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读书界,高尔基的影响是巨大的,高尔基的名字是尽人皆知的。他是本世纪最早被介绍到中国来的苏联作家。他的著作在中国有多种译本、缩写本和改写本,他的剧本在中国一再被上演。瞿秋白很早就翻译了他的著名诗篇《海燕之歌》,那暴风雨中的革命海燕的形象受到了中国人民最普遍最热烈的欢迎。被誉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奠基之作的《母亲》,早在一九三○年就由沈端先(夏衍)以《母》为书名翻译出来,一版再版,以后又有新的译本  相似文献   

2.
初中时代,老师教我们高尔基的《海燕》,当时的印象是:《海燕》是名篇,高尔基是名家;文中有我们当时较难理解的象征手法和象征意义。记得当时老师将有关内容在黑板上一抄,说记下来,背出来,我们就只能按老师的要求将象征意义死记硬背下来,像我这样驽钝的学生还在心里怪罪高尔基弄出一个什么暴风雨海燕和什么象征来,有时遇上考试,我们会把几个象征意义乱套一气。  相似文献   

3.
《母亲》、《党员登记表》、《夜》中的母亲形象兰州市六中李晶在高中语文课本的小说、诗歌、散文、戏曲选文中,成功地塑造了许多具有典型意义的女性形象。在所有这些女性形象中,有三位母亲的形象给我们留下了鲜明、深刻的印象:一是高尔基《母亲》中革命者巴维尔的母亲...  相似文献   

4.
母亲,多么圣洁的称呼,母爱又是多么伟大的字眼!读过不少人写的母亲,其中也包括一些名家的作品,对母爱的强烈和自私都有不同的理解,但无不包含着浓浓的情感。可我惟独对高尔基写的《母亲》印象比较深,  相似文献   

5.
同学们看到过“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韵景象吗?如果没有亲眼在海边见过,那从电视画面上也可以看到——更可以从书本中了解到。高尔基的《海燕》就为我们展现了勇敢的海燕的姿态,高尔基本人也正是像海燕一样在社会的暴风雨中高傲地自由地展翅飞翔。  相似文献   

6.
父爱     
古往今来,母爱曾被多少人歌颂、赞美。耳熟能详的就有高尔基的《母亲》,孟郊的《游子吟》。父亲如巍峨陡峭的泰山,母爱如涌动着的泉水,每一滴都流进我的心田,那样的舒服。在我的印象里,父亲的心永远那样高高在上,似乎高不可攀。  相似文献   

7.
《海燕》这篇著名的散文诗,是高尔基1901年3月写的一篇带有象征意义的短篇小说《春天的旋律》的末尾一章。文章反映了当时革命群众在革命先驱者的激励下,对沙皇专政及其黑暗制度越来越愤激的斗争情绪,预言了沙皇统治者必将崩溃,其中暴风雨象征日益迫近的革命风暴,海燕象征在革命斗争中涌现出来的无产阶级先锋战士,海鸥、海鸭、企鹅象征暴风雨来临前害怕革命、反对革命的俄国资产阶层。  相似文献   

8.
在中学语文课中的比较文学教学应如何开展?有什么要求?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些个人意见:(1)围绕同一类型的题目,找几篇中外作品进行比较,看它们如何用不同素材写出不同的内容,塑造出各种不同的人物形象。中学语文课本以母亲为题的课文有3篇。俄国大文豪高尔基所写的《母亲》,日本进步作家小林多喜二写的《母亲》,朱德同志写的《母亲的回忆》。高尔基的《母亲》是一部长篇小说、世界名著。小说写主要人物  相似文献   

9.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诗人朱德同志的《母亲的回忆》,是一篇情文并茂,形散而神不散的优秀散文。如果说,高尔基的《母亲》是二十世纪初期无产阶级文学的小说名著的话,那么,朱德同志的《母亲的回忆》,则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国现代文学的散文奇葩。从“五四”开始的中国现代文学,也有不少表现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亲子之爱”主题的优  相似文献   

10.
一、关于长篇小说《母亲》《母亲》是高尔基最具代表性的重要作品,它是无产阶级文学中第一部广泛地描写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长篇小说.革命导师列宁给予它以崇高评价,明确指出这本书“赶写得很好,这是一本必需的书,很多的工人都是不自觉地、自发地参加了革命运动,现在他们读一读《母亲》。一定会得到很大的益处”.《母亲》写于一九○六年。它是根据真人真事  相似文献   

