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S307线239 km+700 m~249 km+650 m段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善工程,详细介绍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方案设计、旧水泥路面病害处治技术,采用聚酯玻纤布防止基层裂缝反射,为同类工程提供重要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修建了大量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越来越多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面临大修改造,大部分都进行了沥青混凝土改造(即白改黑),文章通过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现状的评定与交通轴载的分析,以合淮二级公路为例提出了重载交通下路面大修改造的方案分析,并总结了多锤头碎石化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3.
水泥混凝土路面冲压技术可以使原来废弃的水泥混凝土得到再生利用,不仅大大缩短了路面改造时间,而且降低了造价成本,又注重了环境保护。这种技术的诞生,给近来由于车流量大,重车超载现象普遍,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率较高,损坏严重,施工难度大的公路改造建设,创造出既节约又环保的好路子。  相似文献   

4.
张林林  刘俊瑞 《大观周刊》2012,(19):120-121
反射裂缝已成为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和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主要质量通病。本文通过对沥青路面早期损坏中反射裂缝现象的研究,深入分析了裂缝发生和扩展的力学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防治反射裂缝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改造后路面的破坏主要是由于反射裂缝造成的,如何延缓反射裂缝的发生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改造的难点。该文应用Ansys有限元软件分析了沥青加铺层路面结构在车辆荷载作用下的应力状态;通过改变加铺层厚度、加铺层模量及水泥混凝土模量,分析讨论了加铺层应力状态的影响因素,得出相应的结果,为路面加铺工程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再生混凝土的冻融性能与再生集料来源、矿物掺和料、试验方法等因素有关。不同学者的试验结果往往具有较大的离散性。文尊使用快冻法进行再生混凝土的冻融循环试验,主要研究不同粉煤灰取代率对再生混凝土抗冻融性能的影响,并对比了再生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抗冻融性能。分析了质量损失率和相对动弹模指标对再生混凝土抗冻性能的评价效果。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再生混凝土的干燥收缩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的收缩机理同普通混凝土基本一样,产生收缩变形的主要是水泥砂浆,由于再生集料表层的水泥砂浆吸水后产生收缩,再生混凝土的干燥收缩率大于与之对比的普通混凝土的干燥收缩率。  相似文献   

8.
林双庆 《大观周刊》2012,(34):208-208
水泥混凝土路面易产生裂缝,影响行车的舒适性,并影响公路的正常通行。文章分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成因,并提出裂缝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一榀两层单跨再生混凝土框架进行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了再生混凝土框架的滞回特性、刚度退化、延性及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表明,再生混凝土框架滞回曲线较为丰满,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位移延性系数达3.34时,截面屈服后仍具有较好的变形恢复能力。试验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框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应用于工程实际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的的方法,研究和分析再生骨料混凝土在新疆地区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调查结果表明:新疆高校和科研院所研究再生骨料混凝土的较少;新疆建筑垃圾的处理只是进行简单的堆放填埋处理;大部分人对再生骨料概念感觉陌生;再生骨料混凝土在新疆还没有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G318殷大段路面改善工程为背景,研究了沥青再生技术在破损沥青路面改善中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热再生沥青混凝土性能满足规范要求,且能达到常规热拌沥青混凝土的使用性能。热再生沥青混凝土的应用,对循环利用废料、节约能源、降低工程造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徐荣华 《大观周刊》2012,(45):215-215,225
文章基于路面温度场理论,采用ANSYS程序建立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结构温度应力有限元模型,分析了降温幅度、加铺层厚度和土工布夹层材料模量及典型防止反射裂缝措施对旧路接缝处沥青加铺层底温度应力的影响,为选择合理材料和设计参数进行沥青加铺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道路交通量日益增大,车辆轴载日益重型化,使道路路面面临严峻的考验,部分早期修建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破损严重,结构承载能力不足、行车舒适性差、难以提高车速。近年来在很多城市道路改造中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以改善其使用性能,俗称“白加黑工程”。  相似文献   

14.
再生骨料与普通骨料相比,由于孔隙率大、吸水率高及堆积密度小,直接采用再生骨料配制的混凝土耐久性差。文章采用RCM法和电通量法2种试验方法,研究了粉煤灰掺量对再生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粉煤灰掺量有利于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的改善,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随水灰比的减小而提高。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我国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机动车数量的迅速增长,早期建设的道路都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影响了车辆的正常通行。市政老路的路面改造已成为当下市政道路改建过程中的重点,反射裂缝作为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的一种常见病害,对其产生机理及防治方法进行科学研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6.
水泥混凝土的裂缝普遍存在。文章通过多年的现场观察,以及查阅有关水泥混凝土内部应力方面的专著,对水泥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现场水泥混凝土温度的控制和预防裂缝的措施等进行了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17.
在路面结构无破损检测设备中,FWD由于其检测功能的优越性,在道路使用功能数据调查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该文从FWD数据评价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质量的基本思想出发,阐述了根据FWD弯沉盆数据推算的路面结构层当量回弹模萤、板缝传荷能力数据,对旧混凝土路面改造设计前后质量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一次投料搅拌工艺在提高水泥分散性、水化程度以及平衡混凝土界面过渡区强度梯度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新的多步投料搅拌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多步投料搅拌工艺在提高水泥分散性、水化程度以及平衡混凝土界面过渡区强度梯度等方面效果明显;相同条件下多步投料搅拌工艺可提高混凝土强度29.6%;在保证混凝土强度不变的情况下节约水泥20%左右。  相似文献   

19.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直接决定了混凝土的质量与强度,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设计,探讨了水灰比、砂率以及再生骨料取代率这3种因素对再生骨料混凝土28d抗压强度的影响程度;并对各因素水平进行了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再生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公式。且通过对再生骨料混凝土劈拉强度、抗折强度的相关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了劈拉强度与抗折强度之间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20.
文章结合世行贷款安徽公路项目Ⅲ恢复类工程G206宿州南至怀远北段改造工程(下称206国道宿怀段)实践,针对施工过程中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冲击压实后加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产生较多纵向裂缝的情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弄清其产生原因,并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制定出应对措施,为今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