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51年的盛夏时节,正在筹备中的《中国建设》杂志编委会副主任陈翰笙和张彦一起,去北京前门火车站迎接爱泼斯坦和邱茉莉夫妇。他们是受宋庆龄之邀,从美国回中国参加杂志的创办工作的。当时,中美关系十分紧张,爱泼斯坦夫妇克服了重重阻力,绕道波兰等国,几经周折才回到中国。没想到,此后的半个多世纪,爱泼斯坦再也没有离开过他所热爱的中国,并成为一位专向世界传播中国的特别中国公民。  相似文献   

2.
如今,在中国的读书界,无论少长,恐怕没有不知道季羡林先生的。其实,他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已经声名远扬。60年代初期,我还是个初中生的时候,就在《世界文学》1963年第5期上读到过他翻译的《佛本生故事》。那时候,人虽然奇穷,但一本杂志五角钱,只要想读,还是买得起的。四十多年过去了,那本杂志尽管已经破损,却一直存留下来。我在当时还喜欢阅读报纸副刊,自然常读到他的散文,有的文章至今还收藏在当年的剪报集中。先生何许人也?我根据常识判断,他是个翻译家,也是个散文家。我还知道他是《世界文学》的编委,但不晓得他当时还是北京大学的知名教…  相似文献   

3.
父亲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在离休以前是不重亲情的,至少在表面上,至 少在我青少年的记忆里。 小时候父亲从来没有抱过我们,这是我们长大成人工作后,母亲在餐桌上当着父亲的面说的。母亲还连声地逼问父亲:“你说你可抱过?你说你可抱过?”那时父亲已经六、七十岁了,他红着脸,支支吾吾地应付着,看上  相似文献   

4.
张艺谋,以其在国内外屡获大奖的“神话”式经历,已成为90年代正宗的“中国”形象的权威“供应商”。他在《黄土地》、《红高梁》、《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和《秋菊打官司》中描绘的原始情调,无论在国外还是在国内都唤起了原始中国的真实感。人们把张艺谋描绘的原始中国,就看成确实如此的原始中国。那么,张艺谋的原始中国究竟是一种真实还是一种虚构?它是“我性”的还是“他性”的?这正是我们需要讨论的问题。 一 原始情调与灵韵重构 张艺谋影片总是把人们抽离现实而引领到遥远的过去、甚至仿佛原始时期,与神秘的、野蛮的、朴素的、愚昧的东西相遇,而且,还使我们领略这种原始生活中弑父英雄与传统父亲规范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5.
回家的感觉     
芮嗣文现在是北京大学法律系第一位美籍研究生.很小的时候,他就迷上了中国,迷上了中国的古老文化.他喜欢看李小龙、李连杰、成龙的功夫片,他想到中国读《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名著的原文。1992年还在纽约上大学的他,利用暑假到中国来学汉语。“那两个月,我和中国学生同吃同住,感觉妙极了”。他大学毕业后就来到中国,进入北京大学,成  相似文献   

6.
2014年10月18日,著名美裔中国籍翻译家、作家,99岁的沙博理(Sidney?Shapiro)先生,在北京家中安详辞世。此前,沙博理先生作客凤凰卫视“鲁豫有约”节目,把在中国的故事讲给世界听,现场观众给予了热烈的掌声。沙博理是一位中国籍的美国人。67年前,出于对中国这个古老神秘国度的向往,他只身来到了上海,从此跟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成就了这位老人的传奇人生。这位纽约出生、美国名校毕业的美国人,被中国文化吸引来到中国,迎娶了中国女演员凤子为妻,成为了著名翻译家和研究中国文学、法律问题的专家。2008年12月,沙博理撰写的《我的中国》一书在中国出版。2011年4月2日,沙博理荣膺2010~2011年度“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对于获得这个奖项,他很开心,他说:“我热爱中国,这儿就是我的家,我的根在中国。”他还说:“这个奖对我是一个很大的荣誉,它也表明全世界的人民多么佩服中国和佩服中国的人民。”  相似文献   

7.
83岁的夏尔·吉斯林先生是《中国报道》的比利时读者。1988年他给编辑部寄来一封信,信中写道:“我已经立下亲手书写的遗嘱,交给了公证人,把中国报道编辑部作为我的遗产继承者。我死之后,比中协会将接到通知,把我的地产出售,将得款转给你们。”第二年,这位老人就不幸去世了。他的遗产按照他的遗愿转移给了中国报道社。虽然我手头没有统计资料,但我们仍相信,这是世界上不多见的一种遗赠。因为人们都知道,无论是国内外,私人遗产理所当然地是转移给死者的家人或亲属的,当然也有赠予本国的慈善团体或公益事业,却极少像我们这位老读者这样,把遗产献给一个遥远的、从未谋面的国家的一个团体!  相似文献   

