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优化1-硫氰基咪唑并[1,5-a]吡啶的合成工艺。方法:以3-苯基咪唑并[1,5-a]吡啶和硫氰化钾为反应原料,合成目标产物1-硫氰基咪唑并[1,5-a]吡啶;对影响目标产物产率的因素(投料比、反应温度、溶剂和硫氰基源等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所得目标产物1-硫氰基咪唑并[1,5-a]吡啶分别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核磁共振碳谱(~(13)C-NMR)和高分辨质谱(HR-MS)进行结构表征。结果:以碘为催化剂,1,2-二氯乙烷为反应溶剂,3-苯基咪唑并[1,5-a]吡啶与硫氰化钾在110℃反应12 h,可以62.8%的收率得到1-硫氰基咪唑并[1,5-a]吡啶。结论:该合成工艺不使用金属催化剂,避免了产品中金属的残留,适合用于制备1-硫氰基咪唑并[1,5-a]吡啶。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氧化碳氢键官能团化策略,重新构建咪唑并[1,5-a]吡啶的合成方法。方法:以2-苄基吡啶和苄胺为反应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法,考察了催化剂、添加剂、溶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投料比对反应的影响,寻找最佳反应条件,并对所得目标产物分别用核磁共振氢谱(1 H-NMR)、核磁共振碳谱(13 C-NMR)进行结构表征。结果:以溴化亚铜二甲硫醚作为催化剂,甲苯作为溶剂,特戊酸作为添加剂,温度为110℃条件下,苄基吡啶和苄胺可以反生串联环化反应,以较高的收率得到目标产物咪唑并[1,5-a]吡啶。结论:开发了一种铜催化的咪唑并[1,5-a]吡啶合成方法,该合成方法采用价廉易得的苄胺和苄基吡啶为起始原料,避免了底物的预先官能团化,减少了操作步骤,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化3-芳硫基咪唑并[1,5-a]喹啉化合物的合成工艺。方法:以咪唑并[1,5-a]喹啉和磺酰肼为原料,合成3-芳硫基咪唑并[1,5-a]喹啉类化合物;对原料的投料量、反应促进剂的投料量、反应温度、溶剂用量进行优化研究;并考察底物取代基的变化对反应产率的影响;所有硫醚化产物均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碳谱、高分辨质谱来表征结构。结果:以水作为溶剂,一当量的碘作为反应促进剂,咪唑并[1,5-a]喹啉与磺酰肼的投料比为1∶1.5,在密封反应管中,于110℃反应12 h,可以高产率的获得3-芳硫基咪唑并[1,5-a]喹啉类化合物。结论:该合成工艺以水作为溶剂,不使用金属,符合绿色化学要求,适合用于制备3-芳硫基咪唑并[1,5-a]喹啉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测定了尾式苯丙氨酸四苯基卟啉铁(Ⅲ)(Fe[Phe一Tpp]Cl)与锌粉、乙酸和咪唑组成的氧化模拟体系催化环氧化烯烃的吸氧动力学曲线,研究了不同轴向配体对体系催化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体系催化环氧化各类烯烃的产物收率(Zn%)由高到低的顺序为:环己烯>1—癸烯>丙烯酸甲酯>烯两基丙酮,用吡啶代替咪唑可明显提高体系的最高吸氧速度.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一个新的钌(Ⅱ)多吡啶配合物[Ru(dmb)2(ipbd)](ClO4)2[dmb=4,4′-二甲基-2,2′-联吡啶],ipbd=2-(6,9-二氧环己环苯基)咪唑并[4,5-f]邻菲咯啉,用元素分析、电喷雾质谱、^1H NMR对该配合物进行表征;用电子吸收光谱、粘度测试研究配合物与DNA作用。此外也研究了配合物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配合物[Ru(dmb)2(ipbd)](ClO4)2与DNA之间通过插入模式结合。  相似文献   

