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是商朝时期神圣而庄重的活动,青铜器便是祭祀的重器,是那个时代宗教祭祀文化的典型代表,对青铜器的研究亦能对商朝美学思想进行汇总,商代青铜器不仅是生产力的代表,而且带有浓厚的统治阶级统治欲望,对青铜器的研究离不开它的形式美,从祭祀与纹饰两方面,分析其独特的审美特征,为人们了解商代历史文化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2.
商代的统治思想是神本主义,注重"神事".到西周,神本主义思想发生动摇,一切以"人事"为重,主要表现在奉行敬德保民思想,实行分封制、宗法制、开明专制.  相似文献   

3.
我国青铜器发展历史悠久,大致经历了形成期、鼎盛期和转变期三个阶段.秦汉时期的青铜器,在承袭商周礼器的基础上,开始向实用器过渡,并在器物造型、装饰纹样、地域风格等方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是我国青铜器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相似文献   

4.
距今三千多年的商代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典型代表,是青铜器发展的鼎生时期。青铜器作为中国奴隶社会特有的一种器物,充分的体现了奴隶社会明上下,别等组的礼制意识。而最能体现殷商青铜器设计个性的,是这一时期青铜器中的象生遣型。本文就以青铜尊为靖影对商代象生形设计的遣型、纹怖等物化表征进行阐述,从而折射出那个时代所独有的审美形态和美学意识。  相似文献   

5.
鸱纹在商代后期至西周早期的青铜器造型和纹饰中占有很大比重,并且易于辨认,鸱即猫头鹰,用它作为祭祀重器的装饰纹饰,至今仍是一个难解之谜。本文试从商周时期的青铜形尊、卣的艺术特征分析开始,通过青铜器社会中的功用以及原始人类的图腾、崇拜及商周先民思维习惯、社会风俗入手,分析一下形尊、卣的社会本质及内涵,有助于我们理解商周社会的宗教、礼仪、艺术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商代宗教祭祀极其盛行,甲骨上辞很大部分都与此有关.商人崇拜与祭祀的对象主要有三个:(一)上帝;(二)自然神;(三)祖先神.祭祀祖先神主要采用单祭、合祭、特祭和周祭四种形式.商代祭祀包括宗族千室祭祀与方国祭祀两个层次.祭祀祭品分为三类:(一)物牲;(二)人牲;(三)物品.  相似文献   

7.
商代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商代手工业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有了新的成就,当时有铸铜、制陶,制骨、玉石、漆木业等生产部门.青铜器制造业是商代手工业中最重要的生产部门,当时奴隶工匠已掌握了很高的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从出土的大量商代青铜器来看,商代早期的青铜器,已建立了礼器的基本体系,当时已有炊食器、盛食器,如鼎、鬲(lì)、簋(guǐ)等;容酒器、饮酒器,如斝(jiǎ)、爵、觚、尊、壶、盉等.青铜器的艺术装饰也相当普遍,兽面形图案是当时装饰中的主要内容,这种图案着重表现动物或幻想中动物的头部,体躯向两侧展开,尾部上卷,爪及腿部延长与体躯相平行,其构图是对称的.兽目是兽面纹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8.
商象尊     
商代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商代前期国都迁移比较频繁,自商王盘庚定都于殷(今河南安阳殷墟)至商亡的二百七十余年间,不再迁都.在殷墟发掘的墓葬、宫殿、冶铸作坊遗址及出土的大量珍贵的青铜器、玉器和陶器等,体现了我国奴隶社会物质文化的发展.商代的青铜器,除了少量贵族生活用器外,多数是奴隶主宗庙的礼器,有些还作为奴隶主贵族的随葬品.早在商代前期,已建立了青铜礼器的基本体系.当时已有炊食器、盛食器:鼎、鬲、簋,容酒器和饮酒器:斝、爵、觚、尊、壶、盉等.艺术装饰已相当普遍,兽面形图案是当时装饰的主  相似文献   

9.
李波 《职业技术》2006,(5):149-150
一、科学技术与艺术设计 科学技术在古代艺术设计中的日益融合,不断创造出变化无穷的器物造型.就青铜器来说,没有先进的铸造技术与艺术设计的结合,青铜器的产生是难以想象的.正是因为科学技术与古代艺术设计的紧密结合,才产生了精美的青铜器,才创造了伟大的"青铜时代".下面就从艺术性与技术性两方面对青铜器加以分析,来论证科学技术与中国古代艺术设计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大连大学学报》2015,(4):12-18
伊势神宫的式年迁宫是日本神道教重要的祭祀仪式。本文考察了迁宫镇地祭中使用的两种器物──五色御币和白鸡。两者都是源自中国的仪式符号。五色御币蕴含了五行思想,为仪式空间赋予五行化的结构,体现了神道教祭祀对于中国文化的接受。白鸡蕴含着以鸡为太阳神使者的观念,这一点与中国传统祭祀有共同之处。而白鸡的使用方式则与中国传统祭祀有所区别,包括强调用雌雄一对、颜色限定为白色、不杀生、不用鸡血等特点,这表明镇地祭中阴阳思想的因素较少,而禁忌死秽、血秽的意识和崇拜白色的色彩观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11.
商周青铜器极好地做到了造型设计与装饰纹样的贯通勾连和交相辉映。不管是现实中真实的动物,还是想象中虚幻的神兽,往往都流传于神话传说当中,通过人们的理念构想反映于青铜器造型与纹样之中,反映出造物者相当浓厚的神话设计思想与理念色彩,从而使商周青铜器达成了从语言文字到视觉图像的文本转换。  相似文献   

