“应用语言学学科建设小型研讨会”,派出有关人员走访了教育部语言信息管理司、语用所,社科院语言研究所以及北京有关高校的“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学位点,获取学科建设的有关信息,并就学院应用语言  相似文献   

4.
7月下旬至8月底,华文学院院长、海外华语研究中心主任郭熙教授在美国旧金山进行了为期5周的讲学活动。郭熙教授此次讲学是应美国加州中国语言教学研究中心的邀请,为华文学院和美国加州中国语言教学研究中心合作开办的中文教学硕士课程班讲授“汉语词汇及汉语词汇教学”、“语言学理论与方法”两门课程,同时指导该班学员开展中文教学实习。  相似文献   

5.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华文教学与研究)是暨南大学华文学院主办的一份学术季刊,2001年正式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华文教育与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为主要内容,设有以下主要栏目:1.华文教育研究华文教学研究,华文教材编写研究,华文教育理论研究,华文教育史研究。2.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理论、教学法研究,总体设计与课程、课型研究,教学大纲与测试、评估研究,教材编写与分析,课堂教学、语言实践和语言环境建设,具体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言语交际技能训练,计算机辅助汉语教学与远程汉语教学等。3.语言习得研究语言习得理论研究,不…  相似文献   

6.
12月5日,暨大华文学院邀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生导师王初明教授作了一场题为"外语学习的理念及其应用"的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7.
3月11日凌晨,暨南大学第五批赴泰国国际汉语教师中国志愿者圆满完成国家任务后凯旋归国。13日上午,暨南大学华文学院隆重召开了“华文学院赴泰国际汉语教师中国志愿者欢迎会”,热烈欢迎南行泰国三百天的暨南学子顺利返校。副校长贾益民、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余惠芬及华文学院党委书记曾文明等领导及老师出席了欢迎会。会上,志愿者代表苏琪等四位同学发言,向母校汇报了三百天的教学生活情况。  相似文献   

8.
明确印尼华文教育的定位,确立与之相适应的华文教育理念,应是克服困难障碍、规避风险、争取华文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本文依据近年来对华侨大学华文学院300余名印尼华裔学生与非华裔学生的调查。并结合在印尼教授汉语时的有关调查,探讨印尼华文教育的定位问题。  相似文献   

9.
解慧颖 《文教资料》2021,(3):6-8,43
本文选取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编写的《中文》教材和北京华文学院编写的《汉语》教材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汉字编写模式。《中文》教材的汉字编写模式为:先集中识字,再随文识字;识写分流(注重书写);《汉语》教材的汉字编写模式为:先识写分流(多认少写),再随文识字;以“笔画——部首——整字”为顺序编排汉字。对华文教材汉字编写有所启示:重视汉字教学,编写华文教材用字字表,重视汉字认知规律。  相似文献   

10.
5月26日下午5点,“2008暨南大学赴泰汉语教师中国志愿者欢送会”在暨南大学华文学院隆重举行。这是暨南大学继2004年以来第七次接受国家汉办委托向海外派出汉语教师中国志愿者的任务。本次外派赴泰志愿者人数高达44名,是全国外派泰国志愿者人数最多的高等院校。其中,华文学院41名,文学院2名,新闻学院1名,是暨南大学在对口及相关专业中征集志愿者范围最广的一次。  相似文献   

11.
2008年12月3日下午,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博士生导师齐沪扬教授应邀在暨南大学华文学院作了题为“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语法应该研究什么?”的专题报告。齐教授的报告包括3部分内容:(1)目前汉语语法研究的现状;(2)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语法应该如何定义;(3)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语法应该研究什么。  相似文献   

12.
2009年12月23日,由中国海外交流协会主办、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承办的“2009马来西亚、文莱华裔青少年汉语和中国文化冬令营”在暨南大学华文学院隆重开营。来自马来西亚(吉隆坡,沙巴,砂拉越、古晋馆区)和文莱的124名华裔青少年及各团领队齐聚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接受普通话语音培训、学习传统文化课程并领略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3.
《华文教学与研究》(原《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创刊于2001年,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为CSSCI来源期刊。 《华文教学与研究》以促进华文教育、华文教学、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服务华文教育教学事业为宗旨,求真务实,崇尚创新;主要开设以下栏目:(1)华文教学研究,(2)汉语国际教育研究,(3)对外汉语教学研究,(4)语言习得研究,(5)汉外对比与跨文化交际研究,(6)华语研究,(7)综述和书评等。  相似文献   

14.
2013年是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建院60周年纪念。为此,我刊从2013年第2期(总第50期)开始刊载一系列名家学术论文,以及关于华文教育、汉语教学的笔谈。本期刊载暨南大学校长胡军教授的笔谈《真诚协同,携手创新,开辟华教合作新局面》,我刊顾问白乐桑先生等人的论文《法国汉语评估及教学划时代的飞跃——论2013法国外语高考改革对国际汉语教学的巨大推动》,新加坡华文教学专家陈之权博士的论文《新加坡华文教学新方向——“乐学善用”的实施思考》,我刊编委吴伟平教授的论文《关于语用为纲理念在教师培训中如何落实的探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扩大暨南大学的汉语教学规模及社会影响,2011年7月,暨南大学人文学院与华文学院在珠海校区联合设立暨南大学珠海汉语教学中心。该中心的设立,既是珠海规模化对外汉语教学从无到有的新开端,也将极大地推动珠海及其周边地区汉语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迄今为止,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应用语言学系已经举办了5次“语言沙龙”活动,院内教师踊跃参与,在院内营造出浓厚的学术氛围。 “语言沙龙”创办于2003年9月。为了响应学院强化科学研究的号召,调动青年教师的科研积极性,进一步营造浓郁、良好的科研学术气氛,加强教师间的学术交流,在学院主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具体指导下,应用语言学系设计并实施了这一主要面向院内青年教师和在读研究生的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17.
2012年9月18日,《“华文教师证书”认证标准》审稿会在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召开。北京大学陆俭明教授、李晓琪教授,北京语言大学赵金铭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马燕华教授,上海师范大学齐沪扬教授,香港教育学院陈学超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李盛兵教授等12位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就认证标准中各子系统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交流,对评估体系逐条进行了评阅。专家组充分肯定了标准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应用语言学系成立于2001年.经过数年的建设,现有两个硕士点,两个本科专业;教师共25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8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5人.  相似文献   

19.
2004年4月22日,山东大学中文信息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盛玉麒教授应邀来暨南大学华文学院作了题为"中国语言学应用研究的突破与创新"的学术报告。在报告中,盛教授首先对当代语言学的地位和使命进行了相关论述,然后分析了当代语言学的八大倾向,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中国语言学应用研究突破的方面与创新的关键,并介绍了中文信息处理方面的一些前沿课题。  相似文献   

20.
周政,男,汉族,平利洛河人,1987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我国汉语方言学领域知名专家,系全国汉语方言学会会员、陕西省语言学学会常务理事、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方言与民俗研究中心研究员、陕西省语言学学会陕南语言文化研究部主任,曾任安康教育学院副院长,现任安康学院中文系教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