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客观性试题分单项选择题和不定项选择题 ,这两种题型按照能力要求 ,可以分为识记类、理解类和运用类三种。今年高考政治全国卷第Ⅰ卷 ,客观性试题共计 33小题 ,其中单项选择题 2 4小题 ,不定项选择题 9小题 ,都可以分别归入识记、理解和运用这三大类。一、识记类。包括再认、再现型和外延型两种 ,主要考查较低层次的能力。1 .再认、再现型。这种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是 ,在准确审题的基础上 ,根据题干的指向性 ,调动头脑中的知识存储 ,从备选答案中再认出符合题意的题肢。试卷的第 1、2、4、5、6、7、2…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的设计,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要求都越来越高。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迎战高考,特对生物试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的设计,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要求都越来越高。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迎战高考,特对生物试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简述如下。1 直接判断法直接判断法是解答生物选择题最基本的方法,其程序是依  相似文献   

4.
高考历史选择题是取得高分数的关键所在,因此,选择题答题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历史成绩的高低,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一定要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灵活的答题技巧。这样学生在答题时有思路,不再紧张。事实上对文字类选择题答题技巧,历史教师也讲得多一些。所以非文字类选择题也值得历史老师和学生的重视,掌握试题特点和答题技巧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杨文 《高中数理化》2020,(5):65-66,70
近年来,滴定图象类题目在各地高考试题中频繁出现,尤其在全国卷中,几乎已成为必考题目,且大多作为最后一道化学选择题出现.此类题目信息量大、综合性强,对学生非连续文本阅读能力要求高,整体解题难度较大,不仅要求学生能对问题定性、定点分析,而且需要进行一定的定量计算.试题一般会结合图象形式呈现,因此对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有较高要求,要求学生能根据题意,结合图象和相关数据,分析并解决有关问题,是学生最难突破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卷种类繁多,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对考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帮助学生从容迎战高考,特对生物试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归类例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高考立体几何试题,在考查空间概念的基础上,强调作图、证明和计算相结合,通过立体几何问题,考查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立体几何试题总体难度略有下降,通常占据中、低档题的位置,但其中的创新试题也时有出现.每年的数学高考立体几何题中,有1道选择题,1道填空题及1道解答题,分值占全卷的14%左右.  相似文献   

8.
政治学科主观性试题审题方法与答题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高考政治试题有两个题型即选择题(客观性试题)和非选择题(主观性试题)。选择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占48分;非选择题有两道,共占52分。现在的高考突出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这在《考试大纲》中已被明确提了出来。要想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首先要掌握《考试大纲》对考生能力的要求。政治学科考试考核目标与要求是:  相似文献   

9.
贺建 《广东教育》2014,(7):103-106
2014年高考理综生物(广东卷)试题一方面延续了近年广东试题的主要特点。另一方面又有所发展变化,特别是加强了对遗传计算、数据分析等能力的考查,引人关注。对该份试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对于加强对生物学学科能力的理解以及指导2015届高考备考,都具有借鉴意义。一、2014年高考理综生物(广东卷)试题特点分析(一)保持和延续了往年试题的主要特征1.能力立意的命题思想保持不变。能力立意是当代高考的主旋律。2014年高考理科综合生物(广东卷)试题继续强调对生物学学科能力的考查,即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的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试题创设新的问题情境,要求考生提取试题信息,回忆并迁移运用知识进行分析、推理、判断,从而得出答案。如单项选择题中的第2、3、5、6题,非选择题的第26、27、28、29题等。一般来说。选择题的能力要求低些,试题难度小;非选择题的能力要求高些。难度更大。  相似文献   

10.
在思想品德学科中考的试题中,选择题类所占的分数比例高,作答看似轻松,但也是学生失分比例较高的一类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可是如果学生掌握了这类题型的作答方法和步骤,将会大大提高得分率. 首先要认识了解选择题的组成.选择题一般由题干和选项两部分组成,要求学生从备选的选项中选取适合题干要求的答案.按照答题要求选项的多少,可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按照题干形式的不同,可分为文字式、图表式、漫画式等.  相似文献   

