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精心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是构建研究型大学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工作。本文以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尝试为个案,对建立适应研究型大学需要的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艺术设计教学过程评价方案的研制和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程评价方案是实施过程评价的方法和途径,方案制订的好坏,直接影响过程评价的实施效果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质量。研制过程评价方案要以艺术设计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以艺术设计教学要求为依据。突出重发展、重创新、重综合、重过程的特色;实施过程评价方案要以提高师生认识为前提,建立保障措施为基础。使过程评价方案的研制和实施成为艺术设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高等学校是国家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湖北经济学院开办"国际金融实验班",对金融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做了有益探索与实践,主要包括科学制订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思路,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培养创新人才的保障制度,营造创新氛围等.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呼伦贝尔学院2012版人才培养方案为例,针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学分制改革需要,就课程构建中的模块结构设计、课程体系建立和学分比例匹配等内容进行了论证,文章阐述了富含应用型本科办学特色的一些改革和创新研究,以期为同类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和设计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本文对数学实验类课程改革进行了探讨.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出发,基于多学科融合,进行合理的课程规划,最后加强软硬件平台的建设.提出以数学建模竞赛为契机,建立灵活的教育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6.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如何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学科竞赛作为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引擎之一,是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有效载体.以安徽新华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提出科教相融、科创相助(科-学科与科技竞赛;创-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培养理念,将学科竞赛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平台搭建等各个环节,并进行了一系列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该研究对学科竞赛如何融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构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实践教学和创新教育是生物制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广东药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自建院以来,通过三阶段改革建立与完善了实践教学与创新教育体系.包括以科研促教学,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打造多元化创新教育平台;创新创业教育成果的孵化与推广.经过数年实践,获得了较为丰富的科研,教学成果.为本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成熟教育模式与良好实训平台.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地方工科院校为研究点,结合地方经济形式,紧紧把握课程改革的趋势和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动力,力争培养创新工科人才,并加速成果转化、鼓励创业,最终服务于地方经济,从而使以课程改革与人才培养方案为路径,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为导向,以培养创新工科人才为目标,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与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相融合,积极探索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与启示。  相似文献   

9.
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是有效实施高职高专教育,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基于近四年的系统试验和验证,得到了高职与高专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方案优化的技术路线,提出了方案实施保障机制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人才的总体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的总体规划.文章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探索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模式,以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阐述了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框架.  相似文献   

11.
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是有效实施高职高专教育,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基于近四年的系统试验和验证,得到了高职与高专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方案优化的技术路线,提出了方案实施保障机制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高校工科专业建设及其创新人才培养问题,提出了以创新教育为抓手的电气类专业特色建设新举措,包括:确立"富有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的国际化电气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将教师最新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和实践教学资源;构建"人文素质教育、理论教学、工程实训和创新实践四位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建设"课程实验、工程实训和创新研究一体化"的电气工程学科综合实践基地;建立以"创新实践"课程和"大学生科技竞赛"引领的一般创新人才与拔尖创新人才协调培养机制;通过国际合作办学项目,着力建设一支"富有国际化视野和创新精神的双师型教学科研团队"。  相似文献   

13.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12):206-210
西华大学汽车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开展汽车交通类创新人才培养建设过程中,结合人才培养需求,通过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现有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立了综合实验课程考核体系;通过将中心科研项目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推进赛训合一、发挥校外实训基地作用等多项举措,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新的成绩。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创新构建具有鲜明职教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显得尤为重要.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要调查市场需求,并引进行业指导.新模式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由课程方案、教学措施和评价办法三部分组成;文章对此作了较为具体的展示和举例说明.同时,还对建立和健全实训基地、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校企合作等实现途径作了思考.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民办高校培养的人才除了具备在企业中各岗位的胜任能力之外,还应当具备创新创业能力,这对于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尤其重要.首先,制定创新创业人才战略培养目标;第二,构建以岗位为核心、需求为导向、就业为根本的招生就业服务体系,构建出与创业人才培养相匹配的招生策略和就业推广方案;第三,设计出创新意识、创业战略、创业知识和创业实战四项课程设置的教学体系,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第四,通过校企合作打造灵活多样的实训体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五,形成专业知识、岗位技能、创业能力、职业素质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人才评价标准;第六,建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组织结构是人才培养的保障,充分整合校内外力资源、人力资源,确保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运行.  相似文献   

16.
高等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区根据交通信息学科与技术的发展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毕业生的新要求,并进行了交通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探索。通过提出和确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和定位、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方案、建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管理与运行机制,最终形成了有利于多样化创新人才成长的培养体系。该体系建立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满足交通信息类工程人才的需要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培养方案是素质教育背景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中非常重要的因素,构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必须明确指导思想,优化课程体系,同时也要建立以生为本的教学体系,改良教学手段,树立全面素质教育的理念。  相似文献   

18.
社会经济转型引发全社会对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关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肩负时代使命,积极探索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行动方案:设立“卓越学者计划”,开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特殊通道;优化课程设置,构建跨学科教育与专业教育融通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实践,实施研讨式与探究式的教学方法 ;强化本科生科研,建立本科生参与科研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为实现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南洋理工大学形成了包括顶层设计、资源供给、评价体系、文化支撑的四维保障机制。南洋理工大学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对于打造大学品牌优势、赋能新加坡科技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综合研究当前社会对人才的质量与素质要求、考察国内外研究型大学创新教育状态和解读创新人才培养诸要素的基础上,指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研究型大学应当构建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努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20.
随着创新创业教育的浪潮席卷全国,文化创意作为能够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吸引了来自政产学研的高度关注,该产业也产生了更多的人才需求.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态势下,越来越多高校将文化创意人才培养作为深化创新创业改革的着力点,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将理论探究与实践检验相结合,总结了我国文化创意人才水平参差不齐、发展不平衡、课程设置固化、人才结构单一、与产业关系两极分化等五点共性问题;在南京大学"三三制"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探索了一条适应于综合性大学的文化创意人才培养路径,并介绍了南京大学"艺术与文化创意"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的方案设置与初步尝试;最后,结合实践过程中的测评、访谈提出了对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