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朱影 《黑龙江档案》2012,(4):126-126
电子文件风险管理是指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指导电子文件的管理,即对电子文件管理所面临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处置风险,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风险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在对电子文件风险管理进行理性定位的基础上,分析了电子文件管理风险的成因,并对电子文件风险管理的现实效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从计算机系统和电子文件本身特性带来的风险两方面分析了电子文件风险管理的必要性,接着深入论述了电子文件风险管理的可行性,最后基于电子文件的风险管理提出了一系列安全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4.
也谈电子文件的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电子文件时代的到来,电子文件管理问题引起了档案界以至全社会的关注。2003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中对电子文件的定义描述如下:指在数字设备及环境中生成,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文件。任何一个系统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电子文件管理系统也不例外。特别是电子文件赖以生存的环境要求带给其更多的风险,各种各样的风险会给电子文件的安全造成巨大威胁。如果不进行科学的风险管理,电子文件一旦被泄密或…  相似文献   

5.
论电子文件的风险管理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将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应用于电子文件管理领域,从电子文件管理风险的主要表现及其类型,产生这些风险的技术、制度层面的原因,以及实施风险管理的实践价值三个方面论证了电子文件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6.
近来,维基解密可谓引爆了史上最大的泄密事件。这起事件应该引起档案学者和档案工作者的注意,在日后更加重视电子文件的风险管理。笔者试图通过维基解密事件探讨电子文件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以及如何降低这种风险。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电子文件安全管理指导思想的演变过程进行梳理,根据思想根源、实践贯彻及主要影响等方面归纳为三个主要发展阶段,即实体安全为主、信息安全为辅的后端保护阶段,前端控制、全程保护的风险管理阶段,电子文件安全纳入国家信息安全战略的安全管理阶段。研究丰富了电子文件管理理论,为政府制定电子文件安全管理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电子文件数字代码结构易于变化、流动、受环境影响大的特点,决定了电子文件整个生命周期中风险遍布。本文探讨了通过风险计划、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风险监控构建电子文件风险管理体系,以确保电子文件的真实、完整、可读、保密等基本管理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回顾"维基解密"事件基础上,以风险管理的视角反思我国电子文件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政务建设不断深入,电子文件的数量日益庞大。根据《中国电子文件管理现状调查与分析报告》",目前,我国机构生成的电子文件数量占全部文件数量的72.7%。"由于自身的特点,电子文件从产生的那一天开始就时刻面临随时可能发生的风险。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我国信息安全管理国家标准《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GB/T20984-2007)、《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指南》(GB/Z24364-2009)将风险评估作为信息安全领域的一个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1.
宋扬 《山西档案》2021,(1):136-142
“平安中国”将信息数据保护纳入风险防范的内容之一,为电子档案风险管理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文章在解析平安中国内涵基础上,指出其对档案工作的现实意义,强调档案安全对于国家安全的重要作用,同时审视了电子档案在生成源头、流转过程、突发应急等环节的现有难题。为此,按照平安中国的治理框架,针对性地提出应对策略:加强全结构源头治理,强化电子档案风险事前控制;加强全周期动态治理,把风险管理嵌入各业务环节;加强全方位依法治理,善用法治思维推进风险规避;加强全要素智慧治理,运用数字技术赋能风险识别。  相似文献   

12.
对电子会计档案的法律地位和管理,新《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给予了肯定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为现实工作指明了方向。本文在探讨电子会计档案管理特征的基础上,分析目前电子会计档案管理中的主要困难,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立健全电子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和标准;强化电子会计档案的全程管理和前端控制,确保收集齐全;加强电子会计档案风险评估,建立安全机制;加强技术培训,使会计档案人员能跟上管理要求。  相似文献   

