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职业圈》2011,(22):92-93
余新军,书画款名,余馨君,闲款疯子书屋,清心斋。从事书法研究30余年,以二王的行草书为本,临摹兰亭序,圣教序从未间断,现在已形成个人风格。以行书,行草书,狂草书为主。风格大气,厚重,独特。深受书法同仁喜好。  相似文献   

2.
传统书法审美与批评的文学化表达是古代书论的普遍现象,其中又以汉唐书势、书赋、书评、书铭、书赞之类的文学修辞尤为突出,属于因文及书的特殊现象,其传于后世也是出于艺文之需,并非专为论书而作。但是,这些文体篇什以其华美的藻饰,使天地万物、人情物理等文学意象与书法相联系,赋予其生命的意义与壮美,以此成为书法审美与批评的启蒙和诱导,翰墨之道也由此生出。作为沉浸在汉晋尺牍书法风尚中的清流士大夫,其价值观与寒门士人的工书和以书干禄者泾渭分明,所作书论本为文章,对于阐明书法诀要和义理,非其不能,乃不为也,以此造成汉唐笔法非得家法师承而不传的现象。至于古代书论产生的背景与文学修辞之表达方式的选择,还有其更为深刻的文化的、社会的、观念的诸多原因。文章最后选取若干书势、书赋为例,具体分析了文学修辞如何介入书论、文学意象与书法意象的相似性和艺术通感,以及崇文论书风气在宋以后的衰落和转化、艺术通感也随之玄妙难名转向平实易知并易于实践等等。文章以独特的视角通观古代书论,肯定了文学修辞对传统书法审美与批评的重要作用,拓展了当代书法学术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3.
孙过庭《书谱》作为书学史上的重要著作,一直为历代书法家所称颂。不仅孙过庭书法创作理论对后世书法理论发展起到转折作用,而且其自身的书法艺术价值也是无法估量的。此外,《书谱》之中还包含深刻的书法学习思想和方法。本文通过对书法学习的根本、书法学习的本源和书法学习的要点三个方面,概括孙过庭的书学思想,以期为书法学习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兰亭书法社联合中国美院现代书法研究中心、钱江晚报、《文化交流》杂志举行了"新春书福·文化惠民"活动,以迎接吉祥鼠年。王冬龄、赵雁君等17位书法家泼墨挥毫,写下一张张墨香浓郁的祝福。  相似文献   

5.
中国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涵了技法、审美到精神丰富的内容。汉字"以形示意"的特征,对中国书法文字字形演化和书写的形式有着重要的影响。"字势"、"笔意"、"形势"等形成了书法的形象基础。书法的高度抽象性决定了它的精神象征性,形成了"书如其人"的艺术理论,突出了书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6.
书法教育贯穿中国古代的整个教育过程,书法艺术在我国历史悠久,成就辉煌。唐代是中国书法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期,唐代书法确立了书法在我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对后世书风产生了深刻影响,而唐代书法教学也成为后世教学的楷模。  相似文献   

7.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瑰宝,是中华文化的灿烂之花。2013年5月20日,海内外闻名的我国书法大师沙孟海先生的故乡、宁波市鄞州区迎来了"中国书法之乡"的荣誉称号,第一届沙孟海书法艺术节同时开幕,中国书协领导将此评价为"近年来全国书法界的一项盛事"。书法之乡人才辈出书法艺术在鄞州的出现至少可以追溯至1000多年前。史料记载,鄞州大地上先后出现过南宋四家之一张即之;元代翰林书风中  相似文献   

8.
走进军博一楼西大厅,一幅幅形态各异、绿意浓浓的各种树的图片,一首首苍劲别致、不同字体的古今诗句,让人耳日一新、啧啧称奇. 这里展出的是101幅书与画结合而成的作品--书法是载体,古今诗词是媒介,再配上各种树种的靓丽照片,以树寄理、以诗赋树、以字写诗、以图配字,书法诗词摄影珠联璧合,篆隶楷行草书相映成趣,营造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翰墨世界、绿色世界……  相似文献   

9.
《职业圈》2014,(10):112-113
杜浩,生于山东淄博,山东大学王羲之研究所硕士,中央美术学院书法专业博士,现为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副研究员、山东(非遗)传统书法研究所所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相似文献   

10.
朱明尧 《文化交流》2008,(11):73-75
新近刚出版的《海宁十景》一书,书的封面题签,内页每一景的书法,笔力遒劲、洒脱厚实,真不敢相信这是94岁高龄的沪上文化老人周退密先生新作。我与周先生交往多年,这次我负责策划、责编的《海宁十景》,  相似文献   