8.
此刻,就在《对外大传播》编辑部办公桌上,放着一套香港和平图书有限公司新出版的《中国学者看世界》丛书。编辑还未及启封,已从书名上掂出了厚重的分量,而其中的一本(《国家利益卷》),就是由本文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王逸舟主编的。在此之前,由西安读者高平先生向本刊推荐了王逸舟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署名文章——《一个重大的国际倡议》,文章是根据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的《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重要讲话有感而发。正值中国内建和谐社会、外倡和谐世界,需要重新审视在世界扮演的重要角色之时,《对外大传播》正在就“如何建设和谐世界”的话题对王逸舟进行专访。正在此时,看到王逸舟在网上的《面向21世纪的中国外交:三种需求的平衡》一文,细细读罢,掩卷而思,感到这是一篇理论含量较高、具有一定战略思维角度的文章。文章中用大量的事实、用层层剥笋的方式清晰而逻辑地阐明了如下观点:“外交是一门艺术,没有国际合作与斗争,没有国家内部改革与发展之间关系的缜密思考和巧妙平衡,没有军事、政治、社会、经济和意识形态诸领域的全面兼顾,没有短期对策与中长期战略之间的内在衔接,总之,没有统筹考量的外交战略,就不会有中国在过去20多年发展基础上新的更大的进步,就不会有中国成为21世纪世界大国的宏伟前景。”文章篇幅比较长,但为能够使读者清晰地把握作者的思想脉络,本刊还是予以全文刊发,分上下两期刊出,本期刊出的是下篇。  相似文献   

9.
2004年全球扶贫大会上,温家宝总理在以《为减少全球贫困而携手行动》为题的讲话中说:“消除贫困、实现富裕,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也是人类追求正义、公平和平等的永续实践。与贫困作斗争,是所有国家和国际社会的神圣责任。”他还说,多年来,许多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还有世界上许多国家,积极支持中国的扶贫开发。中国人民对这些帮助铭记在心。21世纪上半叶,是中国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期,中国扶贫事业的进程是怎样的?国际社会的帮助给中国贫困地区带来了怎样的变化?《追踪:国际扶贫援助项目在中国》这组选题,力图把中国扶贫事业的进程放到国…  相似文献   

10.
陈祖芬 《文化博览》2006,(10):22-23
"师傅!"我喊他。然后就觉得好像是孙悟空在喊唐僧。我一时心急不知道叫他什么好。他这个出租车司机怎么讲一口那么够味儿的英语?不像在学校里学的,这需要一个语境。或许现在的"海归"也开起出租车了?中国发展之快,据说前几年很稀罕的"海归",有的已变成"海带",就是从海外归来的待业者。他正在接手机,是个国际长途。一位德国商人请他帮忙在杭州找一家液压千斤顶厂。"中德会谈"一结束,他才能顾及坐在出租车后座上喊他"师傅"的人。  相似文献   

11.
《对外大传播》2003,(7):29-29
[新加坡《联合早报》6月19日载旅美资深时事评论员司马达的文章《纪思道的中国观》(节录)]最近在法国埃维昂举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首脑对话时,国际舆论界出现了 G8集团应有中国参加的论调。其中喊得最响的要数《纽约时报》记者纪思道(即尼古拉斯·克里斯托夫——本报注)。他认为,世界各国领导人在法国聚会讨论如何面对21世纪的挑战,G8集团居然没有中国的份,实在是“荒唐”  相似文献   

12.
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启了世界工业化的进程,随后,西欧北美迅速实现工业化,人类走向工业文明新时代.但是,中国仍然按照老路子发展.20世纪30年代,英国科学家李约瑟悉心研究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提出著名的“李约琴问题”,或“李约瑟难题”.他提出,公元11世纪,中国(宋代)的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世界的顶峰,但是,“为什么古代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和印刷术,工业革命却没有发端于中国?”或“中国的封建社会比欧洲国家早了近1000年,何以资本主义文明产生于西方而不是产生于中国?”这就是著名的“李约瑟问题”.  相似文献   

13.
偶遇一位十多年前的学生。我问:“忙吗?”他说:“不忙,瞎混哩!”好像怕我说教,即刻补充道:“现在大家都这样。”下班路上,遇一位好久不见的老乡:“单位效益如何”?她居然忿忿然说:“现在是干活的不拿钱,拿钱的不干活,谁还干呢?瞎混呗!”一位远方同学天赋过人很有抱负,他学业精进敬业守职,他的来信每每荡气回肠催人奋进。最近  相似文献   

14.
通联工作是办好杂志的耳目,通联工作是联系读者的桥梁。因为它可以直接与读者联系,可以听到读者的呼声、意见、要求和建议。它是我们办好杂志,使杂志办得更具针对性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工作。《今日中国》历来重视通联工作今日中国杂志社的老领导陈翰笙、李伯悌同志在纪念《今日中国》创刊40周年时写的《回忆杂志的诞生》一文中这样写道:“我们一  相似文献   

