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在注重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语文教师要博闻强记,知识渊博。在培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同时,语文教师要:以疑激趣;以教学模式创新培养兴趣;以心理学知识引发产生兴趣;以正确评价激励学生真正达到学好语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陈铜仁 《教师》2014,(33):25-25
正朗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一项语文基本功。它不仅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能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朗读作为一种艺术的再创造,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有感情,首先应激发他们对朗读的兴趣,把朗读当成一件乐事。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呢?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3.
朗读是我国传统语文和当代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并没有充分发挥朗读的作用。一、朗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从而对语文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4.
"听、说、读、写"是语文学习的基本方式,其中"读"尤为重要,学生通过读感知、理解课文,通过读来表达感悟。可以说,读的成功与否影响着语文教学的整体效果。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朗读,通过梯度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一、兴趣引路,制定分层目标1.示范引导,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驱动力。朗读教学也是如此,当学生对朗读产生了兴趣,就不会把朗读看成是一种任务或负担,会主动读,乐意读。为了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笔者常常把电视台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教育过程当中,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它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语言知识,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在朗读教学当中,教师更能够激发学生的综合能力,引导学生更好地对课文产生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通过朗读来进行语文学习。  相似文献   

6.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担负着双重任务,既传授知识,又实施德育。所以语文教学必须坚持文道统一。一、在课文的朗读和分析中渗透德育教学中的语言主要包括朗读语言和分析讲解语言。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教师的朗读水准至关重要。好,则可以恰到好处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让学生获得思想上的收益,情感上的熏陶,丰富学生的想像力,发展学生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起着示范作用。要做到这些,除了要注意语音、语调、语速等,感情也是很重要的,教师要透彻理解课文,把课文…  相似文献   

7.
朗读是一项重要的言语能力。朗读有助于学生智力的提升,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要高度重视朗读能力的培养,把朗读能力视为学习语文的第一能力,用多种激励手段来激发学生兴趣。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加强朗读训练,可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自古以来,我国的语言教学都非常重视朗读。朗读在学习和教学中的运用源远流长,“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是人人都知道的名言。朗读,就是用清晰响亮的标准语音有感情地读出文章来,是将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活动,也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语文课堂注重朗读,可以让学生领悟语言之美,可以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激发学生情感、联想与想象能力,提升学习兴趣,积累语文知识,发展学生智力,陶冶美好情操。所以,作为语文教师,要根据语文教学的特点,重视朗读,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9.
柏晓艳 《小学生》2023,(4):16-18
教育改革背景下注重语文学科阅读教学模式的创新,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方式之一。小学生在语文阅读过程中,主动性不强,学习能力不足,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遵循以学生为核心,对语文阅读教学的方式方法进行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情感朗读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改变传统单一化的教学观念,以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为目标,优化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中增强学习的动力,从而促进学生高效学习。本文对语文阅读中情感朗读教学的问题以及教学必要性进行阐述,就有效教学策略详细探究,以优化情感朗读教学方式,促进学生高效学习。  相似文献   

10.
正朗读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几经修订,都无一例外地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为小学语文教学基本要求的第一位。朗读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基本口头表达技能,也可以培养学生掌握主动理解课文的学习方法,朗读既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一项基本功,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那么如何帮助学生达到这一要求呢?教师的示范朗读非常重要。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感情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和发  相似文献   

11.
陈荣 《成才之路》2014,(25):78-78
正语文教学一直是整个小学教育的重点,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语文教学所培养的"读"。在语文学习中,教师关注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以及阅读能力。而朗读能力则是本文所谈的重点。一般而言,教师要求学生能较正确、流利以及有感情地进行普通话朗读。朗读要求中的正确及流利,是教学中的"易点",而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感情朗读"是教学的难点。在此,笔者以三部曲的形式泛谈"感情朗读"。一、创设朗读情境是前提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师应该以"激发学生兴趣"  相似文献   

