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侯建波 《成才之路》2013,(16):11-11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尤其是德育的主渠道。要求教师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把复杂的、抽象的德育内容具体化,渗透在各科教学当中,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受到熏陶,受到教育,达到德育目的。现在的中职生,有的受家庭、社会的影响,还没有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需要教师对其加以引导。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语文课本本身所固有的德育和智育两种作用,有目的地以教材中感人的事迹、高尚的思想情操熏陶学生,在学生的心灵上撒播做人的良种。  相似文献   

2.
赵瑛群 《上海教育》2013,(4):150-151
学科教育的有效实施必须是各个学科全方位地共同推进。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尽可能全面深入地挖掘、展示出不同学科在德育教育的价值。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科教学从单一的知识传授向关注学生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协调发展转变。过去,人们对学科教学与德育之间关系的认识存在误区,用“德育渗透”替代学科德育应有的作用,致使德育在学科教学中长期被忽视。  相似文献   

3.
学科德育是素质教学的重要一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挖掘教学教材中显性和隐性的德育因素,施德育于数学教学之中。我们平时的数学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数学思想,数学修养的培养,必须在平时的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学数学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谭海荣 《学周刊C版》2014,(9):190-191
“百年教育,德育为先。”德育工作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本文从寓德育于生活中、于学校各类活动中、于教学之中等几方面进行阐述如何把德育自然渗透到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想上的启迪和情操上的陶冶。  相似文献   

5.
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德育工作不仅是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任务,还是每个教育工作者教学任务所在。作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良好教材的“历史课”更需要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渗透于平时的整个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6.
"百年教育,德育为先。"德育工作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本文从寓德育于生活中、于学校各类活动中、于教学之中等几方面进行阐述如何把德育自然渗透到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想上的启迪和情操上的陶冶。  相似文献   

7.
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培养人的不同方面.在多元教学思潮的助推下,德育的魅力日益显现出来.德育是综合素养的具体体现,是教育教学的终极追求.要想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全能型人才,必须将德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微风化雨.初中英语教学实施过程中,深度挖掘学科特色和德育因子,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完成德育已经成为教师必须掌握的技能.  相似文献   

8.
正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德育工作不仅是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任务,还是每个教育工作者教学任务所在。作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良好教材的"历史课"更需要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渗透于平时的整个教学过程。一、当前历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问题1.缺乏完善的历史教育评价目标和手段在现行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历  相似文献   

9.
面对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快速变迁,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在整个教育中,德育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受责难最大,集中地表现在长期以来德育的实效低,很难真正打动学生的心灵,不少学生普遍表现出道德上的知行脱节,言行不一。在此,本文从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特点出发,详细探讨了中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施俊波 《文教资料》2011,(18):202-204
德育为先是我党在新时期确立的重要教育方针,也是高校教学活动必须贯彻的重要理念。法律课程具有与德育教学结合的天然优势,应该在法律课程教学的各环节加强德育的渗透和熏陶.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受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的教育,从而更好实现德育培养目标.实现高校为我国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职能。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教学在教学中应注意六个问题,其中第五点就是"结合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而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思想品德教育更要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挖掘其中的德育因素,讲究教育策略,使学生自然而然的受到教育。笔者就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策略谈谈肤浅体会。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教学在教学中应注意六个问题,其中第五点就是"结合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而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思想品德教育更要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挖掘其中的德育因素,讲究教育策略,使学生自然而然的受到教育。笔者就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策略谈谈肤浅体会。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并且教育也不再是停留在传统的教学形式中,德育也日益在教学中突出了它的重要性,德育是对学生思想道德方面进行的教学,应渗透于各个学科中,从而提高学生的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是基本的学科,它的教学为其他科提供了一些基础的知识,因此,与德育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德育,并且这种方法已经成为教学的主要方法。通过对小学数学教育与德育的关系进行探究,从而提出了一些在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马琳 《科学教育》2006,12(6):25-26
“教育为本德为先”,素质教育之根本在德育。德育是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教育的简称。德育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中学的德育培养,在内容上必须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诸育相结合,在方法上寓于各种活动和各科教学中。初中《生命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但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德育内涵。要在《生命科学》教学中充分挖掘学科德育资源,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想教育。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德育实效。本文就如何在初中《生命科学》教学…  相似文献   

15.
历史学科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是渗透科学教育、人文教育、思想教育等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紧扣德育目标,创造性地运用历史教材,让历史教学上升到德育高度,使学生不但学到历史知识,更受到德育教育,提高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一、注意德育目标与因素,有机渗透德育教育1.明确德育目标,有向渗透德育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其德育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情  相似文献   

16.
数学是学生学好理科的关键,也是学生掌握理科逻辑内容的重要成分。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数学一直是不可替代的学科,它在所有科目中一直占有主要的地位。另外,在数学课程的改革里,着重表明数学教育不能只是让学生学习书本知识,老师应该将德育精神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中,融入书本的知识中,以便培养学生面对事物的处理方式与德育认知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时代呼唤着德育,面向21世纪的教育期待着德育。德育功能是各门学科共有的,但地理教学的德育功能却有别于其他学科的固有特点。它是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固有的思想教育内容。也就是说,德育渗透于地理教学之中。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发挥地理教育本身所有的德育和智育两种作用,有目的地以地理事实、地理知识熏陶学生,在学生的心灵上撒播做人的优良种子。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由此带来的道德和法律问题也越显突出,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赏识教育,让德育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已成为当前"德育为首"的教育理念所必需.  相似文献   

19.
随着素质教育对德育的日趋重视,要求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教育,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能够使思想情感受到潜移默化的良好影响和感染。着眼于初中英语教学课堂的有效德育渗透进行交流和探讨,旨在寻找行之有效的策略方法,推进德育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21,(54):60-61
数学是具有育人性的学科。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要求数学教师立足数学学科的育人性,多途径地挖掘德育资源,多策略地应用德育资源,将德育资源融入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的过程中,受到德育熏陶,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道德认知,践行良好的道德品行,实现有效发展。在文章中,笔者将以自身的教学经验为切入点,详细阐述挖掘德育资源、应用德育资源的策略,为一线教师提供实现数学学科育人价值的教学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