15.
那天,一个美国同学用结结巴巴的汉语问我,能不能帮他一个忙。原来他的太太在邻近镇上的一所初中教文学课,这个星期,学生们的阅读材料是一部多处涉及中国文化的小说《龙翼》,老师想找个中国人去班上简单地介绍一下中国文化。还未等同学说完,我已经被兴奋之情攫住了。因为先前我一直对美国的教育体系感到陌生和好奇,现在,一个绝好的机会自动送上门来,让我得以亲眼目睹美国孩子的初中生活;另一方面,我也对有机会临时担任中国文化的“代言人”感到受宠若惊,我二话不说答应帮这个忙。去学校的前一天,我制作了一个图文并茂的幻灯文件,准备到时候边…  相似文献   

16.
和晶接班崔永元入主央视王牌拦目《实话实说》已经有相当一段日子了,接班崔永元之后,在度过了差点被唾沫淹死、差点被压力压死的“阵痛期”之后,她现在感觉如何?最近,面对《电视你我他》的观众,和晶来了个实话实说。  相似文献   

17.
周瑾 《对外大传播》2005,(10):28-30
对冯骥才先生的采访,是在天津小白楼他的工作室里进行的。在约见冯先生的过程中,笔深深感觉到冯先生太忙了。据冯骥才说,他几乎每天凌晨一两点才入睡。可每次笔打电话到工作室时,在电话那头,总能听见他宽厚、响亮的声音。 “在我发表的小说中,大概以《三寸金莲》争议最为激烈。”但是这部小说被翻译成七种字,有英,有越南,有俄。冯骥才的书为什么总是被国外出版界所关注呢?“我认为有两个原因,一个跟我的小说背景有关,我的小说都有中国化和地域的背景,外国人看你中国的小说看什么?他看的是你的味道,属于中国的味道。《三寸金莲》当年引起争议的内容中,最主要的就是有读认为我在宣扬与赞美‘三寸金莲’,实际上这是读对小说的误读。《三寸金莲》不是那种以暴露中国历史传统上落后的东西来博得外国人眼球的东西。日本有学评论家认为(《三寸金莲》是讲化的束缚力,我比较赞同这个观点。《三寸金莲》写的是20世纪80年代的事儿,可我认为,小脚里藏着一部中国历史,但是现在被裹着得可能是眼睛,也可能是脑袋。” “除去《三寸金莲》,我还写过一本小说,叫《感谢生活》,这本书也被翻译成不少种字,《感谢生活》写了一个做陶瓷的艺术家在大的历史背景下,他的个人命运和爱情经历,书强调了中国民间化的美。因此,我觉得是因为我的书里有了化内涵,才有了它受外国读的喜欢。第二呢,是我的小说里有中国人的特点,《俗世奇人》里就介绍了很多有性格的入,这本书被翻译成法、俄、日本,它和巴尔扎克笔下的人物不同,这些入只能存在在天津码头上。即使这些人可能不在了,但是化会留存下来,他们的气质还在,依旧个性鲜明地活在读的心里。”[编按]  相似文献   

18.
见到郑明主任,是他率队到北京举办《郑和史诗》大型图典的新闻发布会。谈起刚在钓鱼台国宾馆成功举办的发布会,郑主任脸上仍抑制不住地兴奋。“策划实施在北京举办新闻发布会,就是想通过国家媒体的传播,让中国和世界都能了解,伟大航海家郑和的故乡在云南。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他家乡的人民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出版了一部大型图典《郑和史诗》。”郑明还告诉记者:“北京大学的一位教授看了《郑和史诗》这样评价说,‘如果郑和700年以后,还能提起世人为他做了什么,还能流传下来的,那么一定是《郑和史诗》。’”“听了专家学者们的高度评价,看了中央电视台等媒体的现场报道,我会感到外宣工作的成就感!”郑明如是说。  相似文献   

19.
中国有一句成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比喻一个人虽然年老了,但仍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为《中国报道》工作了几十年现已退休在家的老人们就是这样的一些人。为办好杂志出谋策划他们一共有30多人,大部分在60岁以上,其中70岁以上的有12人,年岁最大的已经92岁。尽管他们以前的职务不同,所从事的专业不同,他们中既有专职的世界语者,不仅从事《中国报道》的工作,还兼任世界语的其他工作;  相似文献   

20.
“小平同志打电话到外交部,指示立即对勃列日涅夫的讲话做出反应。那时,外交部还没有正式的新闻发布会制度。我仍在新闻司司长的任上,正在考虑设立新闻发言人,此事便成了立刻建立发言人制度的契机。外交部的第一次新闻发布会是一次没有座位的新闻发布会。那是(1982年)3月26日,地点在当时外交部主楼门厅处。当时没有专门进行新闻发布的场地,七八十位中外记者受邀出席,大家就站在我周围。当时担任翻译的是现任外长李肇星。”——摘自钱其琛《外交十记》从老外交部长钱其琛第一次出任中国新闻发言人的那天起,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设已走过了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