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王策  张昊 《成才之路》2022,(5):16-18
在"双高计划"背景下,全国各高职院校都相继展开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成为高职教学改革的大势所趋.作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计算机思维的计算机类通识课程,如何有效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成为当前计算机类通识课程教学改革的热点.文章论述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特点,分析当前高职计算机类通识课程所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新媒体专业美育类通识课程"中西文化比较",既承担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任务,又是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如果以新媒体专业能力模块构建课程体系,打通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壁垒,从专业核心能力出发,将"中西文化比较"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支撑与展示平台,进行互通互融,从课程定位、教学目...  相似文献   

3.
博雅教育核心课程即通识课程,包括公共核心课程和5个课程系列,通识课程使学生成为人文素养与智力品质兼备的优秀学生.为有利于高职师范毕业生跨专业就业以及人文修养的提升,可在高职师范教育设置"听说读写技能类、文化与审美类、实证与数学推理类、社会认知类、组织管理类、创意与创新类"这六大类博雅教育核心课程.  相似文献   

4.
"翻转教学实施模型"和"知识颗粒切割"是翻转教学中的纲领性设计。基于高职学生不会认真完成翻转教学课前学习任务的假设,建立了含检验机制的课程翻转实施模型,明确了翻转教学课堂实施流程和需要建设的翻转教学资料种类,并采用层次结构对课程知识体系进行了颗粒切割。知识切割的层次结构,具有简单、可扩展和遵循认知负荷规律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杨柳青 《成才之路》2010,(31):71-72
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语言类课程普遍存在"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象。本文对高职院校计算机语言类课程教学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以期对广大高职院校教师的语言类课程教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网络学习平台,对计算机语言类通识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从课前自主学习、课中知识内化和课后巩固测评三个环节对混合式教学的实施进行分析和总结。本文的探索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明显改善了计算机语言类通识课程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学生计算机基础差异大、课时不足、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7.
技术批判理论下的高职教育通识课程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教育在专注于培育"技术人"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对意义和价值层面的审视.笔者从技术批判理论出发,揭示高职教育为什么要实施通识教育,通识教育在高职院校如何定位.同时,这也为构建高职教育通识课程的理论模式提供了新的视角.高职通识课程应建立平行式模块化通识课程架构,这种架构以专业技术为核心不断向外辐射,呈现出科技、伦理、人文等面向.  相似文献   

8.
高职通识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要加强通识课程教学改革,多维度提高通识课程教学质量.文章简述"双高计划"对高职院校通识课程教学改革提出的新要求,并从注重加强高职通识课程"课程思政"建设、灵活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有效的"课程思政"评价机制、注重高职通识课程的开发等几个方面,探讨"双高"建设背景下...  相似文献   

9.
自国家及教育部发布网络学习、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等文件以来,高职院校纷纷引入网络通识课程。网络通识课程的引入和应用情况成为高校、学者研究的关注点。本研究采用网络检索法和访谈法对山东省高职院校网络通识课程引入与应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发现:教务处是高职院校网络通识课程引入和管理的主要机构,引入的课程规模主要由院校实力决定,课程平台选择注重资源丰富、使用广泛;高职院校普遍会将网络通识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学习形式和考核方式多样化,但教学评价环节普遍缺失。最后,对高职院校网络通识课程引入和应用给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章结合翻转课堂与微课教学的特点,以高职"综合布线"课程为实践对象开展教学实践改革,构建基于翻转课堂的微课教学模式,利用微课网络平台,提高教学效果,为高职实训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计算机语言是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必修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难教难学的课程.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在计算机语言学习中的问题,并提出了高职院校计算机语言类课程教学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国内外大学通识教育及其课程开设的状况分析,根据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开设的特点,指出了目前高职通识教育课程存在的核心问题,进而研究了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一系列基于任务的通识教育课程,分析了课程的机制设计、存在问题和改进以及实施效果,给出了实现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核心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高职院校通识课程设置存在着对通识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定位不清晰,通识课程设置以公共必修课程为主、公共选修课程为点缀,课程结构缺乏整体设计等问题。高职院校应准确定位通识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找准通识课程目标;巩固和加强公共必修课程建设,打造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公共选修课程平台;构建科学合理的通识课程结构与体系等。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高校通识课程教学中存在教学效果不佳问题,引入"翻转课堂"理念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结合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微课和课程网站构建一种混合式教学模式,并以《跨文化交际》课程为例,进行了教学设计和实践,研究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有助于解决通识课程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推动高校课程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5.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引入能有效改善高等院校通识选修课的生存状态,促进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以《红楼梦》研读通识选修课为例,在全面分析翻转课堂整合于高等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通识教育选修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策略,以期为高等院校通识教育选修课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要在通识课程实践教学中培育高职学生人文精神,这种来自实践教学的通识教育比理论教学更直接、更形象、更持久。在通识课程实践教学中培育高职学生人文精神应从三方面入手:一是按照通识课程传统的实践教学形式开展通识课程实践教学活动;二是以"三下乡"活动为载体,开展通识课程实践教学活动;三是围绕专业实习实训开展通识课程实践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7.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8):180-184
通识课程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教学效果良莠不齐。针对通识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分析微信教育功能的基础上,探讨了微信引入通识课程教学的模式。以"化妆"通识课程为例设计了一个微信学习平台并加以应用,证明了该平台能够有效提高通识课程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相比,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知识传授和内化过程相互颠倒,可以有效提高学习主动性和课堂互动性。高校科技论文撰写指导课程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和实践性,因此其课堂授课和训练将面临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阐述了翻转课堂的概念与特征,针对高校科技论文撰写指导课程的特点及翻转课堂实施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该公选课程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并在中国矿业大学本科《科技论文撰写及投稿方法概论》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加以具体实践,以期为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识教育与新时代高职人才培养在目标内涵上具有一定程度的价值耦合与精神相契,但与普通高校通识教育相比,高职院校推行通识教育还刚刚起步,存在理念、制度、课程、教学等方面障碍。开展合乎新时代高职特色的通识教育应理念践行,体制破题,名校协同,加快通识教育"进度";通过课程推进,名师塑课,"三教"改革,提升通识课堂"效度";通过通识转型,翻转课堂,自主学习,深化通识育人"精度";通过环境优置,价值引领,浓郁文化,保持通识育人"温度"。  相似文献   

20.
博雅教育核心课程即通识课程,包括公共核心课程和5个课程系列,通识课程使学生成为人文素养与智力品质兼备的优秀学生。为有利于高职师范毕业生跨专业就业以及人文修养的提升,可在高职师范教育设置听说读写技能类、文化与审美类、实证与数学推理类、社会认知类、组织管理类、创意与创新类这六大类博雅教育核心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