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光复大汉"纪念壶,高9厘米(含盖),直径11厘米(不含嘴和把)。壶体一侧画两交叉旗帜,一面是五色旗,一面是18星旗,两面旗的条纹和星点均凸出画面,交叉口上有"纪念"二字。壶体的另一侧写有"光复大汉"四个苍劲大字。壶盖上的图案和文字与壶体完全一致。盖纽为一只三条尾巴的小蝌蚪。 总体上看,做工精巧,洁白无暇,画工  相似文献   

2.
<正>实物档案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原始性的特定载体,它通过实物形态与结构来反映人类既往活动的真实信息。本文探究两件实物档案:民国五年(1916)六月,云南都督府颁发的"拥护共和纪念章"和"拥护共和奖章"。一、档案特征实物档案一:"拥护共和纪念章"。材质为铜质,圆形,直径4厘米。奖章外围由50个小花瓣环绕,内圈等距均匀环绕六朵珐琅五彩庆云纹。  相似文献   

3.
更历改元是中国封建王朝更迭的重要标志,民国成立后,孙中山建议实行新的历法,采用两方普遍使用的格列高里历 (Gregory Calendar),即目前我们使用的"阳历"①,同时宣布使用民国纪年.民国初年的更历改元,是我们历法史上的新纪元,同时也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者追求民主共和的精神和融人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热切希望.  相似文献   

4.
10年前,以武昌起义为标志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的新纪元,使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在这场伟大的变革中,广大华侨功不可没。孙中山在谈及辛亥革命及民国创建时,曾说"华侨乃革命之母"。他还说:"同盟会之成,多赖海外华侨之力,军饷胥出焉。"辛亥革命前后,华侨的贡献至深且巨。越南华侨在孙中山思想的感召下,积极投身革命洪流,为革命筹措巨额经费,照顾流亡越南的革命志士的生活,抚恤保护革命志士的家属,维持革命火种在海外的继续传播。  相似文献   

5.
辛亥革命前,清王朝、革命派以及君主立宪派围绕着是否排满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排满"的宣传和鼓动一方面推动了推翻清王朝统治的革命活动的进程,另一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  相似文献   

6.
一、七十四年故宫情——单士元与故宫的终生之缘"我这一生看过五种旗帜在故宫飘扬:大清的龙旗,共和的五色旗,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旗,日本的膏药旗,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星红旗。"单士元回顾其在故宫工作的70余载,寥寥数语便拂掠过纷乱兴亡,落定在新时代[1]。这就是我国著名历史档案学家单士元与故宫相守的一生。当然,岁月贻留给单士  相似文献   

7.
我这里收藏了一件解放战争参战纪念章,是老冀东军区司令部、后勤部颁发给遵化县1500名"远征担架团"每个队员的珍贵革命文物。这枚纪念章长4.5厘米,宽3.5厘米,是用白铁片包装的,右上角横排"远征东北"四个字,下面第二、第三行是"参战纪念"四个大字,落款是"冀东后司赠"。还有图案,左上角是一个红五星,中间是  相似文献   

8.
中国国旗史     
《兰台世界》2004,(7):38-38
我国第一次有国旗,还是清朝末年。当时清朝政府洋务派官僚李鸿章向慈禧太后上奏请制定国旗,并呈上画有虎、豹、狮、龙、麒麟、八卦等图像的国旗图案,请慈禧钦定。慈禧太后决定用金龙旗为国旗,通称黄龙旗(龙为皇帝的象征,黄色为清朝皇族的代表色)。黄龙旗最初为三角形,后改为长方形,从1900年起在全国悬挂,直至清朝灭亡。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腐朽统治,中华民国成立。12月29日,17省代表在南京开会,一致选举孙中山先生为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的国旗也由代表们拟定为红、黄、蓝、白、黑五色旗,表示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共和的意思。…  相似文献   

