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物通讯是十分重要的写作形式,把人物写好了,能够起到非常感人的效果,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前进。因此,我们的报刊始终重视宣传先进人物,注意采写好、报道好先进人物的人物通讯,记者、通讯员要把宣传好先进人物、写好先进人物,作为自己的光荣职责,这是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工作。(一)以往对写好人物通讯,新闻院校的教授曾经强调要写出人物的三个矛盾,即人物与自然的矛盾、特定人物之间的矛盾、人物自身思想上的矛盾。那么,在改革开放、与时俱进的今天,笔者认为人物通讯写作有了新的要求,这就是要选好典型。新时期的人物要…  相似文献   

2.
人物通讯采写中,人格美是确定采访对象是否值得报道的首要因素:真实美是人物通讯采写中美学特质的核心.这是选择确定人物通讯采访对象的两个必备的美学特质。但是,在某种意义上人格美与真实美的契合就是要求记去真实地写一个好人.显而易见,在这个层次上很难写出能产生广泛、强烈共鸣的人物报道.因为人格美和真实美在现实中很容易达到,也是采访的基本要求,人物报道应该具有更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人物新闻是媒体上常见的重要报道形式。在10多年的新闻采访中,我采写过的一些人物专访,至今仍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如何做好人物专访,我觉得应注意熟悉采访对象、表现人物个性、掌握报道分寸、展示个体风格等几个方面,下面笔者就这几方面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核心提示:如果把人物通讯的采写对象归类一下,大体有英模人物、先进人物、知名人物、反面人物等几大类。而兼具"同乡、骄子、荣耀、励志"关键词的采访对象,就有点儿难以归行入类了。可是,这类人物正越来越多地走上地方报纸版面和电视屏幕。励志类人物,就是许多省、市媒体笔下的堪称骄子的故乡人。他们中有专家学者、技术权威、行业领导、军队将领,也有商界精英、知名演员、体育明星、海外游子等。在这类人身上,既具有拼搏进取  相似文献   

5.
广播人物报道是广播媒体经常采用的一种宣传报道形式,借助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访谈等写作手法和同期声、电话连线、音响等技术手段,在塑造人物方面声情并茂、生动活泼、富有感召力,倍受听众青睐。笔者从事广播人物报道的采写已有多年,在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要想采写出优秀的广播人物报道,就需要深入采访,精心提炼,细心制作,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全面展示人物风采。  相似文献   

6.
写人物通讯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想写好却不容易。笔认为在采写过程中,“第三”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这里的“第三”是指熟悉主人公的其他人。在人物通讯写作时,要注重以他们的语言和视角来介绍和评价主人公。在人物通讯的采写过程中,“第三”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人物专访是指对采访对象进行专题性访问的纪实性的一种报道,是读者比较喜欢也容易接受的报道形式。现在各地市级报纸都有专栏来刊发人物专访稿件,其目的是为了增强报纸的可读性,吸引读者的眼球,提升报纸的魅力,也是为了突出人物专访在报纸组成中的重要地位。这就要求我们采写记者要提高自身能力,提升业务水平。本文通过四方面来分析如何进行人物专访。  相似文献   

8.
李波  肖莉 《记者摇篮》2004,(9):41-41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典型人物报道出来.往往能鼓舞一条战线、一个地区,甚至全国。可以说,宣传先进人物是记者的一项光荣职责。如今,受众的“口味”越来越高.要想得到受众的认可,真正地感动受众。就必须摆脱“高、大、全,一好百好、人为拔高”的写法,就要避免让先进人物满口的“豪言壮语”,不尽人情,高高在上.而是要让人物丰满起来,“平常”起来,让人物走近受众。  相似文献   

9.
人物报道是每个记者都要面对的。相对于日常新闻事件的采访而言,人物报道,是就某个新闻事件中新闻人物本身展开的专题报道。如何能采写出既精彩又感人的人物通讯来,有典型地选材、有挖掘性地采访、有深度地写作三个要素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0.
人物采访是指对具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人物进行的采访。作为新闻采访报道的重要内容之一,一篇好的人物采访报道,不仅可以让读者看到更多丰富多彩的人生,产生较好的情感共鸣,从中汲取精神力量,还有助于提升媒体的知名度,最大限度发挥新闻报道的社会价值。本文从多个角度入手,对如何做好人物采写工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长江日报》去年4月下旬刊发的人物通讯《为世界通信业划“跑道”》,去年11月5日获颁第13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获奖等级并不算高,但作为采写,我们还是感到自己的报道获得了专业人员的认可,并受到新闻采写方法的启发。  相似文献   

