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达文 《青年记者》2005,(8):33-35
严怪愚先生不畏强权、忠直敢言、独来独往的胆色与人品,一直为人所仰慕和钦佩。抗战期间,他是第一个在全国揭露汪精卫叛国投敌的新闻记。1946年冬,范长江陪着严怪愚到南京梅园中共代表团驻地拜望周恩来。周恩来称赞:“《力报》确实是一张不简单的报纸,是一张坚决抗日的报纸,严怪愚先生确实是一位有勇气的记。”  相似文献   

2.
他,文风犀利,屡闯禁区,是读者的知心朋友;他,满身傲骨,藐视权贵,敢为天下先,是与范长江齐名的新闻斗士。想知道当年周恩来也击节赞赏的他吗?请看《新闻勇士严怪愚》。  相似文献   

3.
忆康德     
1939年的冬天,我作为“国新社”的记者在鄂中游击区转了几个月之后回到重庆,这个当时的陪都不仅在季节上是雾重庆,在政治上更加是雾重庆,阴霾、晦涩,看不到一点阳光,很想摆脱这些极度的沉闷。有一天,邵阳《力报》的总编辑严怪愚介绍张稚琴来找我,约我去桂林《力报》作战地特派员。同  相似文献   

4.
1938年春,台儿庄大捷之后,范长江以汉口《大公报》战地特派员身份去徐州采访。在徐州他见到《力报》记者严怪愚,谈及两人都是湖南邵阳人,范说:“中国有三个大县,即邵阳、合肥、番禺。三县中,又以邵阳为最大,人口列全国第一。曾国藩说:‘修到湖广便是仙,而湖广以衡宝(宝,即宝庆,  相似文献   

5.
1943年的秋天,我在江西吉安收到了湖南严怪愚的来信,说力报可以在沅陵复刊,要我赶快前去,我接信之后,就由吉安去了沅陵。力报之能在沅陵复刊,一是严怪愚找到了朱德龄的合作,朱原是长沙的报人,这时正在沅陵办一个群力印刷厂,可以解决力报的印刷问题;二是严怪愚找到了李宗理的支持,李是严湖南大学的同学,这时正在沅陵作税务局长,这是一个肥缺,  相似文献   

6.
今年春末的一天,邯郸丛台区81岁的离休干部赵成晓老人的家里,来了两位范长江家乡四川内江的特殊客人,他们专程为筹备中的“范长江纪念馆”迎接一件60年前的“马褡子”而来。  相似文献   

7.
西安事变后.范长江深入西北.通过旅行考察,以《大公报》显著位置一篇“旅行通讯”《动荡中之西北大局》,揭露“西安事变”发生与和平解决的真相,引起轰动。《救国时报》在转载该文时.为其加上了一个“一针见血”的标题:《西安事变时(引题)/红军坚决主张释蒋(主题)/并曾首先履行撤兵计划(副题)——摘录大公报二月十四日长江通讯》。周恩来曾称赞范长江:“你和我们党和红军都没有关系.我们很惊异你对于我们行动的研究和分析。”熟悉范长江的人都知道,这入木三分的洞察力.来自于那次长达数干公里的西北行.来自深入扎实的采访作风。  相似文献   

8.
1948年12月18日,在河北省平山县编辑出版的华北《人民日报》以头条大字标题向解放区人民宣告:“我军紧紧包围北平”。中共中央决定,抽调新华通讯社总社、华北总分社和华北《人民日报》的部分工作人员,由当时原任新华社总编辑的范长江率领,立即北上,准备在北...  相似文献   

9.
(一)范长江(1909年~1970年),四川内江人,我国现代杰出的新闻记者。他早年就读于北大哲学系,1933年开始为《晨报》、《世界日报》、《益世报》写稿,1934年成为《大公报》撰稿人。在周恩来的领导下,1938年他在汉口组织中国青年记者学会。1942年后曾任新四军苏皖鲁边区新闻学校校长、《新华日报》(华中版)社长、中共南京代表团发言人、新华社总编辑等职。解放后任《解放日报》社长、《人民日报》社长、国务院第二办公室副主任职务。“文化大革命”中,范长江惨遭迫害,1970年10月23日,死于河南省确山县,年仅61岁。他含恨离去了!但却给中国新闻事…  相似文献   

10.
3月19日,本刊记者采访了刚刚从繁忙的“两会”报道中抽出身来的许中田同志,此时,恰好他就任人民日报总编辑整整一周年。 记者:您是《中国记者》的特约顾问,本刊刚刚出版的最新一期刊登了您的简历。从中可以看出,您曾从事过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也从事过新闻出版和省委宣传部的领导工作等,您认为这其中有哪些共同点?以前的经历对您做好人民日报总编辑工作有何帮助?就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的一年来,感受如何?  相似文献   

