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晋法家和齐法家同为法家 ,但政治理念却不相同。齐法家是理性的、有序的君主专制 ,三晋法家是绝对的、极端的君主专制。表现在司法上 ,齐法家把法律置于君主之上 ,三晋法家则将君主置于法律之上 ;在君臣关系上 ,齐法家主张君臣互相约束 ,三晋法家则要求臣绝对服从于君 ;在刑罚的使用上 ,齐法家按罪配刑 ,求之公平 ,三晋法家按需配刑 ,求之效益 ;在治国的宗旨上 ,齐法家主张富民而治 ,三晋法家主张民贫而治。文章从经济观念角度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 :齐法家重视并发展工商业是其理性、有序的政治理念产生的基础 ,而三晋法家对工商业的强力抑制只能产生极端专制的政治理念。  相似文献   

2.
法家类著作在古典目录分类中的发展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汉书·艺文志》中法家类著作被归入到诸子略中的法家。从《隋书·经籍志》开始逐渐稳定下来,除在明代法家类著作被附录于杂家中外,从《隋书·经籍志》一直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都被归入到子部的法家或法家类。伴随着这一过程,法家类著作种类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从以法治为核心的法家类著作,到后来逐渐增加的宏观法制理论著作、治狱类著作、对法家经典进行考订的法家类著作、微观法制理论著作及辑本。  相似文献   

3.
韩非集先秦法家思想之大成。《韩非子》中为了宣传法治思想而对当时具有广泛影响的儒家思想进行了尖锐的批评讽刺,作为儒家思想代表人物的孔子在《韩非子》寓言中被多次提及并发生了异化。儒家的贤者圣人被塑造为:站在法家对立面,受法家批驳的孔子;既有儒家性格,又大力宣扬法家思想的孔子;直接以法家面目出现,代法家立言的孔子。异化的孔子是一个假托的虚拟性历史人物,是韩非宣扬法家思想和政治追求的承载物。  相似文献   

4.
韩非集先秦法家思想之大成。《韩非子》中为了宣传法治思想而对当时具有广泛影响的儒家思想进行了尖锐的批评讽刺,作为儒家思想代表人物的孔子在《韩非子》寓言中被多次提及并发生了异化。儒家的贤者圣人被塑造为:站在法家对立面,受法家批驳的孔子;既有儒家性格,又大力宣扬法家思想的孔子;直接以法家面目出现,代法家立言的孔子。异化的孔子是一个假托的虚拟性历史人物,是韩非宣扬法家思想和政治追求的承载物。  相似文献   

5.
上个世纪70年代,余英时先生在《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一文中提出法家是反智论者,“反智论”在法家的系统中得到了“最充分的发展”。三十年后,周炽成先生于本世纪初撰文《略论法家的智性传统——兼与余英时先生商榷》提出与之相反的观点,认为法家不仅不反智,而且“扬智、崇智,开启了智性传统”。而实际上,法家确如余英时先生所言,反智而非崇智。周先生之所以得出法家崇智之结论,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正确、全面地解读法家原始文献。  相似文献   

6.
蔡银强 《焦作大学学报》2012,26(2):16-17,25
法家流派在汉武帝时期就消失了,但是法家思想在我国传统文化里占有重要的地位。《韩非子》集法家之大成,是我们认识法家思想和主张最重要的典籍。认识法家有利于我们更深刻地了解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有利于了解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可以说法家思想在西汉初期由台前退居幕后,经过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的渗透,已深入到我们传统文化的机理里。  相似文献   

7.
法家是先秦时期重要的思想流派。王充是东汉时期海纳百川的思想家,他肯定明法尚功的法家思想,反对法家的集权和专制,批评韩非子忽视仁义道德、否定儒家思想的片面性。王充自己思想形成的过程中,在法治思想、历史进化观、逻辑思想和批判精神方面,承传了法家思想和法家精神。  相似文献   

8.
法家思想讲究法治,重视法律在政治与社会中的作用。法家关于法的概念概括了封建法律的外部特征,是法家法治学说的前提与基础,法家的法治观为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基础,对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与法制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管理学视野的先秦法家治道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先秦法家的治道思想以法家价值论、人性论、历史论、知识论为基石 ,构成了法家管理思想的哲学观 ;法家治道以道为本 ,以国之治强为目标 ,以法为行为标准 ,以势为运行力量 ,以术为操控方法 ,法、势、术结合 ,构成了法家思想的管理观 ,即包括管理的本质观、目标观、行为观、组织观、控制观 ,以此构建了管理型法家的治道模式  相似文献   