11.
书法艺术,古人称之为“心画”,是最善 于表现人类高尚品质和时代精神的高级艺术。张怀(?)《文字论》说:“文则数字乃成其意,书则一字已见其心。”书法表现人的思想意识,可以说是最径直,最方便的了。王羲之《书论》说“夫书,大须存意思”,“须得书意转深,点画之间皆有意。”唐太宗说:“吾之所为,皆先作意,是以果酿成也。”意思为临书前先“作意”,是自己成功的关键。张怀(?)《书议》高度评价王羲之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从文字"音韵"特点与书法"韵"的表现这一角度出发,提出了字句内容与书法表现的和谐统一,以及自然之"韵"、古人之"韵"与个人的心灵之"韵"的关系问题。只有个人的心灵之"韵"与古人碑帖的内在之"韵"相契合,才有可能临习和创造出具有"神韵"的书法作品。笔者希望对书法"韵"的简析,使人们能够在书法临习和创作等教学方面对书"韵"更重视、更了解,并助力书法的继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13.
邝露是明末清初岭南地区著名诗人、书法家和抗清节烈之士。由于英年早逝,存世书迹历来为世人所重。本文通过对其书法代表作行草书《旧作诗》卷中所涉及的人物、诗文、书艺等相关问题考释,以便进一步认识和了解邝露的生平、交游和才艺。  相似文献   

14.
石效贵,笔名石岩,l949年11月出生,山东临沂人、现任山东省林业局副局长。系中国林业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管理科学院研究员,山东省森林文化研完会顾问多年来,在从事林业工作一之余,涉猎书法、篆刻、摄影艺术,并有很深的造诣和独特的风格。颂绿书篆香飘远——石效贵书法篆刻欣赏  相似文献   

15.
春树 《文化交流》2004,(5):44-45
书画家张关卤,1945年生,浙江上虞人,中国美术学院毕业,现任上虞市政协虞舜书画院副院长,浙江江南旅游书画院副院长。其书法刚劲奔放,结体健美,自成风貌。花鸟写意画笔  相似文献   

16.
正"实际上,在中国没有任何一位艺术家能比王羲之获得更普遍的崇拜。"瑞典著名学者喜仁龙1933年在《中国早期绘画史》一书中如是评价王羲之。因为有了王羲之的《兰亭序》,浙江绍兴拥有兰亭书法节便是理所当然的事了。兰亭书法节至2019年已成功举办35届,在国际书法界享有盛誉。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兰亭书会与日本的东京、福冈、福山、兵库、栃木等城市的书法界交流互动频繁。1985年至1987年,中日兰亭书会连续3年在绍兴兰亭举办,特别是1987年的中日兰亭书会,沙孟海、启功、青山杉雨、村上三岛等41位书法大家  相似文献   

17.
《职业圈》2011,(31):88-89
谢权熠,字锐甫,绍兴人。毕业于杭州师范学院。曾任《中国书法全集》编辑。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兰亭书会理事、副秘书长,龙渊印社理事、副秘书长、万卷画馆特荐青年中坚书家等。谢权熠初以文论为世所知,其书一如其人,温文尔雅,不澈不厉,深得晚明风致。  相似文献   

18.
谢权熠,字锐甫,绍兴人。毕业于杭州师范学院。曾任《中国书法全集》编辑。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兰亭书会理事、副秘书长,龙渊印社理事、副秘书长、万卷画馆特荐青年中坚书家等。谢权熠初以文论为世所知,其书一如其人,温文尔雅,不澈不厉,深得晚明风致。  相似文献   

19.
《现代企业文化》2011,(25):92-93
朱海峰,号半僧。浙江人。北京大学访问学者、瓯越书院执行院长、万卷楼签约书法家。初受学于温岭野萍先生,后人蜀谒京,转益多师,先后得姜澄清、何应辉、金开诚、刘正成、王岳川、徐寒、曾来德等先生教诲。其书法出自二王,以《圣教》、《十七帖》为法乳,参以董香光、陈眉公之清润华滋,更上溯秦汉《石鼓》、《石门》、《乙瑛》诸碑,吸取其厚重古朴。故其书无时下学二王的浮华柔媚,不随人脚后,取媚时风,完全出自胸臆,一派天然而又极富禅意。  相似文献   

20.
《职业圈》2011,(25):92-93
朱海峰,号半僧。浙江人。北京大学访问学者、瓯越书院执行院长、万卷楼签约书法家。初受学于温岭野萍先生,后人蜀谒京,转益多师,先后得姜澄清、何应辉、金开诚、刘正成、王岳川、徐寒、曾来德等先生教诲。其书法出自二王,以《圣教》、《十七帖》为法乳,参以董香光、陈眉公之清润华滋,更上溯秦汉《石鼓》、《石门》、《乙瑛》诸碑,吸取其厚重古朴。故其书无时下学二王的浮华柔媚,不随人脚后,取媚时风,完全出自胸臆,一派天然而又极富禅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