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认为西藏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和实现社会经济多元目标,其重点和难点都在农牧区,当前应努力改善农牧区教育,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举措,从提高农牧民素质入手,改变、影响农牧民生存条件,提高农牧民生活质量,消除农牧民的经济贫困、健康贫困、生活设施贫困。本文在分析当前农牧民素质对农牧区经济发展影响,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西藏是以农牧业经济为主的地区,广大农牧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改善是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局势长治久安的关键。而如何提高农牧民生产生活水平,促进农牧民增收归根到底就是要结合我区实际,适应三次产业结构发展,合理引导劳动力流向,为广大农牧民建立良好的创业和就业环境,努力从各方面提高农牧民收入。  相似文献   

3.
"三包"政策在西藏实施30年来,加快了农牧区义务教育普及步伐,对提高农牧民科学文化素质,减轻农牧民经济负担,维护农牧区社会稳定等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文章分析了西藏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现状并未改变、农牧区中小学教师队伍数量不足且质量不高、基础教育质量差等问题,提出了推动西藏基础教育均等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贫困的代际传递是导致西藏农牧区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西藏农牧区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中,文章分析影响西藏农牧区贫困代际传递的因素主要有:资源匮乏,生产条件落后,社会发育程度低,家庭规模大,人力资本积累程度较低,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存在等。根据分析结果,提出解决西藏农牧区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农牧业经济是阿里国民经济的支柱和主导产业,是农牧民生产生活的主要来源,实践证明没有农牧业的发展和农牧区的稳定,就没有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没有农牧区的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社会局势的长治久安。本文浅谈了阿里农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存在问题及积极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依据西藏农牧区6县入户调查资料,对制约西藏农牧民外出务工的因素进行分析,揭示农牧民想而未能外出务工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缺乏劳动力是农牧民想而未能外出家庭原因中的最重要因素;找工作难、语言不通等因素是西藏农牧民外出务工现实障碍;家庭依赖与宗教依赖体现了农牧民对农牧业生产的黏性和对宗教信仰的诉求,而对宗教信仰的诉求也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7.
文章结合西藏自然条件、交通状况、物流市场,对农牧区物流体系的环境进行了分析;进而对西藏农牧区物流发展展开SWOT分析,明确其物流体系构建具备物流需求旺盛和地缘优势,运输系统能力不足和内部物流企业水平低的劣势,在物流大发展的机遇下主要面临恶劣气候和地质灾害的威胁。进而运用SPSS软件对2018年农牧区物流需求进行分析和预测,影响西藏农牧区物流需求的主要因素有农业机械总动力、进出口贸易额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这三个因子,西藏农牧区物流业将呈现出持续增长的局面。最后结合农牧区的实际情况从物流主体构建、物流信息平台构建、物流技术平台构建、物流网络构建四个方面完成西藏农牧区物流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文章针对西藏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问题,运用比较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对农牧民就业创业展开了详细的分析,主要探究农牧民的创业就业条件以及在哪些行业具有创业就业的优势和劣势。西藏农牧民创业就业的总体情况是: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乡村劳动力比重较低,其中从事建筑业、其他非农行业的人员占大多数;农牧民自身创业能力素质一般,创业心理素质一般;在第一产业的生产领域创业很少。  相似文献   

9.
美塔措姆 《西藏科技》2005,(11):23-25,34
本文论述了新时期大力发展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促进农牧民增收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客观分析了当前西藏农牧民增收的现状、特征和制约增收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以集约化经营,调整产业结构,突出发展畜牧业、特色产业、乡镇企业和优化劳动力就业结构为主要途径的六大战略转移对策。旨在为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推动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随着内蒙古农牧区经济的发展,农牧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1997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80-19元,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05-00元;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44-86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54-73元。收入的增加使得农牧民的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农牧区消费品的数量增加、质量提高,消费关系日益复杂。农牧民消费也不仅仅是农牧民的家庭行为,而是一个关系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1 农牧民消费结构变化特征1997年内蒙古农牧民生活费用总支出为1559-59元,是1993年69…  相似文献   

