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4年5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提出"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完善支持政策,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把职业教育的现代学徒制试点与实施上升为国家人力资源战略。《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职成[2014]9号)要求各地高度重视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加大支持,大胆探索,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和水平。2015年8月教育部公布了首批165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试点  相似文献   

2.
现代学徒制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协同育人,促进职业教育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机械运用技术专业是教育部批准的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经过两年多的试点建设,初步建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管理体系,建成"双师型"师资教学团队,开发校企合作的岗位—课程体...  相似文献   

3.
2014年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任务措施,提出"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如何开展试点,已成为目前职业教育研究的热门话题。笔者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具有现代学徒制特色的"3+2"循环工学人才培养模式与大家分享,希望为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的职业院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完善支持政策,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2014年8月25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标志着我国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进入了实质推进的阶段。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英国对传统学徒制进行了改革,大力推行"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培训项目,引导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培训,采用"工读交替"职业教学模式,校企联合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将传统学徒职业训练方式与现代学校职业教育相融合,较好地解决了学校职业教育与实际工作脱节的问题。研究英国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的特点,可以为推动我国政府、学校、行业协会及企业搭建职业教育合作平台,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2014年,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教学改革,课程体系尤其是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成为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中指出,"校企共同建设基于工作内容的专业课程和基于典型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提出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方法和途径。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联合有关企业,共同分析了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典型工作过程和工作内容,设计了8门专业课程,搭建了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现代学徒制下的专业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在这次对于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的会议上,李总理强调要"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鼓励中外合作"。职业学校开展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自此进入了国家政策的视野。2014年5月2日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  相似文献   

8.
在职业院校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是教育部大力推广的职业教育改革之举,但在文科类院校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非常困难.以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金融学院为例,从金融类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实践、主要创新及其经验推广价值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面对当前化工行业企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试点,依据试点企业岗位能力需求,校内专任教师与企业能工巧匠组成专业建设团队,明确人才培养规格,确定职业岗位工学结合课程,确定专业课程体系,共同开发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资源,形成共建、共培、共评、共赢的校企融合发展机制,形成"校企双轨六对接三段式一体化育人"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企业、家长及社会的广泛认可。  相似文献   

10.
2014年2月26日,国家总理主持召开国家常务会议,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进行了部署,明确提出了"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国家教育部门印发了《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对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提出了具体要求。现代学徒制应以现代教育科学为指导,以服务现代产业体系和学习者职业发展为目的,以系统培养为基本途径,以系统化的顶层设计和多方面的协同创新进行学徒制探索。  相似文献   

11.
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现代学徒制教育试点顺应了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无锡立信中专办学点依托"校企双制""八个共同"积极探索校企合作融通和共赢之路,为现代学徒制试点提供了校本方案。  相似文献   

12.
以阳江职业技术学院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为研究对象,结合现阶段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分析校企共同合作双向培养人才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针对优化校内老师工作成效、改变学生管理思路等方面进行探索,努力培养出符合专业就业要求的技能型和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现代学徒制人才。  相似文献   

13.
正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德、英、澳等西方经济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最重要的人才培养方式。2014年5月,我国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完善支持政策,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2014年9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文件),指出"建立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主动服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推动职业教育体系和劳动就  相似文献   

14.
学徒制历史上曾长期作为发达国家提升员工技能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对于提升制造业、服务业水平具有很大的作用。2014年以来,教育部在高职院校试点"现代学徒制",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作为第三批试点院校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一定的成绩与经验。通过重点研究学校、企业、行业协会、职教集团四方多维度协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和作用,在财经商贸类专业技术技能高素质人才培养中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建立校企行职协作机制,以培养社会急需的服务人才。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现有的招生模式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学徒制的招生要求,政府、学校、企业需要共同探讨一套符合现代学徒制"招生即招工、招工即招生"的招生模式。文章首先探索政府、企业、学校三方在学徒制试点招生方案中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责任义务;其次通过对试点专业校企联合招生的方式进行深入研究,有效地实现学徒的双重身份;最后从学徒制试点在经费筹措、实训设备、师资配备等成本投入和分担机制方面进行研究,确保开展校企联合培养,实现校企双方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16.
校企融通课程是现代学徒制实现双主体育人的重要载体,而DACUM则满足高职药学校企融通课程建设的价值取向.课程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本体、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相互动、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导向、课程组织以教学做一体为主导、课程开发实施以校企双元为主体,是高职药学现代学徒制校企融通课程建设的五大要求.基于DACUM的高职药学现代学徒制校企融通课程的实施要建立目标共赢的高职药学现代学徒制校企融通课程运行制度,构建校企共育的高职药学现代学徒制校企融通课程体系,开发互利共享的高职药学现代学徒制校企融通课程资源,组建责任共担的高职药学现代学徒制"双导师"教学团队,实施工学交替的现代学徒制小班化试点教学.  相似文献   

17.
2015年5月,在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的指导下,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州皮都皮具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了项目组,组织开展了高职皮具艺术设计专业现代学徒制教学标准的研制与实践工作。标准研制以皮具艺术设计职业能力标准为逻辑起点和核心,按照"供需调研-职业能力分析-课程体系建构-标准编制"的基本路径,运用科学的方法开展各环节工作,编制出具有实施价值的皮具艺术设计专业的"现代学徒制"教学标准及课程标准,有力地推动了高职皮具艺术设计现代学徒制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8.
高职现代学徒制试点的实践和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是高职院校促进校企深度融合的重要路径,本文以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梳理了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实践经验和存在问题,对高职院校开展学徒制试点、深化校企合作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现代学徒制作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创新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学生党建工作却处于相对较薄弱的环节.从现代学徒制试点高职院校的实际出发,将学生党建工作延伸到学徒制阶段,以借助"互联网+"构建"党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平台,建立有效的现代学徒制学生党建考核评价体系,以构建"专业—支部"双轮共建的现代学...  相似文献   

20.
现代学徒制试点是国务院、教育部部署的重点工作。根据现代学徒制的特点和企业五个方面的特征,提出可以选择物流企业和物流管理专业作为试点。在现有的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程序,做好关键工作,在物流企业中建立现代学徒制项目基地、在物流管理专业成立项目试点班,按照工学交替、双身份、双导师育人的办法,促进校企合作深度融合,使学校、企业、学生共同参与、共享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