11.
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1868—1936)于1906年9月创作了剧本《仇敌》,同年年底才写成了长篇小说《母亲》。应该说,小说《母亲》所体现的思想倾向和创作方法,已经在剧本《仇敌》中基本上体现出来了。  相似文献   

12.
郭敏 《语文天地》2011,(1):22-23
曹文轩《草房子》的一小段文字《孤独之旅》被选人了初中语文课本,这是一段小学生杜小康走向成长的文字。大红门里的杜小康,因家道一落千丈而失学,其痛苦中的沉沦与奋争,撼人心魄。他跟父亲放鸭的那些日子,寂寞、孤独煎熬着他,也在摧生着他。暴风雨里,他像高尔基笔下那只搏击风浪的海燕,在莽莽苍苍的芦苇荡里狂奔着,追赶失散的鸭群。  相似文献   

13.
玛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  相似文献   

14.
鲁迅的《祝福》和高尔基的《母亲》,虽然是不同国籍不同时代的作品,但他们都描写了勤劳坚强的劳动妇女,赞颂了她们的反抗精神,尤其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如双峰并峙,似两枝奇秀,同工异曲,各领风骚,以此作为材料进行比较阅读,不仅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作品的认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自觉地探新求异的思维能力,下面将重点比较两篇课文中的主人公。一、人物的悲惨命运鲁迅《祝福》中的祥林嫂是一个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而高尔基的《母亲》中的尼洛夫娜是一个从温顺柔弱的妇女成长为英勇无畏的无产阶级…  相似文献   

15.
《母亲》是高尔基的著名长篇小说。列宁给《母亲》极高的评价,称它是“一本非常及时的书。许多工人都是不自觉地、自发地参加革命运动,现在他们读一读《母亲》一定会得到很大的益处。”20世纪初,在作家的故乡尼日尼·诺夫戈罗德附近的工人区索尔莫沃,工人运动高涨。1902年“五一”节,在社会民主工党的领导下,工人举行了政治性的示威游行。当时高尔基和地下党组织有密切联系,并熟悉工人运动中的积极分子彼得·扎洛莫夫和他的母亲安娜·扎洛莫娃。《母亲脉是以索尔莫沃的工人运动为背景,以扎洛莫夫母子的英雄事迹为素材写成的。扎洛莫…  相似文献   

16.
在苏联革命文学史和世界进步文学史上,高尔基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是俄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蓬勃发展的年代,来自社会“底层”的高尔基,在革命导师列宁的亲切关怀下,象革命的海燕那样,迎着暴风雨战斗成长。他从一八九二年发表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到一九三六年写完最后一部小说《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四十多年中,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为无产阶级革  相似文献   

17.
根据高中语文第三册中关于比较阅读的单元知识和训练的要求。我们进行了这一尝试。对鲁迅的小说《药》中的夏四奶奶,叶圣陶的小说《夜》中的老妇人,高尔基的小说《母亲》中的尼洛夫娜,这三个母亲形象进行了比较阅读,收到了以往单篇教学或一般阅读教学所无可比拟的教学效果。时代不同,命运相同。鲁迅的《药》写于1919年,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前后的社会现实。叶  相似文献   

18.
"高尔基学"在俄罗斯文艺学研究领域长期以来都是一门"显学"。中国的高尔基学也经历了百年的漫长历程,大致形成四个阶段,陈寿朋先生的高尔基研究隶属于第四阶段,即20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末,由《高尔基美学思想论稿》、《高尔基创作论稿》和《高尔基晚节及其他》三部著作构建了陈寿朋先生研究高尔基的理论体系。陈寿朋先生持论公允、资料翔实的论著为中国高尔基学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9.
高尔基的《母亲》——世界学史上第一部描写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长篇小说,以其鲜明的人物形象扣动着读的心弦。编人中学语教材的节选部分,是小说情节发展的高潮。“母亲”这个人物形象在这一部分得到了质的升华,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和艺术感染力。同一册语教材中有叶圣陶的短篇小说《夜》,也塑造了一位母亲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20.
中外文艺史上,许多著名的艺术形象,比如古希腊的雕塑维纳斯,达·芬奇的绘画蒙娜·丽莎,莎士比亚剧作中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与林黛玉,高尔基《母亲》中的巴威尔和母亲尼洛夫娜,鲁迅笔下的阿Q……为世世代代的人们所欣赏、所赞叹,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这些艺术形象是美的。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