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MODIS的西藏高原土地覆盖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嵌的MODIS遥感图像,用最大似然估计分类器对西藏高原的土地覆盖类型进行了分类,并采用西藏高原数字高程模型(DEM)对MODIS分类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改进,最后分别用混淆矩阵和图集中西藏高原植被分类汇总面积对MODIS土地覆盖分类结果进行了分类精度评价。结果表明:①MODIS遥感图像能够有效地分类出西藏高原的主要土地覆盖类型;②根据西藏高原植被的垂直带性分布特点,由DEM改进的MODIS土地覆盖分类精度明显提高,主要土地覆盖类型的面积绝对误差都小于2%,其中,河流与湖泊、森林、高寒荒漠、作物和山地草原的绝对误差都在1%以下;③混淆矩阵分析的平均分类精度为87.68%。  相似文献   

2.
受沙化区域影响的脆弱区域是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减贫发展的难点与重点。文章梳理了我国沙化土地防治利用方式和节水措施,指出了沙化区域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原始沙地,缺乏沙化土地整治利用背景下新造土地的节水研究。以榆林市沙化土地整治与区域农业发展实践为例,阐述了水资源约束区域,利用红黏土对沙化土地进行结构化整治,增强土壤持水性和保水性;结合种植模式优选和现代灌溉技术,测定了玉米、大豆和马铃薯生长季的灌水量分别节约41.72%—61.49%、25.57%—34.43%和63.92%—70.05%,实现了水资源缺乏区域的水土资源耦合与高效利用。从区域现代农业发展、人地系统协调、生态文明建设、适宜性评价等方面展望了水资源约束下的沙化土地整治与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在山东禹城沙河地区所进行的风沙化土地开发性应用研究为基础,从基质、气候、人为不合理利用3方面分析了风沙化土地的形成条件,对沙害防治途径及综合治理配套技术做了探讨,以期在黄淮海平原同类地区得到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龙羊峡水电站是黄河上游目前最大的水电站.本文概述了龙羊峡库区周围沙化现状及其对库区的影响,分析了沙化的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沙化土地治理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着重对下辽河平原的土地沙化类型进行了成因分析,并结合其成因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几个方面分析了扎鲁特旗土地沙化的成因和危害,以期为更好的控制沙化蔓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几个方面分析了扎鲁特旗土地沙化的成因和危害,以期为更好的控制沙化蔓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对于避免规划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和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有着重要性的战略意义。基于生态安全来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充分体现土地利用规划格局影响生态学过程的作用机制。本文以农牧交错带的典型区域—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及其评价方法,并基于GIS对研究区进行了土地利用规划前后的环境影响评价,得出如下主要结果:①土地利用规划前(2000年期间),研究区有一半以上的总面积处于土地沙化和土壤侵蚀的危害,中西部地区的土壤侵蚀和东部地区的土地沙化依然严重,需要采取严格的水土保持和防止沙化措施;②土地利用规划方案实施调整后,研究区平均生态安全指数为4.13,处于生态较安全等级。研究区内没有生态不安全区和生态极不安全区分布;③评价结果能反映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环境影响的空间特征,说明构建的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与评价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水土资源的不断匮乏及生态系统的退化,导致了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自然灾害的加剧及土地生产力的下降,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快水土保持中生态修复研究,加快生态修复速度,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基于此,对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特点与原则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的生态安全评价方法初探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对于避免规划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和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有着重要性的战略意义.基于生态安全来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充分体现土地利用规划格局影响生态学过程的作用机制.本文以农牧交错带的典型区域-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及其评价方法,并基于GIS对研究区进行了土地利用规划前后的环境影响评价,得出如下主要结果:①土地利用规划前(2000年期间),研究区有一半以上的总面积处于土地沙化和土壤侵蚀的危害,中西部地区的土壤侵蚀和东部地区的土地沙化依然严重,需要采取严格的水土保持和防止沙化措施;②土地利用规划方案实施调整后,研究区平均生态安全指数为4.13,处于生态较安全等级.研究区内没有生态不安全区和生态极不安全区分布;③评价结果能反映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环境影响的空间特征,说明构建的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与评价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西藏沙漠化研究进展与未来防沙治沙思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藏土地沙漠化研究是我国荒漠化研究的重要领域,近30年西藏土地沙漠化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文章摸清了西藏土地沙漠化现状、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子,创立了包括高寒区沙漠化土地分类分级指标体系、地质-历史时期沙漠化演化过程、河谷风沙地貌特征等的西藏高原土地沙漠化研究理论体系,建立了高原特色的西藏土地沙漠化防治技术与对策,并基于西藏土地沙漠化现状、趋势及防治成效提出了未来西藏防沙治沙的思路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土地沙化是全球关注的一个重大课题,我国的土地沙化问题十分严重,特别是西藏自治区雅江中游地区土地沙化形势更加严峻。该文从我区生态环境建设、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及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用大量的事实和列举的数据分析论证了我区雅江中游地区的土地沙漠化的现状和对经济发展造成的危害及潜在的危机,以警示全社会重视,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防治的意见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正>土地沙化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焦点,土地沙化的治理是当今迫切要解决的问题之一。随着人们不合理开发,开采,以及自然因素干旱,土地沙化区域逐步加大,速度也越来越快,人类面临的问题,如何保护植被,防止沙化。治沙一直是国家关注的焦点,重点。我们要不断地科学地进行沙化治理。  相似文献   

14.
<正>point本文根据局部区域土地沙化的特点,结合传染病模型的理论,建立了沙漠扩散模型,详细分析了数学模型,得出了阈值定理,从理论上分析了阈值的变化与沙化面积最大值的关系,通过增加隔离项措施,对模型进行了改进.在假设的条件下,提出的模型符合局部区域沙化的特点,分析得到的结论对预防沙化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是西部地区最突出的环境问题,而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的重要原因就是毁林毁草开荒,陡坡种植。为此,国家把退耕还林还草,建设生态县、生态村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甘肃省临洮县1999年被列为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综合治理项目实施县和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县后,抓住机遇,实施生态县建设战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华社2008年11月25日刊发的一则消息:我国是世界土地沙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沙化土地占国土面积的18.1%,我国每年因沙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已影响到近4亿人口的生产和生活.导致沙化的根本原因是缺水,治理沙化的根本之策也在水.  相似文献   

17.
阿尔乡与内蒙古科左后旗相毗邻,是科尔沁沙地南缘的一部分。随着人类过度的放牧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土地沙化现象愈演愈烈,围栏封育以其投资少,易实施的特点成为治理沙化现象的主要措施。本文以阿尔乡围封的沙化土地为研究区域,运用恢复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和土壤学等多学科理论,通过野外调查、室内试验及数据统计分析等多种手段,运用综合指数法对生态恢复潜力进行综合评价,证实了围栏封育对阿尔乡沙化区域的生态恢复效应显著,揭示了围栏封育对该区域生态恢复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根据我国土地沙化面积逐年增长和沙尘暴现象日趋频繁的具体情况,分析了沙尘暴的形成原因和危害。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西藏高原引种西洋参的基本情况,包括研究所采用的材料及试验方法,及一整套规范化栽培技术措施,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分析。经过5年的研究实践证明:西藏高原栽培西洋参可获得成功。从而展示了西藏高原藏东南山区发展西洋参的良好前景。在主要技术措施中,防止和减轻病害的发生是一大关键。  相似文献   

20.
根据我国土地沙化面积逐年增长和沙尘暴现象日趋频繁的具体情况,分析了沙尘暴的形成原因和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