6.
以苯并咪唑为原料,通过4步反应合成目标产物1,3-二芳基吡嗪[1,2-a]苯并咪唑衍生物,在该反应中,前两步反应通过简单的原料和常规方法合成其中间产物,第三步脱羰基合环以微波辐射为反应条件。中间产物2-芳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1a,1b),1-(2-芳基-2-氧乙基)-2-芳基苯并咪唑衍生物(2a,2b)和目标产物1,3-二芳基吡嗪[1,2-a]苯并咪唑衍生物通过核磁、质谱、红外、元素分析等方法进行结构鉴定并确认。该方法合成简单可行,微波辐射下的有机合成,反应更加快速高效,产率也相应的提高,减少了剧烈反应带来的潜在危害性。由于反应时间的缩短,也减少了副产物的产生,该实验所用原料简单易得,工艺可控,为此类化合物的制备提供了一条更佳途径,也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许维美  许道云 《铜仁学院学报》2011,13(1):124-127,144
通常汉诺塔问题只考虑带3根杆,当圆盘数为n时,最佳方案的移动次数为J(n)=2^m-1。本文考虑带4杆的汉诺塔问题及其移动方案[(1-a),a,0,0]。一个有趣的问题是:对于0〈a〈1,当口取什么值时,[(1-a),a,0,0]-方案是最优的?实验表明:最优[(1-a),a,0,0]-方案中,随着圆盘数n的增加,a值越大。当n≥240时,最优方案的a值稳定在0.9。  相似文献   

8.
李可进 《高中生》2013,(18):22-23
教材原题(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材必修1第45页第6题)(1)已知奇函数f(x)在[a,b]上是减函数,试问:它在[-b,-a]上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2)已知偶函数g(x)在[a,b]上是增函数,试问:它在[-b,-a]上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解答过程(1)函数f(x)在[-b,-a]上是减函数.设-b≤x1-x2≥a.由函数f(x)  相似文献   

9.
李可进 《高中生》2013,(6):22-23
教材原题(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材必修1第45页第6题)(1)已知奇函数f(x)在[a,b]上是减函数,试问:它在[-b,-a]上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2)已知偶函数g(x)在[a,b]上是增函数,试问:它在[-b,-a]上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解答过程(1)函数f(x)在[-b,-a]上是减函数.设-b≤x1-x2≥a.  相似文献   

10.
以咪唑类离子液体为研究对象,用氯代正丁烷与1-甲基咪唑为原料在微波反应仪中合成氯化1-丁基-3-甲基咪唑盐([BMIm]Cl),通过正交实验研究内外因素对合成过程的影响,得出合成[BMIm]Cl的最优化微波制备条件:物料比1∶1.2,时间40 min,微波功率700 W,温度80 ℃,搅拌,并通过红外光谱对[BMIm]Cl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11.
Weisenb ck不等式 :设△ABC的三边长和面积分别为a、b、c和S .则有a2 +b2 +c2 ≥ 43S .证法 1:a2 +b2 +c2 ≥a2 +12 (b +c) 2=32 a2 +12 [(b +c) 2 -a2 ]≥ 3· [(b +c) 2 -a2 ]a2≥ 3· [(b +c) 2 -a2 ] [a2 -(b -c) 2 ] .而S =14 [(b +c) 2 -a2 ] [a2 -(b -c) 2 ] ,所以 ,a2 +b2 +c2 ≥ 43S .证法 2 :设ma、ha 分别为边AB上的中线长和高 ,易知ma=12 · 2b2 +2c2 -a2 ,ma≥ha.则有a2 +b2 +c2=12 [3a2 +( 2b2 +2c2 -a2 ) ]≥ 3a 2b2 +2c2 -a2 =2 3ama≥ 2 3aha=43S .因此 ,原不等式成立 .Weisenbck不等式的简证@张延卫$江苏省宿迁市…  相似文献   

12.
数学中的“恒成立”问题,涉及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图像、性质,渗透着换元、化归、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教师灵活运用“恒成立”问题进行教学,有利于考查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在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等方面能起到积极作用.解决“恒成立”问题,一般先建立函数解析式,然后在其定义域内充分挖掘函数的性质进行解决.现列举解决此类问题常见的几种方法.1.利用集合的概念求解例1若不等式x x a-a1>0对x∈(1,2]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分析不等式的解集为{x|x>1-a或x<-a},要任何x∈(1,2]恒成立,只要(1,2]是原不等式的解集{x|x>1-a或x<-a…  相似文献   

13.
数学爱好者2006·12一、忽视隐含条件致误例1化简(1-a)[(a-1)-(2-a)21]21.错解(1-a)[(a-1)-(2-a)21]21=(1-a)(a-1)-(1-a)41=-(-a)41.错解分析错解中忽略了题中有(-a)12,所以忽略了-a≥0即a≤0,则[(a-1)-2]21≠(a-1)-1.正解由(-a)21知-a≥0故a-1<0,因此,(1-a)[(a-1)-(2-a)21]21=(1-a)(a-1)-(1-a)14=(-a)41.二、思维定势致误例2设a>0,a≠1如果函数y=a2x 2ax-1在-1,1]上的最大值为14,求a的值.错解因为y=(ax 1)2-2,所以,y在[-1,1]上单调递增,因此,当x=1时,y取得最大值,a2 2a-1=14,因此,当a=3或a=-5(舍去),所以,a=3.错解分析错解的原因是将ax当成…  相似文献   

