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小说话作为中国特有的小说批评形式,它的出现跳脱了中国古代文论传统的审美评判,开始极力关注小说人物性格典型性的塑造、典型的“代表意义”与“普遍意义”及“典型化”过程等重大理论命题。细细爬梳清末民初小说话中关于“典型”问题的相关论述,既展现了小说典型化理论建构的内涵演绎,又体现着传统文论现代转型的重要一面。  相似文献   

2.
鲁迅对中国现代小说理论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迅是中国现代小说及现代小说理论的开创者,他的小说理论开创性特色主要表现在:小说观念的创新———"为人生"的启蒙主义小说观;小说本体艺术的典型化理论;多样开放的小说创作方法;小说体式的独创性。  相似文献   

3.
如果说"五四"及20年代的小说理论主要是在破除旧的小说观念,确立新的小说观念,对小说的性质、功能作了明确界说,那么发展到30年代,中国小说"现代性意识"的深化,则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小说现在与将来的关注;二是对小说内容社会化的强调以及现实主义典型化理论的探讨;三是对小说艺术形式的多样化探索,这其中包括除主流理论家和小说家以外的小说理论家和小说家们对小说背景、故事以及叙事方法的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
微型小说的属性是小说,因此它具有一般小说的审美特征:形象思维、艺术概括、典型化的方法、个性化的性格、语言等,但由于它是“微型”,又另有其审美特征。当代已进入“信息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现代化建设速度加快,时代发生着急遽变化,作为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不能不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5.
对《金瓶梅》这部中国最早的长篇世情小说,张竹坡充分肯定了其艺术虚构的价值,指出它是一部为“泄愤”而创作的“寓言”,对小说创作中的情感取向与价值取向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进而又探讨了虚构中的艺术真实性问题,强调真实的生活体验在创作中的意义,指出艺术真实既来源于生活又不是对生活的机械照搬.所论已初步涉及文学的典型化问题。  相似文献   

6.
“报告小说”是近十几年以来文坛上出现的一个文学新品种。正因为新 ,有关它的性质、特点、创作方法等尚待人们进一步研究。本文就报告小说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创作中使用的“典型化”手法作了简要的阐述 ,供研究者们参考  相似文献   

7.
《卡斯特桥市长》体现了哈代小说的悲剧性。在小说中,作家通过典型化的手法将生活中的悲剧现实反映为悲剧艺术,进而揭示悲剧的客观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8.
西方自然主义对中国新时期的学是有影响的。“新写实小说”、“新体验小说”和纪实学清楚地显示着自然主义色彩,具体表现在强调录写、崇尚实证、反对典型化、主张语言的本色化和消解作品的倾向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关薇 《安顺学院学报》2009,11(5):10-11,19
《卡斯特桥市长》体现了哈代小说的悲剧性。在小说中,作家通过典型化的手法将生活中的悲剧现实反映为悲剧艺术,进而揭示悲剧的客观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10.
贾平凹的《带灯》以乡镇女干部带灯为主人公,从各个方面阐述了当前中国农村的现状,堪称现实主义力作。典型理论自五四时期传入我国并经理论家的创造性转化,在文学领域得到广泛宣传。贾平凹的这部小说在典型人物、典型环境以及典型化的方法三个方面践行了叙事性作品中的典型性特质,并以此见证这部小说的生活魅力与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1.
“新写实小说”失落的原因在于没有走上有自己特色的主渠道,只注重原生态而忽视了典型化.  相似文献   

12.
晚清小说理论对小说艺术的形象性以及为达到这一目的所进行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尤其是对小说的典型化问题的深入和系统化的论述,标志着晚清小说理论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13.
1930年代的小说理论和小说创作均出现繁荣的局面,而小说艺术形式理论的时代性演进,又是小说理论成熟与繁荣的重要表现.1930年代小说艺术形式理论的时代性演进主要在三大方面:一是强化了人物典型化理论和人物心理表现的理论;二是对人物与环境关系的探索,强化了小说的环境(背景)理论;三是出现向"故事"的回归,增强了小说的"故事"(情节)理论.  相似文献   

14.
简论宋元话本小说的艺术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古代小说发展到宋元时期,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和“说话”艺术的兴盛,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小说──“话本小说”。它的产生,使中国小说从内容到形式都更加面向社会,面向大众,是我国古代最早的白话小说。萧欣桥在《宋元时话本小说选》中指出,宋元话本小说“在艺术形式采用通俗的语言,新颖的体制,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它是封建时代的大众文学。”话本小说也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天地。正如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的变迁》中所说:“至于创作之一方面,则来之土大夫实在没有什么贡献。但其时社会上却另有一种…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末,中国文坛上掀起一股工业题材现实主义冲击波。它是经济转型期工业领域的真实写照。塑造了各类生动人物形象。在艺术上运用原生态和典型化相结合的手法,具有朴素精犷的美感。  相似文献   

16.
《三国志》与《三国演义》中的太史慈形象存在许多同异,从人物形象塑造和读者接受等角度可以找出其相同之处的成因,从人物典型化和小说主题等角度可以总结其差异原因。比较研究正史和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需考虑正史和小说各自的特点,辩证地看待正史和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同异。  相似文献   

17.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军事战争小说的经典之作,《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兵学思想的奠基之作。《三国演义》在思想倾向、战争人物形象的典型塑造和战争描写等方面都受到《孙子兵法》潜移默化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小说中“拥刘反曾”的褒贬倾向契合《孙子兵法》以“道”为本的战争道德观,将帅谋臣群像的典型化塑造呼应了《孙子兵法》对将帅人物各方面素养的要求,战争描写体现了《孙子兵法》的战争谋略观。  相似文献   

18.
本以90年代三部影响较大的少年小说为范例,从作品形象塑、主要提炼、风格形成和作品审美视域四个方面探讨了少年小说的典型性问题,认为少年小说应该也可以通过典型化而达到一般学作品所具有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9.
赵树理新论     
本文从赵树理的早期作品着眼,梳理其小说写作在农民问题和知识分子问题上的某种走向。并从“典型化”的角度,呈现出在和主流意识形态及农民意识两方面都保持紧张关系的情况下,赵树理的切实观察和思考。并试图通过对赵树理小说写作的分析,从其所呈现出来的革命与社会主义的经验中,探寻某种对解决中国当下问题有益的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20.
明代笑花主人《(今古奇观)序》在中国古代小说理论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追溯了中国古小说的源头.科学地提出“小说,正史之余也”的论断,系统地总结了明代中叶前中国古小说的发展状况,条分缕析,言之凿凿,为后世治小说史提供了参考。同时.从弘扬白话通俗小说的目的出发,笑序还涉及到有关白话通俗小说的理论问题,从而丰富了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的宝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