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校要发展,离不开纳谏,而"访"是纳谏的有效途径."访"得好,谏路就宽,"访"得差,谏路就窄.谏路宽,可以促进学校的发展,谏路窄,就要影响学校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高一《语文》(人教版试验修订本·必修)选编先秦谏说类历史散文三篇:《烛之武退秦师》、《触龙说赵太后》和《邹忌讽齐王纳谏》,皆以情动词警、谏说巧妙而使人君采纳,几达“一言兴邦”之功效。现就三篇文章的“巧谏”艺术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3.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题目是后人加的.邹忌,是齐国的大夫.齐王,这里是指齐威王,据《史记·六国表》,当于公元前三七八年至公元前三五○年在位;据《竹书纪年》,当于公元前三五七年至公元前三二○年在位.讽,即讽谕,规劝,就是用暗示或者比喻的方法委婉地说明道理,使别人接受.谏,下级劝上级称谏.纳谏,就是君王接受巨下的劝告.“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语法结构是兼语式,其中“齐王”是兼语,如果分成两句话讲的话,就是“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  相似文献   

4.
从《贞观政要》看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贞现政要>中有关"悦以从谏"、"求贤若渴"的内容折射出唐太宗"览古今之事,察安危之机",致力于求贤、用人和求谏、纳谏的思想和实践,并提出善于用人和纳谏是形成的"贞现之治"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正>古语云:“文死谏,武死战。”历史上的各朝各代都不乏善于劝谏的臣子,也有很多积极纳谏的君主。战国时期的齐国人邹忌就是一个以劝谏立足朝堂、扬名后世的人物。史料记载,邹忌曾听齐威王弹琴,便趁机借“大弦”“小弦”之喻,与其谈论了一番治国安民之道。邹忌因此受到齐威王的赏识,不久就获封相国。《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讲述的故事,也是邹忌劝谏之路上的“高光”时刻。那么,这场由“比美”引发,最终为齐国赢得“战胜于朝廷”的良好局面的劝谏,体现了他什么样的劝谏艺术,又为何会被后人所津津乐道呢?  相似文献   

6.
纳谏是不是民主?人们的答案不尽相同。近年来,随着对封建主义思想批判的深入,学界已经有人从政治学、历史学的角度揭示了纳谏的专制主义性质。本文试图运用贞观时期的有关材料,通过分析君主纳谏的内涵,以说明纳谏实质上是一种帝王之道。以李世民为首的贞观统治集团十分重视君主纳谏的政治作用,把诎己从谏列为君道的重要内容。在他们看来,纳谏不仅仅是为了听取批评,下情上达,它具有综合性的政治功能,是君主招纳谋略,支配臣属,掌握政治枢机的重要手段。综观贞观君臣的言论,他们的君主纳谏理论大致可以归纳如下。 1、君主虽圣,亦应受谏圣者为王,王者为圣。在封建专制主义时代,帝王不管是贤明还是昏愦,都要被称  相似文献   

7.
胡天泉 《现代语文》2006,(5):128-128
高一语文(试验修订本·必修)选编先秦谏说类历史散文三篇:《烛之武退秦师》、《触龙说赵太后》和《邹忌讽齐王纳谏》,皆以情动词警、谏说巧妙而使人君采纳,几达“一言兴邦”之功效。现就三篇文章的“巧谏”艺术略作探讨。1.烛之武:巧借矛盾公元前630年,秦晋围郑。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二:一是晋文公(重耳)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出兵助楚。这事本与秦无关,但秦想借此“捞一把”,扩张一下势力。国难当头,郑国老臣烛之武临危受命,身赴敌营,劝秦撤兵。他谏说成功的关键,是巧借了秦晋之间的…  相似文献   

8.
一、取舍处理一取文章主干。抓住了主干,脉络自然分明。《邹忌讽齐王纳谏》主干是“讽”。“比美”的“三问”是讽的原因,“规劝”的“三比”是讽的经过,“纳谏”的“三赏”“三变”是讽的结果。没有邹忌的讽谏,就没有齐王的纳谏,就没有“皆朝于齐”的“国际影响”。“战胜于朝廷”的政治见解就无从立意。通过抓主干,便于学生理清作者的思  相似文献   

9.
《邹忌讽齐王纳谏》为《战国策·齐策》中一篇由己及人,以小喻大。因事悟理,纳谏除蔽的优秀历史散文。其魅力之大,使人百读而不厌;生命力之强,虽历千载而不衰。斯文短小精悍,论事缜密,炼句若诗,笔触细腻,篇章逻辑性强,于无华的文字上“流美”,在和颜悦色中“服人”。 文章题目《邹忌讽齐王纳谏》,属直陈其事一类。“讽”字,乃微言婉词劝谏之意。换言之,即运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纳,(即)接受。谏,指臣子、晚  相似文献   

10.
军民共建职教路宽本刊讯:山东省临沂地区劳动局技工学校与驻军某部结成“军民共建”单位.充分发挥学校的人才优势;为部队培养“军地两用人才”。近日某部65名战士进入该校接受厨师培训,为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闯出了新路。(张在光)军民共建职教路宽@张在光...  相似文献   

