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物理>实验部分的基本教学内容由实验基础知识、基本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三部分组成。实验基础知识一、复习要求实验基础知识的主要内容包括:物理实验的作用、任务和要求,测量误差,有效数字,数据处理方法,实验方法和基本技能,常用仪器的使用以及实验室规则和实验报告的格式等。其中,测量误差、有效数字和效据处理方法是实验的基本理论。通过学习应掌握以下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2.
[实验基础知识]一、教学要求1、基本内容实验基础知识的主要内容包括:物理实验的作用、任务和要求,测量误差,有效数字,数据处理方法,实验方法与基本技能,常用仪器的使用,以及实验室规则、实验报告的格式等。其中,测量误差,有效数字,数据处理方法是实验的基本理论。2、应掌握的基本概念:(1)真值和测量值;(2)测量误差和有效数字;(3)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4)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复习时应注意以上基本概念的物理内容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二、复习重点1、能够正确表示测量结果(1)在相同的条件下,多次测量用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的最佳值。它的数学表达式为  相似文献   

3.
《大学物理》实验部分的基本教学内容由实验基础知识、基本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三部分组成。 实验基础知识 一、复习要求 实验基础知识的主要内容包括:物理实验的作用、任务和要求,测量误差,有效数字,数据处理方法,实验方法和基本技能,常用仪器的使用以及实验室规则和实  相似文献   

4.
电大九0级普通物理实验课为考查课,基本教学内容由实验基础知识、基本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三部分组成。为了搞好期末的复习总结,我们联系本课程各部分的教学要求,说明了应该理解和掌握的内容,供复习时参考。 实验基础知识 实验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实验的目的和任务,测量误差,有效数字,数据处理方法,实验方法与基本技能,常用仪器的使用  相似文献   

5.
钟穗珠 《黄冈师专学报》1998,18(B07):171-173
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问题.是物理实验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无论是在直接测量还是在数据处理中,都离不开它.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它.笔者以教学实践为基础,对有效数字的概念、它与测量误差的关系及近似计算等同题谈谈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6.
一般有效数字的位数与测量的精密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处理数据时,有时各数据间位数多少差异很大,方法得当可以简化运算,否则不仅计算麻烦,而且还可能引进新的误差.所以有效数字同题,也是实验数据处理的问题,对此应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体验,谈一谈实验教学中数据处理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7.
物理实验中有效数字的确定原则及作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培养科学实验素质的角度出发,明确了有效数字与测量误差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出确定有效数字是物理实验课教学的重中之重。给出了新的有效数字实质性定义,并对有效数字读数规则、运算规则进行了实质性解释,归纳了结果有效数字修约的一般原则,阐明了物理实验中有效数字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8.
实验数据的处理与结果表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获取实验原始数据的规范化方法、数据处理中的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和实验结果的不确定度表示法。  相似文献   

9.
为帮助电大学员做好普通物理实验的复习。特拟复习提纲如下:(一)基础知识部分1.明确下列基本概念的物理内容和它们之间的关系:a.真值与测量值;b.误差与有效数字;c.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d.绝对误差与相对误差。2.正确表示直接测量的结果:a.多次测量用算术平均偏差表示测量误差;b.单次测量用仪器读数(示数)误差表示测量误差。  相似文献   