11.
好歹当记者也有十来个年头了,没料到有一天会被警察监视着写稿——这警察,乃货真价实的联邦德国刑事案件侦破局的一干人马。这是我客居德国时的一段奇特有趣的“记者生涯”。 1995年8月,正在德国举办个人画展并讲学的我,受到首都柏林著名报纸《日报》的盛情邀约,为该报开辟了一个“中国周”的特约通讯专栏。《日报》的总编辑克劳斯·沃什勒博士诚恳地找到我:“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先生访问德国以来,德国读者希望了解中国的愿望愈来愈强烈。您是来自中国的记者,本报乐意为您提供一周的专栏版面。您可自由选择任何主题,只要德国读者有兴趣就行。” 我是武汉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的理事,促进中德两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责无旁贷。我当时正住在北部城市不来梅,于是决定“就地取材”,采写一组报道《中国人在不来梅》。 从8月6日至13日,我每天上午去编辑部“上班”,出席编务例会,然后外出采访,下午便赶写出稿件来。我在不来梅大学留学的妻子利用暑假时间替我译稿。 8月9日,我们按时走进报社,却见办公室内气氛凝重,大家均阴沉着脸忙碌着,会议室里没有举行例会。有几位着深色西服的男子正非常严肃地和总编辑谈着什么。“出啥事儿啦?”妻子不安地问我。我示意先观察。  相似文献   

12.
记者应保持冷峻的目光何光照据报载:某报社总编辑常常号召下属年轻记者要向名记者学习,而当一位年轻记者问谁是名记者时,总编辑想了半天也没数出几个来。仔细想想也真是,如今在新闻界叫得响堪称名记者的,除了恽代英、邹韬奋、邓拓、范长江等老前辈,似乎再也亮不出来...  相似文献   

13.
力报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前后,湖南、广西、贵州一共出现过六家力报,这六家力报,有的是一脉相承;有的则有联系又没有联系,反映了当时报纸的特点和它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其中四家力报都同我有较深关系,现在就回忆所及,追记如下: 长沙力报第一家力报出版于长沙。这个报最早的发起人为康德、严怪愚、戴哲明、蓝肇祺等。康德原在长沙办有一家晚晚报,因为登载了一篇严怪愚写的揭发当时湖南省省政府主席何健公馆中的内幕小说,被何健查封,于是他们就转而筹  相似文献   

14.
严谨,严谨,再严谨。新闻研究:细心严谨,追求完美记者:尹老师,您是位知名的历史学家,20年来对新闻史的研究从未间断过,尤其是对范长江的研究。我们了解到您写了很多有关范长江的文章,从多角度分析论证,这些文章在新闻史学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能否结合范长江的研究,谈一谈您的治学之道和治学感言。  相似文献   

15.
伟人周恩来已逝世25周年了。最令新闻工作者终生不忘的,是周恩来对新闻事业的关心、指导。在他呕心沥血的关注下,新闻界取得引人注目成就的佼佼者是新中国第一代著名记者范长江。本期继续刊登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一处”副编审刘春秀同志撰写的《风范昭昭在长江浩浩流》一文,以资纪念,以飨读者。编者  相似文献   

16.
伟人周恩来已逝世25周年了。最令新闻工作者终生不忘的,是周恩来对新闻事业的关心、指导。在他呕心沥血的关注下,新闻界取得引人注目成就的佼佼者是新中国第一代著名记者范长江。本期特约中央史献研究室“周恩来一处”副编审刘春秀同志撰写《风范昭昭在长江浩浩流》一文,以资纪念,以飨读者。编者  相似文献   

17.
“我们红军里面的人,对于你的名字(指范长江——笔者注)都很熟悉。你和我们党和红军都没有关系,我们很惊异你对于我们行动的研究和分析。”——周恩来我国杰出的新闻记者范长江,是以报道红军长征著称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三十年代中期震撼中国和世界的重大事件,是人类发展进程中的伟大壮  相似文献   

18.
严农 《军事记者》2004,(11):63-64
1938年春,台儿庄大捷之后,先父严怪愚到了徐州。同旅社住的一位《武汉日报》的记告诉父亲,说:“名记范长江明天便要到徐州来了!”语意中似挟讽诮。父亲说:“本是名记嘛!我们欢迎!”他愤愤地说:“什么名记?!我就不信那一套!未来之前,先创气氛,要别人为他准备住处,安排生活;既来之后,又大宴宾客,到处拉扯,简直像个大官僚!老实说,没有《大公报》这块牌子,凭他的本事,他‘红’得起来吗?”(长江当时是汉口《大公报》战地特派员)父亲说:“我佩服的倒是他的本事,而不是《大公报》这块牌子。  相似文献   

19.
位于四川内江的范长江纪念馆近日被中宣部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范长江纪念馆是在保持范长江故居原貌基础上翻新修建而成,共有10间展厅。展厅按照范长江的出生地到求学之路、西北之行、新型记者、红色报人等六大主题布展,共展出200多张历史照片、1800多册图书、30多件珍贵遗物。据介绍,该纪念馆自2009年对外开放以...  相似文献   

20.
有人说,毛泽东曾称他为“中共第一位新闻发言人”,但梅益老人自己说:“我记得毛主席当时只提我是发言人。我决不能算是第一位发言人。当年王炳南也是发言人,负责对外的。廖承志和范长江也是发言人。主要是对内的。而召开大型中外记者招待会发布新闻时。都是周恩来亲自主持。周恩来无论面对多么古怪、刁钻的问题都回答得非常好。让听的人。其中包括一些我们的敌人。都不得不口服心服。而且他从不拿稿子或笔记本之类的东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