11.
西藏是全国唯一不通铁路的地区,青藏铁路的建成将填补我国西部铁路网中的空白,形成北京—兰州—拉萨的运输大动脉,成为西藏与内地联系的重要交通通道,将为西藏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供原动力。一青藏铁路建成运营后,应利用这一运量大、运价低的运输大动脉,充分发挥西藏自有的特色和优势,全面加快农牧业、旅游业、矿产采选业、藏医药制造业等产业的发展1 调整农牧区产业结构,加大特色农牧产品开发利用力度,推进特色农牧业加快发展,努力增加农牧民收入经过40多年的发展,西藏农牧区温饱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但由于西藏农牧区经济结构相…  相似文献   

12.
《西藏科技》2007,(11):F0002-F0002
西藏发展绿色能源对西藏调整能源结构、改善环境有特别意义。能源消费对西藏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农牧民以畜粪、柴薪等生物质能消费为主带来的影响。西藏农村人口占全自治区总人口的85%以上,西藏农村能源消费中薪柴和畜粪各占30%左右,草皮占10%以上,水电和太阳能不足10%。农牧区绝大多数属于干旱少雨的高原大陆性气候,森林覆盖率低,森林面积少,产业结构不合理,很多地方能源供应不足,农牧民过度采挖灌丛、灌木和草皮,  相似文献   

13.
马金英 《西藏科技》2011,(12):46-48
西藏畜牧业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畜牧业在西藏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西藏科技》2009,(5):F0003-F0003
加快农牧区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交通系统服务好”三农”工作、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也是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条件。西藏交通部门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结合西藏农牧区交通落后现状,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抓紧抓好农村公路建设,  相似文献   

15.
周联贵 《西藏科技》2010,(12):30-32
2007年西藏城镇居民、农牧民恩格尔系数以及各地区城镇居民、农牧民人均收入状况反映出西藏城镇居民、农牧民生活水平整体上远远低于全国城镇、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同时西藏城镇之间、城镇与农牧区之间人民生活水平差距悬殊大。文章对西藏地区人民生活水平整体不高、城镇与农牧区之间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由于推动科技与成果转化和科技推广工作的力度不够,西藏蔬菜新优特品种的种植规模还十分有限,蔬菜生产的效益水平整体不高,但是,随着西藏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化,蔬菜花色品种将越来越丰富,优质品种将层出不穷,为加快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步伐,有效提高我区蔬菜生产的科技含量和生产效益,促进农牧业产业结构、农牧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牧民收入,现将我所近年来筛选出的主要蔬菜新品种及其栽培技术进行归纳总结,以指导生产,加快西藏蔬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西藏农牧民住户的能源资源和燃料资源主要有水力、地热、太阳能、风力、秸秆、薪柴、畜粪和煤炭等。西藏农牧民能源供应因能源在区域上分布不均匀、开发条件差、优质能源较少、能源供给困难和能源总体开发利用程度较低等因素的制约,使农牧民群众的日常能源供给仍以传统燃料为主,尤其是西藏农牧区燃料短缺、能源匮乏,农牧民群众一直以薪柴、牛粪等生物质能源作为燃料。  相似文献   

18.
科普信息化是推动科普创新发展的深刻变革。在西藏,由于交通不便,信息化程度低等原因,广大农牧民的科学文化素养普遍较低,他们是科普工作的重点。文章以西藏日喀则、林芝、山南等地科普信息化建设情况为依据,分析了西藏农牧区科普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有效提升农牧科技信息化能力和农牧民科普素养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对西藏而言,农牧业是西藏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构建西藏和谐社会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力发展西藏农牧业经济,是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改善农牧民生活环境的一种重要经济增长模式。  相似文献   

20.
西藏农牧区人力资源开发是农牧区经济建设和发展的人才基础,对其开发现状进行探讨有利于不断寻找差距,提高当地人力资源开发的水平。本文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西藏农牧区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实际出发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