11.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历史科高考试题题型进行了很大的改革,主要有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题型,而非选择题是以材料分析题为主,而且已淡化了问答题与一般材料题的界限。在新课标下,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运用史料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一些选择题的命题也趋于材料化,这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文综高考日益注重对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能力的考查,各种材料也逐步渗入到历史客观选择题中,构成了材料型选择题。此类试题因对学生的阅读、思辨及概括能力要求较高,故成为选择题解答中的难点。下面笔者就来谈谈此类试题的主要类型和解答技巧。一、信息概括型信息概括型材料选择题主要是通过一段材料或一组材料,要求学生能够组织和应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去概括材料中所包含的所有信息,考查学生的综合性信息解读能力。解答此型试题:一是要抓住材料中关键的核心词语,明确其不同词语所表达的真实信息;二是要注意对诸多材料的内容进行分层分点地…  相似文献   

13.
选择题是高考试题中的必备题型,近几年选择题占全卷比例为43.3%.帮助学生正确迅速的做好选择题是考前复习教学的重要内容.解选择题的方法较多,如直接法、特例法、验证法、图象法、观察法、去谬法、归纳法、逆推法等.大多数学生对选择题的解法已具备一定的能力.但在近几年来高考试题中突出对一般数学思想和数学能力的考察,试题注重  相似文献   

14.
曲线图选择题是高考选择题中常见题型之一,由于其难度较大,学生失分率高。对思想政治课曲线图选择题作全面的归类与分析,可以帮助考生掌握技巧,提高解答此类试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高考《理综》课标卷的生物试题分两类:即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必答试题和选答试题).由于命题要求重视对学生的学科素养考查和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选择题的信息量大、知识覆盖面广、命题灵活性大.随着命题技术的进步,选择题的立体感和动态迁移感愈来愈强,迷惑性也越来越大.所以,能否答好选择题是关系到解题的速率及正确率,能否拿到满意分数的基础.因此,在高三复  相似文献   

16.
何必相 《地理教育》2013,(Z1):70-71
一、加强区域定位训练,培养空间定位能力区域定位是学习区域地理的第一道门槛,也是解开区域地理试题的钥匙。近几年高考试题对区域位置的要求越来越高,区域图的比例尺有逐渐放大的趋势。如2010年浙江高考文综卷第5~6题(图1),此题组以经纬度及河流形态,对学生的空间定位能力进行考查,如果不能准确地判读4地的区域位置,就很难调用当地农业地理特征知识分析其主要经济作物类型。为使学生能越过这一门槛,平时复习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做到运用地图认识区域,通过读、填、绘图等训练,把"建立空间概念"作为学习区域地理最基本的意识,紧紧抓住区域地图这一龙头。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文综高考日益注重对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能力的考查,各种材料也逐步渗入到选择题中,构成了材料型选择题。此类试题因要求学生的阅读、思辨及概括能力较高,故成为选择题解答中的难点。笔者总结近年文科综合测试题中此类试题,例谈其主要类型和解答策略。  相似文献   

18.
【考点解读】从近年的语文中考试题来看,修辞方法类试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辨析和使用常见修辞方法的能力。其考查方式逐渐由选择题为主体变为选择题与主观题并存,而且主观题还有逐步加大比重的趋势。此类题型多结合语言环境进行,所以在复习中应重点将修辞与句子理解、表达效果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9.
一、围绕区域地图,进行专题整合 地理学科有很强的区域性,从这几年的高考地理试题来看,无论是选择题还是综合题,都通过图表来呈现信息,特别是突出对局部区域图的考查,区域范围越来越具体,图表新颖且一些信息隐蔽,以考查学科的基本知识的空间结构和空间联系,可以说区域性这一特点在试题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由于学生的空间概念弱,空间定位往往不准确,知识的空间联系不紧密,从而影响解题的深入,这已经成为学生解题的一大障碍,因此在平时应该进行空间定位的专题复习与专题训练.  相似文献   

20.
<正>2012年高考理综山东卷生物试题的题目设置为:6道单项选择题,4道必做非选择题,2道选做非选择题,共计12道题目。试题全面覆盖了考试说明中要求必考内容的17个主题,考查了3个必修模块中的33个具体的知识点,覆盖了选修1内容的2个主题,选修3内容的3个主题。试题突出对生物学主干知识的考查,注重考查考试说明中Ⅱ类要求的基础知识。试题难度适宜,命题内容贴近时代、贴近生活,以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干考查点,密切联系社会实际的立意,注重对学生的能力考查。与往年试题相比,既保持了相对稳定,又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