9.
赵岩 《湖北档案》2011,(8):39-40
清末辛亥革命成功后,五色旗一度被各省推为当时的国旗。五色旗由红黄蓝白黑组成,分别象征中国的汉、满、蒙、回、藏五大民族。五色旗由于产生于辛亥革命时期,对当时的民众影响很大,在国民心中具有崇高地位。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7月,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1906年冬,同盟会召集会议编撰《革命方略》。在讨论将来的中华民国国...  相似文献   

10.
大西边门     
<正>图为新建的大西边门。图中门顶弧型铁艺上插了两面旗,虽然不够清楚,但似乎是红、黄、蓝、白,黑的中华民国早期的国旗——五色旗。五色旗于1912年1月被定为中华民国临时国旗,民国党北伐成功后,1928年12月17日五色旗被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取代。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将军宣布东北易帜,在东北地区将五色旗改为青天白日满地  相似文献   

11.
《历史档案》1991年第1期刊载赵友慈先生《中华民国国旗史略》一文(以下简称《史略》),其中舛误颇多,今笔者不揣浅陋,试正如下。 一 《史略》称:五色旗“是辛亥革命时期南京起义时的标志及沪军都督府的旗帜”。此说不确之处有三。  相似文献   

12.
民国时期的勋章可谓五花八门.在民国成立之初,中央政府及一些省份军政机构即采用颁发勋章、奖章的方式,表彰、奖励那些对民国创建作出过贡献的各方面人士.南京临时政府曾设置过九鼎、虎罴、醒狮3种勋章.黎元洪执政时期,则以“大元帅”、“副总统”名义颁发过纪念章.北伐以后,南京政府也设置了多种勋章与奖章.如青天白日勋章、中山勋章、干城勋章等.地方性、部门及行业性的奖章也不少,特别是军队系统的奖章尤多.  相似文献   

13.
辛亥革命前,清王朝、革命派以及君主立宪派围绕着是否排满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排满”的宣传和鼓动一方面推动了推翻清王朝统治的革命活动的进程,另一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  相似文献   

14.
100年前,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10月9日,在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新闻出版总署在京举行了“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出版工作座谈会”,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朱佳木等出席会议并讲话。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15.
《出版参考》2011,(19):26
本刊讯(记者邸荣芬)为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推出马勇新作《1911年中国大革命》,并邀请作者马勇为社科文献大讲堂第二期的主讲嘉宾,为读者讲述晚清民国史,主讲题目为"用温情和敬意重评辛亥革命"。作者在书中全新解读发生于1911年的辛亥革命,重构中国这场大革命的来龙去脉,用温情和敬意看待一个王朝的潇洒隐退。  相似文献   

16.
100年前,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10月9日,在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新闻出版总署在京举行了“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出版工作座谈会”,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朱佳木等出席会议并讲话。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17.
时值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作为辛亥革命的猛士、民国元老,伟大的爱国者,享誉海内外的著名诗词、书法大师于右任先生,其一生忠正炽烈的家国情怀和爱国业绩,又一次为国人所怀念。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周年,在这一个世纪里,云南也同全国人民一道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复兴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为了铭记历史,每个事件都会留下纪念章。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我们收集、保存着这些铭刻历史的小小证章。在此,辑录几枚反映云南重大历史事件的证章,以纪念证章的主人及祭奠那些为民族独立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们。  相似文献   

19.
民国初建,为避免藏独分裂,袁世凯政府以"五族共和"为旗帜,通过军事与外交的努力,加强对西藏的管控和治理。袁世凯政府的治藏政策随其个人的私欲和时代变革而变化,治藏危机不断出现,屡次的外交努力均未取得实质性成果。"弱国无外交"是袁世凯政府难以走出的外交困局。任何分裂国家的言行都将受到历史和人民的审判。  相似文献   

20.
赵鲁臻 《兰台世界》2016,(2):142-143
辛亥革命时期的"排满"宣传虽然起到了动员革命的作用,但其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路数却对近代中国产生了深刻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