12.
人物专访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一种新闻体裁。这引起人们的兴趣。它兼有人物访问记、人物特写和人物通讯的性质,是把三融为一体的一种报道形式。笔墨春秋20年,我采写了300篇人物专访和人物通讯特写。这些人物中,既有省会名流,又有在省会驻足的国内外新闻人物。现将采写过程中的两点体会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13.
人物通讯,作为报纸大观园中的一朵奇葩,近年来越开越娇艳了。特别是随着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等节目的推出,全国各地报纸特别是都市类、晚报类、副刊类报纸也相继推出相似的栏目,一大批英雄、模范、先进人物乃至普通老百姓活跃在报纸版面上。这些通讯报道弘扬了社会正气,拉近了报纸与读者的距离,起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但是瑕不掩瑜,随着报纸上人物通讯出现频率高了,采写短平快了,个别人物通讯也难免出现瑕疵。要使人物通讯更加生动感人,必须注重“三要三忌”。  相似文献   

14.
我写劳模     
如果有人问我:你当记者最受采写什么样的新闻?我会不加思索地告诉他:采写劳模。我做新闻工作近二十年,曾经采编报道了三四百个劳模先进人物,直接采写的就有几十个,其中著名的有潘星兰、余国印、郭和平、邬宏胜、蒋再英、王涛等。从1991年起,我连续八年编辑湖北电台报道劳模的“主人翁风采”专题,每年编辑播发三四十个劳模的新闻。为什么这样热衷报道劳模?这一方面是因为我一直跑工交财贸战线,客观上有较多的采访劳模的机会,而更主要的则是劳模本身吸引我,促使我要报道他们。 劳动模范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优秀分子,是时代的精…  相似文献   

15.
徐文君 《大观周刊》2012,(35):163-163
先进人物心灵优美、积极向上,通过新闻报道将他们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受众面前,既能引起共鸣,又能催人奋进,引导社会健康发展。然而,一些媒体的先进人物报道手法古板,文风生硬,人物“神像般”,拉开了与受众的距离,  相似文献   

16.
人物通讯有时也叫人物特写,它以先进人物为报道对象,反映一个时期的时代特点和社会风貌,优秀的人物通讯在传播先进模范事迹、弘扬时代精神上一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把人物通讯写好,传达出让人感动的精神力量,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善于挖掘先进人物身上的人性之美。仁者爱人,先进人物之所以受人尊重,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  相似文献   

17.
在新闻记录历史的进程中,人物报道作为新闻报道中最常见、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意义和作用重大。由于改革浪潮和平民化思潮的冲击,曾经高度集中统一的政治和媒体格局有所转变,传统的典型人物报道越来越难以像以前一样产生轰动效应。与此同时,非典型人物报道愈来愈被重视。《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中的人物通讯作为非典型人物通讯的代表之一,以其用精彩故事承载人物、突出表现人物个性、在场景中刻画人物等写作手法,在社会转型期的剧烈变化中,通过普通百姓"不普通"的命运来反映人性的真善美及社会变迁,赢得了受众的青睐和赞誉。作为长期供职于《中国青年报》的一名记者,笔者长期学习和研究《冰点周刊》的人物通讯,并在编辑指导下采写了一些人物通讯。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学习体会和采写感悟,浅谈非典型人物通讯的写作技巧。  相似文献   

18.
能不能写出让读者心头一热的社会新闻人物,这是从事党报社会新闻采写的难点。社会新闻人物报道也就是常说的人物通讯,是社会新闻最常见的报道方式,每天都见诸报端,字数一般在1000字至1200字,在采写这样的千字文中,如何挖掘出人物的一二件让读者心头一热的事件,打动广大读者,引起读者的共鸣又同时是个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丁莉 《视听界》2000,(2):36-36
人物专访,顾名思义,是对某一人物或人物的某一方面进行专门的采访和介绍。它和一般意义上的人物通讯有较多的共同点,但它比起新闻来能更详细、更生动地报道新闻人物;写作上较通讯更为灵活、自由,因此近年来受到各类报刊的重视,同时也受到读者的欢迎。在长期的采编实践中,如何针对广播电视报的特点采写人物专访,我的体会是: 一、专访要“专”自1983年开始,江苏广播电视报开辟“本报专访”  相似文献   

20.
正人物通讯是常见的新闻载体,它以塑造人物为目的。它展现了各种英雄、模范、先进人物乃至普通百姓的风采,弘扬了社会正气,能够起到很好的社会效果。那么,到底如何才能写好人物通讯呢?列宁曾说,"要用生活中的生动的具体事例和典型来教育群众",作为媒体记者,采写人物通讯也正是如此,要抓住人物的特点,反映他们的精神,从而将这种正能量传递给读者、社会,共同建造和谐社会。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