11.
(5)指出汪笺、彭校中的误用通假问题,其致误原因为不明原文之义,或不明文字、词义的演变,故求诸通假手段为训。尽管破假借字得其本字是训诂的重要方法,且清代古音学昌盛,奠定了识别音同或音近的通假的语音基础,但在具体使用通假手段时仍需持特别慎重的态度。现举“正谏”条:《潜叹》:“自此之后,莫敢正谏,而高遂杀二世于望夷,竟以亡。”(101页)汪笺:《说苑·正谏篇》云:“谏有五:一曰正谏。”彭校:《说文》:“证,谏也。”“正”与“证”同。《吕氏春秋·不苟篇》:“主有失败,皆交争证谏。”《外传》九作“正谏”,是“正”即“证”也。按:彭…  相似文献   

12.
尚立霞 《甘肃教育》2004,(11):23-23
战国时邹忌很会劝谏,他现身说法使齐威王懂得了纳谏的重要性,从而广开言路,兴利除弊,使齐国位列战国“七强”之首。时过境迁,到了唐朝,也有一位同邹忌一样敢谏、善谏的大臣,他就是魏征。魏征不仅披肝沥胆、直言不讳,而且很注意进谏的方法和实效,他的意见大都为唐太宗采纳,使太宗避免了政治上不少失误。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的《谏太宗十思疏》(下称《十思疏》),就是魏征在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频上四疏,以陈得失”中的第二疏。此疏核心内容为规劝唐太宗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中心意思是要他积德行义。但文章开篇并没有  相似文献   

13.
唐太宗继承发展了传统的“德主刑辅”,“利法并用”的思想,在立法上,制法“务在宽简”,约法省刑;强调法律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在执法中,“恤刑慎杀”,据律定罪;奖励秉公执法,严惩贪官污吏;皇帝本人兼听纳谏,“唯才是与”,以身作则带头守法,对违法者不分亲疏贵贱,“一断以律”。  相似文献   

14.
魏征是镜     
臣子规劝或批评君主叫做"谏",君主接受规劝或批评叫作纳谏.我国历史上最善于纳谏的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魏征是中国古代著名政治家,唐朝著名的谏臣,前后陈谏二百多件,大多被唐太宗采纳,被唐太宗誉为"明得失"的镜子,同学们,想知道魏征是怎样敢于积极进谏的吗?……  相似文献   

15.
词语不只是记事记言的文字符号,而且大多是带有一定的褒贬感情色彩的。而写在文章里的一个个词语,就更会烙有作者喜怒哀乐的种种情感的印记。词语本身的褒贬色彩,利用发挥得好,可以使感情表达更加沛然淋漓。譬如,臧克家在《纳谏与止谤》有一段话说:“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多少忠臣义士,赤心耿耿,尽忠尽谏,结果呢,有的被挖心,有的被放逐。比干、屈原悲惨的故  相似文献   

16.
高中第三册《纳谏与止谤》自读提示认为:“对于邹忌进谏的巧妙方法,文中也附带论及,但仍使之从属于威王的‘善听’。这样,全文议论的重点就十分突出。”我们认为这是一段妨害中心突出的议论。理由如次: 一、从标题看。议论文的标题规定论域、角度、重心,发议论须受标题制约,否则会超越论域,偏离中心。主标题规定论域为“纳谏与止谤”,副标题只表明写本文的方式,不拓展论域。“要不要纳谏,怎样纳谏,纳谏的意义,止谤的危害”才是本文应论之义,进谏方法论非题中应  相似文献   

17.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有这样一句话:“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对于此句结构,梁宗奎、陈兆福主编的《古汉语修辞简论》中认为:“是三个假设复句的排比”。笔者不敢苟同,现作分析。我们知道,单复句的区分关键是看句子有几套主谓语,有一套的是  相似文献   

18.
教材中有几篇文言文涉及到“谏”的知识,注解比较简略,一些权威工具书的注解也不全面。“谏”,《辞海》中注解①为:“直言规劝,使改正错误,一般用于下对上。如《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就注解看,“谏”所用的方式是“直言”,而从例子看,不能说明“谏”的方式是否是“直言”。其实,我国封建社会里,臣对君、晚辈对尊长进行规劝,使其改正错误,方式不单是“直言”,  相似文献   

19.
训练学生处理各种事物的思维走向可为四步(下文以指导学生写《从齐王“悬赏纳谏”谈起》为例).一、量型定质,即认定事物“是什么”,在读完《邹忌讽齐王纳谏》故事后,首先引导学生认定悬赏纳谏是一种广开言路、从谏如流、治国有道的积极措施,然后要求学生由此生发开去这样就端出了论题,为联想阐发深入思考确定了目标.二、寻根找因,即追究事物“为何”而来,齐王之所以会悬赏纳谏是因为他头脑冷静敏锐,实事  相似文献   

20.
不知何时,一些老师渐渐习惯于一个电话或一个口信,就将学生家长召至学校。名之日“校访”。“校访”的潜滋暗长,使“家访”有了淡出家校联系阵地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