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伊沙诗歌中充斥着大量杂语。借鉴巴赫金的杂语理论分析伊沙诗歌的杂语性特征,有一定的合理性。伊沙诗歌的杂语性表现为各种时代、各种阶层、各种行业、各种文体等多种话语的共存。杂语在诗歌中并非松散无序地存在,而是相互激发、相互依托,形成"有意味的形式"。反讽、戏仿等是诗歌组织杂语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2.
伊沙诗歌中充斥着大量杂语。借鉴巴赫金的杂语理论分析伊沙诗歌的杂语性特征,有一定的合理性。伊沙诗歌的杂语性表现为各种时代、各种阶层、各种行业、各种文体等多种话语的共存。杂语在诗歌中并非松散无序地存在,而是相互激发、相互依托,形成“有意味的形式”。反讽、戏仿等是诗歌组织杂语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3.
美国诗人布考斯基逝世翌年,其诗歌开始经由伊沙的翻译正式进入中国,并越来越多地被国内读者和研究者重视。伊沙坦言布考斯基开启了他诗歌写作的第二个阶段,通过接受布氏的影响,伊沙的诗歌创作成功地支撑了伊沙所声称的坚持"民间立场写作"的艺术主张。  相似文献   

4.
伊沙,原名吴文健。1966年5月19目生于成都。198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为西安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著作有:诗集《饿死诗人》《伊沙这个鬼》《野种之歌》《我终于理解了你的拒绝》《我的英雄》《车过黄河》,长诗《唐》等。这里,选择他的《长安人》和《车过黄河》进行赏读。  相似文献   

5.
伊沙以其卓异的写作姿态和风格,成为1990年代以来中国诗坛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写作身份驳杂不一,结合诗作分析他诗歌写作的三重身份:痞子、小市民和知识分子,并简要论述这三重身份之间的关系,以期初步探讨伊沙诗歌的价值取向与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6.
美国诗人布考斯基逝世翌年,其诗歌开始经由伊沙的翻译正式进入中国,并越来越多地被国内读者和研究者重视。伊沙坦言布考斯基开启了他诗歌写作的第二个阶段,通过接受布氏的影响,伊沙的诗歌创作成功地支撑了伊沙所声称的坚持"民间立场写作"的艺术主张。  相似文献   

7.
伊沙是90年代口语诗的先锋代表,但自90年代后期以来,这种"先锋性"的光芒实际上逐渐收敛。相应的,伊沙的诗歌创作走向"沉潜",于文本中展现具有个人化特色的"本城"意识,以富有"男子汉"承担感的"壮年写作"状态楔入生活,获得以诗歌形式凸显生命意识、进行抒情叙事的"自在"。  相似文献   

8.
美国著名作家马里奥·普佐的代表作《教父》自出版发行以来,曾经占据《纽约时报》畅销小说榜长达六十七周的时间。小说《教父》中忠诚与背叛的二元对立项、谎言与真相的二元对立项以及爱与恨的二元对立项使这部小说充满了矛盾。这些看似矛盾的二元对立项使小说《教父》的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9.
《梅花:一首失败的抒情诗》是伊沙对古典抒情诗传统进行消解而作的一首诗,也是对以往传统文化的质疑,具有很强的先锋意识。本文对《梅花:一首失败的抒情诗》进行细读,结合诗人伊沙的创作倾向,探究《梅花:一首失败的抒情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相似文献   

10.
伊沙是当今诗坛一位广受争议却特色鲜明的诗人,是“民间写作”的重要代表。伊沙诗歌在中国当代新时期诗坛的位置与作用不容忽视。它的生成受到中西文学、思想、社会背景、生活经验的深刻影响。在吸纳诸多营养的基础上,伊沙以自己的个性和方式熔铸诗篇,成为一个独特的诗性存在。此外,伊沙诗歌在救赎与沉沦之间徘徊的悖论性处境、优长与缺失并存的两面性上都是值得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1.
伊沙通过消解崇高,竭力祛除约定话语对存在的遮蔽,力争实现人类的自我救赎;通过对日常口语不露痕迹的提炼,寻找到具有不可复制性的“伊沙式口语”,来把握生活的真谛;通过对诗歌节奏的有效控制,对戏剧性结构的精心设置,建构出一种亦庄亦谐的新兴诗歌类型。  相似文献   