12.
赵娟 《教育教学论坛》2012,(Z1):210-21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学生对朗读产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心情愉快地去读。激发和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读书兴趣,是学习知识、形成能力的前提条件,它具有智力的价值,是学生学习语文等学科及其以后的发展、成长获得成功的先导和曙光。激发和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读书兴趣,语文教学就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杨清华 《成才之路》2010,(21):46-46
一、激起朗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朗读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我采用了故事导入法,告诉学生今天老师给他们请来了一群可爱的鸟朋友,然后出示鸟的图片,把它们贴在黑板上,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们的朗读兴趣也被激起。  相似文献   

14.
朗读是学生在学习语文时的一项重要学习活动,它能够锻炼学生自身的语感、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与发展,让学生能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魅力,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兴趣,树立起积极的语文学习情感态度。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依托于教材内容来探寻有效的朗读教学策略。主要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为例,首先阐述小学语文教师培养学生良好朗读能力的重要性,其次探讨了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在新时期的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能力。  相似文献   

15.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兴趣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是学生力求学好语文并与积极的情绪态度相联系的认识倾向。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要极有耐心地培养学生克服学习困难的意志力,使学生对学习语文首先有兴趣,接着寻找乐趣,进而形成志趣。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在参与中培养兴趣,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就会被激发起来,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引导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等实践活动,积累感悟,激活学生的思维,使语言文字训练和思维训练达到和谐统一。从而使学生能真正学活语文,由被动地学习变为主动、积极地学习。一、营造乐学氛围,激发兴趣学习兴趣是学习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它可以促使学生产生一种迫切探索知识的欲望,可以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年龄特征,营造一种有动力的乐学氛围,充分利用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的特点,结合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和一些典型的事例,使学生对枯燥的语文教学产生兴趣。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语文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避免空洞、乏味、纯理论性的说教。语文教学过程实质上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可尽可能地展示教...  相似文献   

16.
语文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课程,一直以来备受关注。要想使学生学好语文,首先就要使学生对学习语文产生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产生学习愿望的动力。只有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自发地参与到语文的课堂学习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逐步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和解决语文问题,进而逐步产生探究和拓展语文知识的兴趣和动力。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要让学生有学习语文的想去,有学好语文的信心和勇气。所以,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点,着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以便实现学生有较高的学习效率,教师有较高的教学质量的整体效果。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尤其如此,因为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也正是处于对事物充满好奇心的阶段,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使小学生愿意和乐意学习语文知识,以便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实施,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课堂也需要适应改革的步伐,将新课改的要求运用到语文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们对语文产生强烈的兴趣,并且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这是新课改的要求。一、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注重对学生知识的培养。在课堂上,教师通过传道授业解惑,完成课堂教学,学生们被动地听,被动的接受新知识,而课堂的主要任务是将知识更多的传授给学生而新课改下的语文教  相似文献   

18.
小学生好奇、好动、形象思维占优势,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合理运用电教媒体,不仅能让学生愉快地学到知识,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营造氛围,激发兴趣。电教媒体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单调乏味的教学变得趣味盎然,变得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把学生带入课文描绘的情境之中。如教学《瑞雪》一课,在学下雪这个片断之前,教师先让学生反复朗读句子,读出雪下得大和下雪时的静。在教师一遍又一遍的引导下,学生的朗读渐入佳境。此时,教师轻轻地问了一句:"想不想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是我国基础教育中最重要、最基础的部分,在培养创新人才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做好以下几点: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把注重知识传授转变到注重能力的培养上来,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放在语文教学的首位。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常常把教学等同于传授知识,把学生获取知识的多少当成衡量教学成败的重要标准,并形成“解词分段—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固定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激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反而使他们对语文学习越学越无味。学生只是为…  相似文献   

20.
朗读是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有效措施。语文教师应重视朗读教学,通过丰富多彩的朗读训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训练学生的语感,辅助学生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学生在朗读中理解、品味、内化语言,从而能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发展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