14.
2007年高考广东卷理科第20题:已知a是实数,函数()fx=2ax2 2x-3-a,如果函数y=f(x)在区间[-1,1]上有零点,求a的取值范围.本文给出一种巧解.解:若函数y=f(x)在区间[-1,1]上有零点,则方程2ax2 2x-3-a=0在区间[-1,1]上有解.即方  相似文献   

15.
《英语辅导》2004,(7):19-19
Spider-Man 2 《蜘蛛侠2》The new moviepits Spider-Man witha new and deadly[势不两立的]enemy,Dr.Octavia-also knownas Dr.Octopus[章鱼]-a mad scientist whohas metal arms like an  相似文献   

16.
本论文以2-氨基吡啶和炔酸酯为原料,三氟醋酸银为催化剂,水为溶剂合成了一系列的吡啶并嘧啶酮类化合物;当催化剂为三氟醋酸钾时,氯苯为溶剂,相同原料得到咪唑并吡啶产物.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并拓展了反应的底物.  相似文献   

17.
CuCN与具有同分异构的柔性氮杂环配体1,1'-(1,2-ethanediyl)bis-1H-benzotriazole(ebbt)和1,2'-(1,2-ethanediyl)bis-1H-benzotriazole(ebbt')在溶剂热条件下反应,得到了两个结构新颖的配位聚合物[(Cu CN)4(ebbt)]n(1)和[(CuCN)4(ebbt')]n(2)。通过实验可得,配体的空间结构及连结方式对产物的结构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而反应的配比及温度等条件并未起到决定性作用。所得配合物通过红外、元素分析等手段进行了表征,其结构由X射线单晶衍射得到了进一步证实。在化合物1中,一维[CuCN]n链之间通过ebbt配体相连,形成一个二维平面结构,面与面之间继续通过ebbt配体桥连,最终形成一个三维网格状结构;而在化合物2中,每个金属有机大环[Cu6(μ-CN)4(ebbt')2]单元之间通过[Cu3(μ-CN)2]相连最终形成一个二维折叠型网格状结构。  相似文献   

18.
4.4 直线 y=-a 上移:x_1、x_2值域的揭示在上述讨论中,我们始终没有指出 x_1、x_2的值域,在解法1、2中还有意回避值域以节约书写,可能直接看图形还会以为 x_1∈(-2,0],x_2∈[0,1)(必要不充分).为了对图形动态变化的概貌有较准确的把握,也为了分析文[3]的方便(文[3]实际上已通过求导数的方法确定了 x_1、x_2的值域),我们来讨论 x_1、x_2的值域,但从几何的角度来提出问题:直线 y=-a 上移有限制吗?(1)直线 y=-a 上移有极限位置.文[2]为我们提供的、直线 y=-a 下移的情境,有助于理解1-x_2的最大值,我们指出,图形更深刻  相似文献   

19.
以D-葡萄糖为起始原料,经4步反应,合成了2种氮杂环卡宾吡啶配位钯络合物[1-(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3-甲基-咪唑啉-2-亚基-溴化钯(II)-吡啶和1-(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3-正丁基-咪唑啉-2-亚基-溴化钯(II)-吡啶].这两种结构新颖的钯络合物,在水溶液中能够快速催化Suzuki偶联反应,仅使用0.05 mol%催化剂用量,就能取得优异的收率.  相似文献   

20.
设等差数列 {an}是以a1 为首项 ,以d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其前n项和记作Sn =S(n) .结论 1 若a1 >0 ,且d <0 ,则其数列前n项和有最大值Sn(max) =S( -a1 d) =S( 1-a1 d)=a1 2d(d-a1 ) ,( -a1 d ∈N )或Sn(max) =S( [-a1 d] +1) ,(其中 ,a1 d ∈R+ ,取n=[-a1 d] +1.[x]表示不大于X的整数部分 )证明 :∵a1 >0 ,d<0 ,∴数列 {an}前n项和Sn =S(n)必有最大值 .∴a1 ≥ 0且an+ 1 ≤ 0 ,即a1 +(n-1)d≥ 0且a1 +nd ≤ 0 ,解得n ≤ 1-a1 d 且n ≥-a1 d.讨论 :( 1)当 a1 d ∈N 时 ,则Sn(max) =S( -a1 d)=( -a1 d) +( -a1 d) ( -a1 d -1)2 d=a1 (d-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