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现有的凭证式国债的诸多方面不能适应当前投资市场发展变化的实际,分析制约凭证式国债发展的因素,对今后凭证式国债的发展前景提出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2.
国债是以国家为主体筹集财政资金的一种有偿信用形式,其目的是利用举债的形式把社会上暂时闲置的资金集中到中央财政,用于弥补财政赤字、增加社会投资以及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凭证式国债目前已成为我国国债发行市场上的主要品种之一。由于它兼具了储蓄和国债二者的优势,自1994年首次发行以来,深受承销机构和个人投资者的青睐。但随着我国加入世贸和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凭证式国债在品种结构、发行管理方式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探讨改进。  相似文献   

3.
当前储蓄国债发行难度不断加大。作者以黑河市储蓄国债发行状况及特点为切入点,从国债投资环境、国债产品特点、销售机制上分析储蓄国债发行困难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和完善储蓄国债发行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凭证式国债延伸柜台设立的背景,分析了凭证式国债延伸柜台主要职责、操作模式,及取得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杨朝军 《预测》1994,13(6):51-51
国债投资的风险测度研究杨朝军(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200052)我国国债自1981年开始发行以来,年发行量及交易量均迅速增长,上海证券交易所已在去年底开设国债期货交易。故此,对国债投资风险的认识及研究也就日显重要。首先需要对我国国债的特性进行研究。我...  相似文献   

6.
胡捷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9X):122-122,157
我国自1981年恢复发行国债以来,至今已有近20年的历史。一个具有较高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国债市场,将便于确定新发国债的发行条件,为其它筹资人发行债券建立成本标准,同时有利于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管理,而且便于中央银行利用国债市场开展公开市场业务。国债场外市场是国债市场的一个重要层次,但是与近年来蓬勃发展的交易所市场相比,国债场外市场的发展缓慢,且目前交易秩序较为混乱。本文就国内外国债场外市场的状况对比浅析中国国债场外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财政赤字的增长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建立了财政赤字的指数增长模型,并利用格兰杰—西幕兹检验(SimsTest)法分析了财政赤字与国债发行、财政赤字与GNP之间的因果关系。得到的结论是:财政赤字与国债是互为因果关系,赤字引起国债,国债反过来加大赤字,两者相互影响,共同“促进”;而财政赤字与GNP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8.
我国国债发行规模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国债发行的历史至今已20余年.国债发行规模主要取决于国债的偿债能力和国民的应债能力.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我国国债发行规模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9.
我国国债发行的历史至今已20余年。国债发行规模主要取决于国债的偿债能力和国民的应债 能力。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我国国债发行规模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入,储蓄国债的优势已逐渐减弱,进一步优化储蓄国债发行品种,达到购买渠道多元化,实现购买群体多样化,已经成为当前个人投资者多样化投资需求和进一步扩大国债市场份额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1.
赵谦 《预测》2008,27(3):8-12
在新的宏观经济背景下,科学的国债管理策略已经成为稳健财政政策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假设,债务管理人的主要目是寻找最优的国债发行策略,在满足赤字率,国债负担率等约束条件的同时,最小化国债组合的期望利率成本。基于该假设,本文提出了一个随机优化模型,其中利率期限结构是一个Vasicek形式的随机过程。应用对利率期限结构的Monte Carlo模拟,本文将随机优化模型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最后,本文对我国国债的最优发行策略进行了实证研究,比较了赤字管理方式和国债余额管理方式下的不同发行策略。结果指出,在国债余额管理方式下,应该加大短期国债的发行规模,同时限制长期国债的发行规模。  相似文献   

12.
我国国债发行规模及期限结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了我国国债发行规模及期限结构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国债发行规模过大所蕴藏的风险以及单一化的期限结构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对国债发行量及期限结构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分析影响国债规模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国债的发行规模要适度,同时给出衡量国债适度规模的主要指标,并且进行了国际指标分析。  相似文献   

14.
我国自1981年恢复发行国债以来,至今已有近20年的历史。一个具有较高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国债市场,将便于确定新发国债的发行条件,为其它筹资人发行债券建立成本标准,同时有利于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管理,而且便于中央银行利用国债市场开展公开市场业务。国债场外市场是国债市场的一个重要层次,但是与近年来蓬勃发展的交易所市场相比,国债场外市场的发展缓慢,且目前交易秩序较为混乱。本文就国内外国债场外市场的状况对比浅析中国国债场外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分析影响国债规模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国债的发行规模要适度,同时给出衡量国债适度规模的主要指标,并且进行了国际指标分析.  相似文献   

16.
我国国债信用风险管理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星  郭彩琴 《预测》2004,23(2):14-17
对国债信用风险的研究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课题,它将唤醒人们对潜在的国家信用风险的重视。本文应用KMV公司信用风险管理的基本理念,利用我国1981~2002年国债债务的相关数据,对国债的信用风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作为金边债券的国债是存在信用风险的,该风险与债务的发行规模息息相关,在中央财政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国债的信用风险将随着发债规模的扩张而急剧上升。  相似文献   

17.
我国国债问题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曼  甄红线 《预测》1999,18(6):24-25,36
本文对国债的增长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建立了国债的指数增长模型,并利用格兰杰—西幕兹检验(Sim s Test)法分析了国债与财政赤字、国债与GNP和国债与货币发行之间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8.
国债运行的两部分(国债收入的取得和利用与国债认购人投资利益的实现)是相互配合相互影响的,作为财政货币政策的结合点,财政政策主要在前一过程中发挥作用,货币政策主要在后一过程中发挥作用。本文将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结合的角度讨论国债市场功能发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国债发行宏观经济效应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红春  冯玉明 《预测》1999,18(5):20-23
本文对我国国债发行与居民(企业)货币需求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国债发行与居民(企业)的货币需求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国家财政支出对社会总产出有乘数效应,因而目前中央增发国债,扩大财政支出以带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宏观调控政策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国债是一种收入稳定、风险极低的投资工具,但是传统国债的收益易受通货膨胀的影响,从而大大降低了它的吸引力。而物价连动国债的收益可随物价的上涨而上涨,从而抵消了通货膨胀的影响,保证了它的实际购买力同它的票息率一致。物价连动国债尤其适合作为对投资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养老基金和保险基金的投资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