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三个面向”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精髓苏州大学吴利亚邓小平同志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发展战略中,始终把教育作为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一个根本问题。他反复强调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把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作为...  相似文献   

2.
浅论邓小平同志的教育思想龚昆,陈志鼎邓小平同志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从中国国情出发,在探索和回答如何巩固、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终始把教育作为关系社会主义建设全局和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战略问题加以观察、分析和处理。他总结了国内外的...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成人智力开发思想简析谷行孝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成人智力开发。他总是把成人智力开发同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从发展和解放生产力的高度,从经济建设发展战略的高度,从“两个文明建设”全局的高度,论述成人智力开发的地位、作用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教育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方针。邓小平同志从中国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教育实际相结合,在探索和回答如何巩固、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始终把教育作为关系社会主义建设全局和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战略问题加以观察、分析和处理。他总结了国内外的经验教训,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  相似文献   

5.
经济要发展教育须先行──邓小平教育先行观的学习与思考王新凤,白利平邓小平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作为一个政治家、革命领袖,他不是就教育论教育,而是从宏观上,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把教育的发展同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民族的...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对于教育事业给予了高度关注。他从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方面规定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思想,他在教育改革、开放和发展问题上提出的“三个面向”思考,他在教育主体和对象方面的尊重教师、培养“四有新人”的思想,都始终围绕着在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这个政治大局,因而显示出鲜明的中国社会主义特色。一学校是教育的主要阵地。对于学校,邓小平十分明确地说:“学校应当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在邓小平看来,政治任务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我国现时的社会,从质上讲,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从量上说,它…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的贡献:“从战略高度考虑教育问题”“从战略高度考虑教育问题”,是邓小平同志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一个突出贡献。1977年邓小平同志复出以后,即“自告奋勇管科学教育方面的工作”。他重视发展教育对发展科技、建设四化的战略意义,强调尊重人才、调动教育工作者积极性的重要性,先后提出过许多精辟的见解。1988年9月12日他提出了要“从战略高度考虑教育问题”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考察和探索社会主义社会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规律,认为社会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他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解决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问题,肯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他把社会主义的发展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把握,在追求经济以较高速度发展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主张以社会主义的综合改革保障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科教兴省”是邓小平教育思想在江苏的实践镇江师专陈敬业江苏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科教兴省”的战略,并把它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必须抓好的三大发展战略之一,意义十分重大。“科教兴省”战略是根据江苏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的。江苏省在15年时间内基本实...  相似文献   

10.
<正>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和课题之一。研究开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积极有效地培育新时代合格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邓小平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思想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与社会主义相结合,始终坚持社会主义这个前提,他把精神文明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相关联,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察。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社会本质相结合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邓小平同志也一再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内容。因此,这些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的富裕观一直是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追求探索的课题。毛泽东从建设一个富裕、文明的现代化强国出发,把富裕看成是社会主义成败的重大课题。而邓小平则在此基础上,从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的高度,把毛泽东这一探索提高到一个完备的程度。毛泽东、邓小平的富裕观也有着重大的差别。在毛泽东的富裕观中,“公平”歧变为“平均”,富裕以“同步”为特征。在方法上,毛泽东过分强调精神因素和生产关系的变革在激发社会主体上的决定作用。邓小平正是在总结其经验的基础上,正确地找到了一条通往富裕的社会主义之路。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设计有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包括思想准备,基本形成,修订完善等阶段。他善于将辩证思维方法和创造性思维方法结合起来,形成独特的思路:基点是走自己的路;摸清国情,世情;从理论和实际结合上制定战略目标和具体方案;将国内战略和国际战略统一起来。邓小平的战略思想具有时代性,务实性,辩证性,开创性,民族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德育。他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出发,系统地阐述了德育在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形成了以成才教育为中心的德育战略观。 一、邓小平从战略的高度把德育放在全面发展教育之首 早在1977年,邓小平就指出,“教育方面有好多问题,归根到底是要出人才、出成果”。①那么,“培养人才有没有质量标准呢?有的,这就是毛泽东同志说的,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所解决的一个基本的问题是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邓小平同志在分析总结我国和世界各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1992年春天作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新概括,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树立了一座丰碑。邓小平同志对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贯穿于他领导的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全过程。早在1978年,邓小平就指出:“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  相似文献   

15.
陈丽 《教育探索》2001,(2):9-10
众所周知,邓小平有一个著名的论断,这就是他所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事业,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邓小平的教育两手抓思想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邓小平的教育两手抓思想就是坚持智育和德育两个方面一起抓。在这一点上,邓小平全面吸收了建国以来曾出现过的“只专不红”、“只红不专”的历史教训,提出了“专并不等于红,但是红一定要专” [1]的论断。   教育无疑要把智育放在重要地位,这是经济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情况下,更是如此。经济发…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邓小平现代化战略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认真总结了我们党在现代化建设问题上的经验与教训,大胆探索,不断开拓,对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全面设计,作为一个科学的构想,已被认定为全党和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邓小平现代化战略理论的突出贡献首先在于,将我国从“阶级斗争为纲”的深重灾难中带领出来,并历史性地把…  相似文献   

17.
学习邓小平同志从战略高度抓教育的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邓小平同志从战略高度抓教育的思想郭戈一邓小平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邓小平同志非常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教育一直怀有特殊的感情。早在建国初期,他就指出教育是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后勤理论是邓小平同志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高度出发,把对后勤改革、后勤工作的论述完全融入他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中,是我国后勤改革与发展最重要的理论和政策依据也是推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和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 1.新形势下学习运用邓小平后勤理论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融注着深远的跨世纪意识。他明确地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跨世纪科学定理,建立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跨世纪战略目标,“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战略布局,及发展科技与教育的跨世纪战略要点等一系列跨世纪理论。  相似文献   

20.
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结构张茹兰邓小平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创造性地提出了要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社会结构上看,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邓小平同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