12.
早在夏代的初期,已经出现了铜器的铸造。根据对偃师二里头夏代遗址发掘所发现的夏代铸铜作坊和青铜器物来看,这一时期的青铜器已经出现了礼器、兵器、生产工具、乐器和装饰器等五大类型,并且有出土于贵族墓,主要是礼器和兵器,造型简单等特点。夏代青铜器铸造手工业作坊遗址和青铜器的出现是当时社会进入青铜时代的重要标志,也证明夏代是我国青铜器发展的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13.
青铜是一种由铜、锡、铅冶炼而成的合成金属,用这种金属铸造的器物称作“青铜器”.青铜器成熟于商而盛行于周,故史家又称商周时代为“青铜器时代”.商周青铜器主要用作战争武器,同时也大量用作礼器和饮食用具.在两周青铜器中有关邢台历史的,器物称作“邢器”,其中最早的邢器是西周初时的“麦尊”礼器.一“麦尊”的造型、装饰和断代据刘节《麦氏四器考》记述:传世麦氏之器共有四件,即“麦尊”、“麦鼎”“麦彝”和“麦盉”.此四器出土于何时何地?因无确记已不可考,唯知“麦鼎”一器原  相似文献   

14.
亲族血缘关系在商代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在被商王利用来维护和巩固王权的同时,也对王权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商王室对祖先神祭祀的极度重视、血缘贵族在贡纳、戍守等方面的强势表现以及《尚书.牧誓》中列数的纣王的罪恶都是上述作用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5.
青铜器在商代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在众多青铜器中纹饰占有重要的地位,不同的纹饰装饰着各种青铜器,起到不同的社会作用。在众多纹饰中主要的有饕餮纹、夔龙纹等,还有云雷纹、涡纹等其他纹饰,这些纹饰在各种场合中起到重要的主要,服务于商代的社会。  相似文献   

16.
融入血脉的原始生存观念的烙印深深印刻在人类的各种活动以及原始艺术形式之中,被称为原始艺术"活化石"的淮阳泥塑玩具"泥泥狗"具有传承悠久,古拙质朴的装饰特点,在器物造型特点、图案纹饰符号、色彩象征意义等艺术特色上都体现了远古生殖观念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1975年江西清江横塘狮脑山,位于县西22公里,西南距著名的吴城商代遗址七公里.吴城商代遗址是1973年发现的,是我国长江以南第一次发现的较大规模的商代遗址.此遗址出土的大量器物与郑州二里冈、安阳殷墟,辉里琉璃阁、藁城台西、黄陂盘龙城等商代遗址出土的同类器物较为接近,可见江西吴城文化与中原文化有密切的关系.本期介绍的清江狮脑山出土的虎耳兽面纹扁足铜鼎,风格与吴城商代遗址出土的一些青铜器相似,年代与殷墟早期相当.此鼎口部为斜折沿,厚唇、立耳、两耳上各立一虎,虎身满饰云雷纹,二  相似文献   

18.
商代诸神与商代信息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商代是一个以神为本的神权统治时代。尊鬼事神、崇信上帝鬼神、迷信巫祝占卜之术,是商代社会的主要特点。在商代人心目中,诸神具有三种不同的权能:自然权能、战事权能和人事权能,它们通过不同权能主宰着万事万物的发生和发展。商代人“万物有灵”的观念与多神崇拜的行为决定了商代信息传播的观念与运作。商代诸神不仅是万事万物之源,而且是万千信息之源。商代诸神是各类事件与信息的制造者与传播者。  相似文献   

19.
李波 《职业技术》2006,(10):149-150
一、科学技术与艺术设计科学技术在古代艺术设计中的日益融合,不断创造出变化无穷的器物造型。就青铜器来说,没有先进的铸造技术与艺术设计的结合,青铜器的产生是难以想象的。正是因为科学技术与古代艺术设计的紧密结合,才产生了精美的青铜器,才创造了伟大的“青铜时代”。下面  相似文献   

20.
自有工艺美术教育以来,一直设有图案课.图案是我们培养的工艺美术设计人才必须掌握的技能.而“图案”一词.历来有不同的解释.这可以寻根到器物造型设计初期完全依靠手工生产的远古,和由远古过渡到现代化工业生产的漫长的进化过程.今天.“图案”一词广义的解释也就被“造型设计”所代替,“图案”也就只留下了“装饰纹样”的含义,成为“装饰纹样”的代名词.因此,图案课是无法包含所有器物的造型设计的.事实上绝大多工艺美术院系的图案课也都是以装饰纹样为教学内容的,而器物造型设计由各专业根据不同的材料和加工工艺而另行开设.我们在研究图案教学时,必须顺应时代潮流.给“图案”一个现实的、大众化的定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