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从教育角度,分析日本战后能迅速崛起的根本原因是重视教育。日本的三次教育改革,对推进教育现代化起了重要作用,发达的教育造就了大批人才,成为日本逐渐摆脱贫困、实现经济奇迹而进入高度发达、富裕社会的重要支柱。日本的例子对我们的启示是:(1)大力发展教育;(2)重视基础教育;(3)教育立法;(4)教育改革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2.
二战后日本政府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及时制定并实行了合理有效的产业政策,对日本的经济恢复和高速增长发挥了重大作用。日本的产业政策具有显特点,一是每一个阶段的政策目标都产生于一种不断更新的赶超压力;二是其产业政策是产业的重点扶植政策;三是产业政策的制定是各方利益主体共同参与决策的过程;四是产业政策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程序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日本政治右倾化的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优越的民族心理和侵略性的政治传统;二是战后美国对日本实施的绥靖政策;三是缺乏有效的国际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日本明治维新之所以获得成功,主要原因:一是顺应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潮流;二是有一个坚强的资产阶级化的下级武士集团的领导;三是注重将国家体制与经济体制的改革密切配合,并从一开始就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了对外开放;四是改革措施既吸收和借鉴了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又不死搬硬套别国的模式,而是符合于当时日本国情,具有创造性;五是在狠抓经济建设的同时加强了国家军事力量,严厉地打击了敢于反抗与破坏改革的敌对势力;六是及时地克服和纠正自己前进道路上所出现的工作失误和偏差。  相似文献   

5.
《日美防卫合作新指针》及其相关法案的实质是日本为重新走向军事大国、政治大国创立法律依据;其基础是日本的经济势力、军国主义的崛起、唯我独尊的国民心理、美国的远东政策;其危险趋势是日本再次军国主义化、日本再战、日本再败。  相似文献   

6.
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复活原因简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战后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始终德然存在。进入80年代,明显呈复活态势。究其根源:一是政治因素;二是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在于当年国际社会尤其是美国对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清算不彻底,使之得以残存;经济因素在于战后日本逃脱严厉的经济惩罚,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东山再起,为军国主义势力复活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7.
日本的文化与日本的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的文化与日本的教育李守福日本的民族文化是在日本所处的自然环境中,和在为这种自然环境所决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在前资本主义社会,各国的经济结构大体上可以分为农业经济、游牧经济、农牧混合经济三种类型。三种不同经济形态的社会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8.
冷战结束后,在复杂的国际国内背景下,日本政治日益保守化。其表现一是竭力突破日本和平宪法;二是加速军事大国化步伐;三是否认侵略历史。冷战后的日本政治保守化一方面对日本内政外交产生深刻影响;另一方面,严重伤害了毗邻诸国的感情,对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安全构成潜在的威胁,值得人们警惕。  相似文献   

9.
造成日本经济危机持久的原因是深层次、多方面的。本文从日本政府产业结构调整滞后和日本政府财政决策失误的必然恶果两大方面作了分析论证。认为日本政府未抓住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机遇期,“泡沫经济”的崩溃又阻断了产业结构的升级,而日本政府对经济体制改革又趋干保守,财政景气对策严重滞后,加之金融调节监管不利等诸多因素导致日本经济危机长达15年之久。至于2005年日本实现经济复苏的障碍,文章认为:日本金融改革和金融秩序重建任务艰巨;巨额财政负担沉重又制约了经济复苏;日本现行经济结构问题早已病入膏肓等是日本经济实现复苏的三大障碍。  相似文献   

10.
<正>日本当代著名作家三岛由纪夫(1925——1970)的创作是一种十分复杂的文学现象。从社会学角度看,三岛的小说是对战后日本社会的否定性反映;从文学角度看,它是向日本传统武士道精神的回归;从美学角度看,它宣扬的是所谓“殉教的美学”;而从心理学角度看,三岛的小说则表现了倒错、虐待、嗜血、趋亡等综合性的变态心理。正是这些变态心理的描写构成了三岛小说的基本内容。分析这些变态心理及其根源,是理解和阐释三岛小说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宋代武当文化乃是宋代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产物,因而它的形成与兴起反映了宋代文化发展与繁荣的轨迹。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哲学是以求善的政治哲学为主流。儒家的政治理想是大同社会。对于现存的社会状况,儒家政治哲学分两个状态:治世与乱世。治世的最高代表是盛世,盛世就是小康社会。盛世的经济、政治、社会风气都有特点,反映这些特点的文化就是盛世文化,对于当今中国要走向小康社会即盛世有参考价值。总结历代盛世,特别是汉唐盛世,意义重大。同时可以借鉴古代盛世的社会问题,解决现实的难题。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古代中央政府跟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西部藏区进行的茶马贸易对当时西部边疆的政治、经济、文化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明代是中国历史上茶马贸易最为繁荣的时期,而河州又是明代茶马贸易最为兴盛的地区。明代河州的茶马贸易繁荣为何能够繁荣起来?论文从河州特殊的地理位置,藏区对茶叶的需求,明廷抵御北元、羁縻西番的政策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宋代文学家庭有三百五十多个,在封建社会中的各朝各代中是最多的。文学家庭繁荣的原因不仅是宋代重文轻武的国策,还有家庭教育、科技、科举、社会交往、社会风俗、区域文化、商品经济、文学观念等,均对文学家庭的繁荣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初期上海城市娱乐体系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20世纪初期上海城市娱乐体系的类别构成,以及娱乐设施数量、体量和质量结构的演变趋势,揭示了上海城市娱乐发展的现代性特征,并阐述了30年代城市娱乐走向鼎盛时期的重要表征。而高度繁荣的城市娱乐生活对上海城市社会、经济和文化诸多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50-70年代日本经济达到了战后的空前繁荣,经过战前的孕育准备工作,50-70年代日本的私立大学也进入了繁荣时期。50-70年代日本私立大学的繁荣主要表现在学校数量和招生人数的膨胀、研究生院的建立、学术研究的繁荣、附属教育机构的健全以及“日本私立大学联盟”为首的私学团体的建立,这些构成了私立大学在日本经济繁荣时期不可抑制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对云南支柱产业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产业结构应保持三个时代的产业部门(兴旺部门、后备部门、衰退部门)。在云南经济高速增长20多年的背景下,如何将后备部门培植成兴旺部门,即建设新的支柱产业,是跨世纪的重大课题。本通过对烟草支柱产业建设的剖析,提出建设云南新支柱产业的道路选择;农工结合、科技支撑、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8.
经济的联系性是汉族古代经济生活的特征之一。这种中央集权制下的经济联系性主要表现为发达的交通网、繁荣的城市经济以及经济的不可分割性。  相似文献   

19.
唐代百戏杂技种类多样,表演技艺高超,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造就唐代杂技百戏艺术繁荣的原因主要有:经济的发展、政治的稳定、政治环境的宽松、统治者的倡导、对传统杂技百戏艺术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对外进行杂技百戏艺术交流。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的关系入手,指出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国若想强盛必须以科教兴国,重视发展高等教育,并从改革教育思想、改革教育体制、改革教学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国的高等教育如何为知识经济时代做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