12.
韩东和伊沙是"他们"诗社发展到不同阶段的代表诗人。在诗学观念上,他们同时站在民间写作的立场,走出神性写作的规训,认真地体味世俗趣味和平凡人生,表现了鲜明的反文化的决绝姿态。可二人却选择了不同的审美立场,韩东走了一条向日常生活回归的还原之路,而伊沙却选择了推倒诗歌圣坛的颠覆之举。  相似文献   

13.
用二元对立结构解析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的剧本《卡里古拉》中的生与死的二元对立结构,从而揭示加缪笔下的"荒谬"本质。阐释荒谬的本质是非理性在人与世界之间的显现。生与死对立存在的前提下,个体与社会秩序的对立及其所导致的个人理性与世界非理性之间的对立。  相似文献   

14.
由于用传统上的女性主义理论解读多丽丝·莱辛的小说《到十九号房》的方式未能深入地挖掘和解构小说文本中的二元对立关系,因而本文拟采用解构主义的理论来解读全文。通过对小说中自我和他者、自由和监禁、身体和灵魂二元对立关系的解构,说明在这些二元对立的两个因素中,没有一方处于中心位置而另一方处于边缘位。二元对立的两个因素其实处于平等的等级秩序中,它们不是主导和被主导、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李兵  吴文昭 《考试周刊》2007,15(29):40-41
《人生》的故事意义生成模式可以归结为即一个人摆动于两地。这是落后的封建人事制度与现代的发展着的民主的人事制度之间二元对立结构所致,本文进而探究出当时森严的城乡二元对立大背景下,"仁爱"、"礼仪"、"个体"、"自由"、"保守"、"启蒙"等思想文化冲突的语境,最后回归文本,分析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碰撞下的文化人格,引出了对现代的文明进程的反思。  相似文献   

16.
谭恩美写在《喜福会》中的一个短篇故事《望女成凤》具有文笔朴实、寓意丰富的特点。这个故事围绕女儿与母亲之间的冲突展开,形成了四组二元对立。本文通过分析文中的希望与失望,年幼与年迈,听话的孩子与固执的孩子,"孩子的请求"与"心满意足"的二元对立来探析本故事的主题以及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  相似文献   

17.
《邢台学院学报》2018,(1):145-148
对被广泛接受的《蝇王》的"人性恶"的主题提出了质疑。首先是对"人性恶"主题普适性的怀疑;第二,注意到了往往被忽视和排斥的外在因素,认为即便在二元对立框架之下"人性恶"也并非唯一答案。最后在对文本内部的种种相矛盾的因素分析之后,认为戈尔丁构筑的在全篇小说中占基础地位的二元对立的格局不但无法推演出"人性恶"主题,而且二元对立格局必然颠覆、崩溃。在打破二元对立格局这个牢笼之后,《蝇王》的主题将被引向一个开放多元的空间,其文学价值更将被重新认识和发现。  相似文献   

18.
《补墙》是现实主义诗人弗洛斯特脍炙人口的佳作,讲述了叙述者“我”和其邻居对于“墙”的不同态度,反映出两种不同的人生观和处事原则。本文以解构主义理论来解构诗歌中的二元对立,如“自然与传统”“进步与保守”等来使诗歌的主题自我瓦解。  相似文献   

19.
<正>在中国当代诗坛,"中间代诗群"是介于"第三代诗人"与"70后诗人"之间一股不可忽略的中坚力量。他们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诗歌起步于80年代,成熟于90年代。中间代诗群并不代表一个具体的诗歌运动,而是指一代诗人的写作立场和诗风,代表诗人有安琪、臧棣、伊沙、叶匡政、陈先发、赵丽华、潘维、西渡、桑克等。中间代诗人具有鲜明的写作个性,自觉维护诗歌的独立写作与本真写作,反对诗歌派别之间的对立,对观念写作持否  相似文献   

20.
伊沙的长诗《乌托邦》体量庞大,作为口语诗,该诗继承了其诗歌主题空心化、语言表达口语化、题材对象生活化的特点。通过对该诗这三个方面的文本细读分析,能够探析到伊沙写作风格在诗中的体现。同时也能看到伊沙口语诗写作的不足和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