10.
以前学术界认为,先秦法家人物的个人悲剧是由旧势力的反扑造成的,但这仅是表层现象,实际上有更深层次的原因。笔者认为先秦法家人物个人悲剧的真正原因是:前期法家人物的个人悲剧是自己行为与主张相悖的结果;后期法家人物的个人悲剧是法家人物内部不同派别之间斗争的结果。先秦法家人物虽然大都落得一个可悲的结局,但是他们的思想主张得以流传后世,取得了胜利,从而弥补了历史的遗憾。  相似文献   

11.
法家的法治思想与论辩艺术关耳战国时代,正是新兴的封建制逐步取代腐朽的奴隶制的社会大变革的时代。顺应这一时代潮流,崛起了一个法家学派。法家推崇法治思想,主张变法,制定并推行新法制。在法家看来,法度为治国之本,奉法则盛强,废法则衰弱,即要实行封建的法治。...  相似文献   

12.
我校历史与文化学院张有智教授撰著的《先秦三晋地区的社会与法家文化研究》一书 2 0 0 2年 1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全书共 2 6万字 ,主要由夷夏篇 :法家文化形成的土壤 ;宗族篇 :法家文化形成的政治背景 ;法家篇 :法家文化形成的历史过程等篇章组成。关于法家思想及其起源的研究 ,古今中外著述颇丰。该书另辟蹊径 ,以三晋文化为切入点 ,运用文献材料与考古材料相结合、三晋地区与周边地区相比较、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等研究方法 ,对三晋社会与法家文化形成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论述。中国地大族多 ,文化形态的空间差异显著。三…  相似文献   

13.
韩非是继吴起、商鞅、申不害等战国后期法家最重要的思想家,他对以往的法家思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总结和扬弃,从而将法家思想的理论水平推进到了新的高度,被后世学者看作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的思想内容丰富,文章主要讨论其君臣观,并从中探讨《韩非子》中所反映出的韩非的治吏思想。  相似文献   

14.
法家思想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革新运动。早期法家思想受西周礼乐文化的影响,其特点是在肯定“法治”的同时不排斥“德治”。中期法家迫于战争的压力,废除“德治”原则,政策上具有国家主义特点,秦国因之而强大。后期法家将“法治”转向了“术治”,形成了一套绝对的君主专制理论,秦帝国因之而速亡。  相似文献   

15.
马、蚁之智     
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在与反动儒家学派的斗争中,总结和发展了前期法家的思想,系统地建立了法家的思想理论体系。韩非在阐述其法家思想的过程中,运用了不少短小、生动的寓言故事,辛辣地嘲讽了反动儒家思想的欺骗性,揭露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反对社会进步、搞复古倒退的顽固派面目。读读这类寓言故事,对于我们研究儒法斗争历史,了解法家思想实质,将会有所启发。这里选载几则,并由铁丝厂工人赵庆福、钢丝厂工人刘蓉,大沽化工厂工人黄富贵、师范学院中文系工农兵学员王铁琨试作注解,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6.
先秦法家思想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发展。与此同时,先秦法家登上了历史的政治舞台。他们曾无数次地书写了人生和事业的辉煌,并凭借法家思想这一锐利武器缔造了一个伟大国家。然而,历史旋即将他们的生命和他们创造的伟大事业迅速终结,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7.
本文总结了战国中期赵国的著名法家慎到的法律思想.慎到是一个深受道家学派影响,对道家学说进行了修正的法家.慎到是法家学说中“势治”派的代表人物,对法家学说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慎到主张实行法治,“事断于法”,并为当时的新兴地主阶级的变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法家是我国法理学派的开端。法家在人性恶的哲学基础上,对教育有其独特的理解和认识。法家认为,教育要顺乎人情,从人的真性情出发;教育应促进社会实践的发展,培养耿介之士。法家提出以法为本的教育管理理论,在内容上以法为教。法家十分注重治理,注重高效理性的教育管理组织机制和"法""术""势"相结合的管理艺术。法家思想对于我国当代高等教育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名家是先秦法家一个重要的学术渊源,其名实论、名法论直接影响了法家"循名责实"、"形名参同"治国学说的形成。这一点从《申子》《商君书》《管子》《韩非子》等法家著作中都可以得到明证。  相似文献   

20.
文章探讨了秦王嬴政所见韩非文章究竟是司马迁《史记》所记《孤愤》和《五蠹》,还是刘勰《文心雕龙》所说《储说》系列,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嬴政对《韩非子》产生强烈共鸣的原因,即秦国政坛浓郁的法家氛围、嬴政在性格上与法家人物的契合、嬴政继承君位后所面临的紧迫局面,揭示了嬴政接受法家思想的原因及法家思想对嬴政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