13.
孟荫 《兰台世界》2020,(4):73-76
将西方经济学中“替代品”的概念引入档案管理,通过分析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各自的特点,来理解档案“双套制”管理的成因及作用。再次说明档案的概念及其属性,分辨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之间存在的两种替代关系,总结“双套制”存在的问题和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最后提出解决“双套制”的对策是通过技术和制度控制风险,推行档案“单套制”管理。  相似文献   

14.
王炽 《兰台世界》2020,(2):92-94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档案的管理模式已由传统的纸质管理逐渐向电子信息化和数字化管理模式转变。相对于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电子档案管理模式在应用中能够有效地规避很多问题,作为档案信息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高校电子档案是非常重要的档案资源。在文章的介绍中主要是针对高校电子档案集中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希望可以为广大高校管理工作人员提供参考依据,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高效进行。  相似文献   

15.
单轨制模式下,建立电子档案库房、配备专门的电子档案库管员是档案长期保存业务顺利开展的关键。本文在分析电子档案长期保存面临的潜在风险和安全问题基础上,针对单轨制模式下电子档案的长期保存、过程管控和生态环境建设要求,从电子档案的可信存储、安全访问和规范使用三个维度,探究电子档案库房建设的技术平台和电子档案分库管理的存储模型,为电子档案的电子化可信管理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信息安全是电子档案管理的重要内容.作者在分析国内外运用区块链及相关技术建设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提出“联盟+公有”双区块链结构的电子档案安全管理系统,即以一条联盟区块链记录电子档案管理信息,另一条公有区块链记录电子档案使用信息.本文首先介绍了系统架构,该系统不仅可解决一个机构内的电子档案管理和使用中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许臻  颜祥林 《山西档案》2021,(1):173-180
为了揭示我国电子档案研究的主题分布,从电子档案管理流程视角切入,以电子档案相关研究文献为数据来源,对电子档案管理的信息技术环境、电子文件的归档管理、电子档案的管理与处置和电子档案的利用等四个研究主题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研究较多关注文件和档案管理系统功能设计、新型电子文件的归档可行性、单套制归档、存储、备份和关联利用的问题,但其基础设施、编目、著录、鉴定与销毁等研究问题受关注较少,同时,知识图谱等新兴技术在电子档案中的应用以及资源的社会化开发、交互推送服务等新型开发利用模式成为研究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18.
蔡学美 《档案学研究》2020,34(5):122-125
新修订的《档案法》提出了电子档案来源可靠、程序规范、要素合规的要求,这对推进电子档案规范管理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以我国法律对电子数据作为证据使用的要求和国家对电子公文要素的规定内容为依据,结合传统载体档案形成和管理的要求,分析提出电子档案要素构成,以期在实践和操作层面落实档案法关于电子档案合规管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黄建峰  戴敏  袁平 《档案学研究》2022,36(6):103-107
版式标准作为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管理流程中的基础性应用要求,在电子文件归档、封装固化以及电子档案的传输、存储、利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OFD标准在电子档案管理中的应用特性,总结了OFD标准在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管理流程中的基本功能:转换功能、容器功能和管理功能。在此基础上结合福建省档案馆应用实践经验,在具有福建特色的“三包两结构一体化”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规范管理模式中,创新应用OFD标准,阐述了OFD标准在“三包两结构一体化”电子档案规范管理模式中的基本应用环节、基本应用场景,以充分发挥OFD特性,满足新修订的《档案法》关于电子档案规范管理的要求,进一步推动电子文件单套归档与电子档案单套管理工作的落地见效。  相似文献   

20.
国家加快建设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导致档案部门的管理职能被蚕食,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管理机制与电子文件管理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在职责上叠加重复,确认了电子签名、电子印章、电子证照和电子档案与相应实物件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并首次明确了电子文件不再以纸质形式归档和移交。档案部门应当按照"一网通办"的要求修订和完善现有档案法规规章,重新审视档案部门工作职责,主动拓展档案信息资源采集范围,实现电子文件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在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层面上的重组与融合,不断提升电子文件管理相关软硬件设施的自主可控水平,加大对电子档案"四性"保障新方法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