10.
包朝龙 《考试》2003,(12):43-43
在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中常常会用到关于“有效数字”的问题,尽管在高考中没有对“有效数字”的应用提出较高的要求,但是笔者认为中学阶段引入“有效数字”的概念,并能正确理解和使用“有效数字”,对于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特别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方法能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预防医学实验中,数据的正确记录和运算是确保实验结果准确的前提,这就涉及有效数字的内容。有效数字指在实验过程中实际上能够测量到的数字。本文从有效数字的概念、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和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三个方面加以阐述,为同学正确理解和运用有效数字的相关内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一般有效数字的位数与测量的精密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处理数据时,有时各数据间位数多少差异很大,方法得当可以简化运算,否则不仅计算麻烦,而且还可能引进新的误差。所以有效数字问题,也是实验数据处理的问题,对此应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体验,谈一谈实验教学中数据处理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3.
PASCO数字化物理实验主要是使用电压、电流、位置和光强等传感器来测量多种物理量,这些传感器及其采集转换平台与传统仪器的使用一样也存在测量误差.本文主要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得出常用PASCO传感器及其采集转换平台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为今后的数字化物理实验教学提供数据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再谈实验数据处理方法的合理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误差分析是实验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生常因不能准确理解测量误差的相关概念和分析方法,而采用了错误的实验数据处理方法。针对这一问题,通过电子自旋共振实验的测量误差分析,简述了直接测量、间接测量及不确定度传递的应用;利用脉冲核磁共振实验的数据分析,说明了曲线拟合与拟合不确定度的使用适应性。两者的物理实验结果表明,实验数据处理不是简单的纯计算问题,而是必须遵从严格误差分析原理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杨振宁先生说过"物理是以实验为本的科学。"他指出了物理实验的重要作用,而很多的实验都要进行测量。在测量时,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距,这种差距我们称之为测量误差。因此,有效数字的读取和处理就显得特别重要。测量有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意味着有效数字的读取和处理就不相同。在物理量的测量中,了解和掌握有效数字的读取等相关知识,对测量的结果的有效性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在1996年第5期刊登了《浅谈物理仪器读数》一文,该文在电压表和电流表读数方法中举例说明了对于0~0.6A挡的电流表读数应读到千分位,0~15V的电压表应读到百分位,并以高考试题评分标准予以说明,本文将从电表等级、误差理论角度对此提出一些不同看法,供大家参考.按照实验误差理论,实验测量的读数应按有效数字规则读数,即有效数字的最后一位一定要同误差所在的一位对齐,即测量误差出现在哪一位,读数时就应读到哪一位.这样,对电表读数时,首先要估计一下电表的测量误差,然后再确定读到哪一位.根据规定,电表的准确度等级分为0.1、0.2、0.5、1.0、1.5、2.5、5.0共七个等级.从电表的等级数可以确定电表的测量误差.电表的等级通常指明电表测量时的相对额定误差,如1.5级的电表,其相对额定误差为1.5%,则电表指针指示任一测量值时,所包含的最大测量误差为:  相似文献   

17.
封安保 《物理教师》2015,36(2):46-48
教学研究中发现,一些中学物理教师在教学和命题时对有效数字的要求较为混乱,由此必然导致学生不能科学地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不能规范准确地解答出解题结果,这也就不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此,本文将总结中学物理对有效数字的基本要求,期望对教师的教学和命题有所帮助.1物理实验对有效数字的基本要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要求会使用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  相似文献   

18.
高考物理《考试说明》明确要求学生要熟练掌握螺旋测微器、天平、电表等13件基本仪器,历年高考也把基本仪器的考查放在突出位置,但从高考评卷分析反馈的信息看,考查基本仪器测量的读数试题(主要是读数取位估读问题)失分还是相当严重的。这说明学生没有真正全面熟练掌握这些仪器,不清楚基本测量仪器的读数规则、有效数字概念及其读数取位问题,所以,熟练掌握测量仪器的估读方法很有必要。一、按照有效数字的规则读数测量测得的数值只能是近似值,带有一位不可靠数字的近似值称之为有效数字,有效数字的最后一位是有误差的。在中学物理实验中,要求测量时按照有效数字的规则  相似文献   

19.
在历年的高考物理试题中,实验数据的读取、分析和处理是最基本的问题.《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科考试大纲》关于实验数据及有效数字问题有这样的要求: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要求知道有效数字的概念,会用有效数字表达直接测量的结果.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关于有效数字的知识点,算不上是重点,但却是一难点,或者说得更直接一点,  相似文献   

20.
罗腊春 《物理教师》2014,(12):42-43
电学实验是离不开有效数字处理的,有效数字的出现和处理是科学实验的重要部分,它是由实验目的和精度所决定的.有效数字的位数是误差理论的讨论范围,一个数的误差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末位数的0.5单位时,该数的全部数字都是有效数字.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是“四舍六入五成双”.在加、减、除、乘以及对数的运算中,也是受到有效数字制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