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卫刚 《科技风》2014,(17):85-85
气象业作为我国信息产业的组成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各式各样的气象信息产品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农户所接收。气象灾害是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重要灾害,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造成农业生产的减产,气象部门正加大投资服务产品,为保障农业生产提供便利条件,如何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加全面的保障,是各地区气象部门共同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农业大国,一直以来农业都是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尤其是粮食作物,是人们得以生存的重要物质保障。开展农业生产活动主要就是为了确保农作物产量,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但是农业活动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很多因素的音响,尤其是来自气象灾害的破坏面积与程度更严重,会造成农作物产量的波动,需要在生产中有针对性的做好相应的防御与治理措施。本文主要从农业气象灾害的相关概念出发,分析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探究如何有效减轻其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是我国的支柱型产业,农业生产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粮食作物,是人们得以生存的前提保障,农业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我国的国民经济与人们的利益。因此,农业生产的主要任务就是保障作物产量,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但是由于我国农业作物生产过程中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农作物的产量会有所起伏。这其中,自然因素对其产量的影响最为严重。气象灾害,是不可抗因素,农业工作者只有积极采取措施进行防御和治理,才能最大的限度的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这样才能确保农业产值的稳步提高,在为农业经济创收的同时,也提高了国民经济收益。文章分析了气象灾害对作物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4.
我国不仅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在不断严峻的环境条件和气候状况的影响下,农业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越来越频繁,给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害也越来越严重。为确保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保障农民收入,必须有效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的预报和防御工作。就农业气象灾害的预报及方法作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球变暖,气象灾害发生频率越来越高,气象灾害的发生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需要加强气象灾害研究,更好的提升气象灾害预测预警服务能力,更好的对人们的生命财产进行保障,促进我国经济更好的发展。本文主要对我国气象灾害的现状和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主要措施进行了阐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20,(1)
气象灾害是造成生命财产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其呈现出多重原因性、不可预期性、社会放大化和突发性的特点,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巨大损失。根据九江气象部门提供数据来看,近十年来,九江市每年都出现了不同程度和多种类的气象灾害,发生频繁、覆盖面广,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因此,有必要对气象灾害风险管理进行深入研究,意义重要且深远。  相似文献   

7.
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在农业气象服务中的应用可以起到对农业气象灾害的防范作用,给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开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有效保障了广大农民的经济利益,因此做好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工作至关重要。赤峰市气象局自2017年实施中心气象台的改革后,旗县气象局主要气象服务工作就是短临预报和预警发布,本文将探讨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在农业气象服务中的应用意义和具体策略,以期能够大幅度提高气象预报的精准性,最大程度的降低农业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从而为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浅谈农业气象灾害影响评估及防御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农业大国,我国的农业安全问题不容忽视。然而,由于我国各地气候条件各异,并且每年气象条件的变化剧烈,因此,易诱发农业气象灾害,不利于农业生产的正常开展与粮食安全。本文结合陕西省汉中市农业生产的现况,首先分析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接着探索有效地农业气象灾害的防御技术与手段。  相似文献   

9.
气候作为一种资源对于人类生产和生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有时大气的异常变化对人类生命财产以及农业生产等造成了直接或间接的损害,这就是所谓的气象灾害。我国幅员辽阔又是一个农业大国,而农业生产本身受到自然规律的严格制约,因此对于各种气象灾害的研究必将会成为今后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根据气象灾害的特点及对农业的影响进行浅谈。  相似文献   

10.
浅谈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创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省地处长江中游,主要气象灾害为暴雨、干旱、强对流及其衍生灾害,其特征是危害大、灾情重,时空分布不均、发生频率高、持续时间长等。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气象灾害频发造成国民经济损失逐年增加,更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研究应对气象灾害防御对保障经济快速发展和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类及特点的基础上,以基层气象服务为着眼点,分析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邹茂林  阳文亮  阳艳 《科技风》2014,(13):234-234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农业发展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目前,我国对于农业气象灾害的评估,一般情况下就是进行作物模型评估、综合模型评估以及灾害风险评估等多种方面评估。对于农业气象灾害的评估和研究吸引了大量学者的目光,因此在农业气象灾害评估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本文就农业气象灾害评估中存在的作物模型评估的运用差以及在评估中所受到的限制进行讨论和分析,并对其今后多元化的发展的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
气象灾害指的是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造成不利影响的,对社会的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后果的损失,气象灾害时自然灾害中常见的一种破坏力最大、发生频率最多、造成的损失最严重的灾害,也是影响人类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近年来发生的气象灾害占自然灾害的四分之三以上,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因为气象灾害引起的经济损失也越来越巨大,严重制约着人类的生存和生产。所以,对气象灾害的地理特征充分了解,掌握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做好灾害的预防工作对电网的运行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推进新时期农村改革对气象工作的实际需求,增强农村防御气象灾害、发现现代农业的目标,强化农业气象服务能力的建设尤为重要。文中以肥西县气象服务发展现状为研究依据,介绍了增强农业气象服务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气象雷达技术在防灾减灾中有着十分重要的运用,通过雷达技术来测量相关的灾害信息,从而让人们更好地做好预防措施,降低灾害给人们带来的影响和损失,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气象雷达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其预测速度和准确度也在不断地上升。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16,(10)
气象环境与公路交通安全是密切相关的,许多交通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恶劣天气造成的,因此加强对气象研究预报,有利于保障公路交通安全。本文从影响滨州公路交通安全运行的大雾、冰雪、降雨等气象灾害出发,分析了其危害程度,提出了保障交通运输安全应采取的必要措施,对于确保交通安全和道路畅通,保障健康生活正常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西藏日喀则市主要农区粮食作物(包括油菜)产量的气象灾害风险,以便为农业生产提供防御措施,在辨识对日喀则市青稞、油菜产量影响较大的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要素和风险源的基础上,通过构造灾度函数,运用EOF和概率等分析方法,对该地区农作物(青稞、油菜)生产中的3种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冰雹的发生规律及其对青稞产量的定量影响程度与风险概率进行评估研究,最后给出日喀则市主要农区粮食产量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结果表明:干旱、洪涝和冰雹,对日喀则市农业生产危害极大,往往造成大范围、大幅度的歉收减产。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17,(26)
目前,各类气象灾害给我国农业的发展带来了十分巨大的经济损失。如何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的检测、预测,将农业气象灾害降低到最低水平,是农业气象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1981-2010年的气象资料详细阐述密山市农业气象灾害的发生特点,并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水平,提出合理的防御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一个气象灾害频发的国家,气象为农业服务一直是气象工作的首要任务。气象与农业、农村、农民关系密切,农村是气象工作最广阔的领域,农民是气象服务最广大的对象,气象服务在生产中是不可以缺少的要素,是防灾减灾、趋利避害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气象部门在防台、防汛、抗旱等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和人工影响局部天气的服务中效益显著,并在合理开发农业资源、依靠气象科技振兴农业、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各地的气候千差万别,农村仍然属于气象服务的边远地带和防御气象灾害的薄弱地区。  相似文献   

20.
探讨突发气象灾害事件中的应急物流与气象保障服务.在突发气象灾害事件中,应急物流和气象保障服务是相辅相成的.灾害爆发时,应急物流首先要为现场应急气象服务提供必要的物流支持,以保证应急气象服务的及时开展;气象部门应急气象服务的及时开展,反过来又可以保障灾害救援中应急物流能够快速、顺利的开展,以保障防灾、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鉴于气象应急服务在应急物流中的重要性,我们应当加强应急物流的气象保障服务研究,以促进应急物流体系的完善,提高我国灾害救援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