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求,大力发展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是研究生教育多样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分析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产生背景,指出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改革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逐渐从以培养学术型学位研究生为主转向以培养专业型学位研究生为主。文章阐述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分析了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与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主要区别,以二年半学制的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例,详细阐述一种螺旋上升式培养模式的运作流程。  相似文献   

3.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设立和实施,推动了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模式向以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模式转变.文中对目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建议通过加大宣传、建立“双导师”负责制、科学设置课程体系、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以及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等培养措施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4.
对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不仅仅是以课程为主,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加重要。针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育模式,从"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及对学位论文的双重指导方面进行改革探索,以期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水平。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提出未来五年实现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战略性转变。发展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在发展规模,调整结构的趋势下如何保证和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文章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本质特点出发提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明确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加强导师指导以及论文要求等方面来确保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6.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是我国一种新型研究生教育方式,其以专业实践为导向,以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是今后国家研究生教育的重点。本文归纳总结了加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必要性,分析了当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几点问题,提出了对上述问题的一些思考,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的探索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经济结构的快速变革,专业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2009年教育部决定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推动了我国硕士研究生从以培养学术学位为主的模式向以培养专业学位为主的模式转变。由于全日制专业学位发展较晚,其培养模式在理论和现实发展中都存在不足。基于此,需要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新时期人才观等理论出发,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要素进行理论梳理和实践。  相似文献   

8.
宋伟伟  李阿利 《教育教学论坛》2012,(Z3):145-146,160
为更好地促进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应积极探索和构建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本文分析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的价值取向,提出"三位一体"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9.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是一种重要的研究生教育方式,但由于起步晚,其培养模式不健全。作者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本质特点出发,结合在教育培养中表现出来的问题,建议我国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培养理念、招生、课程设置、导师制度、实践及质量监督,并以此构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来不断完善和规范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教学。  相似文献   

10.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螺旋提升型"培养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我国逐渐将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学位研究生为主转向以培养专业型学位研究生为主.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理念、培养模式和质量标准等方面都与学术型学位研究生教育和一般的职业教育有很大不同.本文提出一种新颖的针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螺旋提升型"培养模式SUTM,改变了传统的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1.
陈曦 《教育教学论坛》2013,(12):144-146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已经成为我国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如何保障和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应进一步深化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推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更新研究生培养理念,从招生录取、培养方案、学位授予标准、导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着手,保障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2.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已成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规模的快速扩大以及侧重于专业实践的培养特色,使其教育管理也面临新的形势和要求,需要从教育管理的各个环节加强管理,促进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质量提高。文章分析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对策,以期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改进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是我国为培养专业型人才实施的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如何实现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内容的高起点、培养质量的高标准、创新实践能力的高要求的这一目标,探讨、创新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已成为相关高校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文章在总结前两年矿业工程全日制硕士专业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以人才培养流程为主线,从生源质量、导师选聘、教学模式、科研训练、毕业选题等多方面着手,阐述了矿业工程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4.
全日制专业学位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而言的学位类型,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文章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与学术型及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了对比分析;从社会认可度、师资、课程设置、实践基地建设和学位论文质量等方面提出加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相关建议,在此基础上提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0.5+1+0.5"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积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2009年3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从2009年开始,除六个目前不适宜应届毕业生就读的专业外,其余13个专业学位将面向应届毕业生招收研究生,实行全日制培养。其中包括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管理方向除外)。由于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刚刚起步,在我国没有前车之鉴,因此在培养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本研究以西南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为研究案例,发现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6.
2009年3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明确提出"逐渐将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  相似文献   

17.
工程硕士培养是以培养工程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是专业硕士教育的一种。随着教育部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实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政策,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状况受到了热切关注。本文章通过对B校30名全日制工程专业研究生进行详细的访谈调查,并对访谈结果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总结,以期能够了解真实的全日制工程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现状,并为改善工程教育培养方案、提高培养质量提供良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家对研究生的扩招,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规模逐渐扩大,加之社会认可度的上升,专业硕士队伍慢慢靠近"主力军"的位置。当前,如何做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教育工作非常重要,要求研究生培养单位加强各个环节的管理,以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本文针对此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我国正逐步将硕士研究生教育由以培养学术型研究生为主转为以培养专业型研究生为主。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理论教学、实践实习、论文设计等方面都与学术型学位研究生教育有很大不同。不断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力度是当前紧迫需求。本文探讨了地球化学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模式,以提升学生知识层次和理论水平,同时提高其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20.
放眼     
今年将面向应届毕业生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 针对当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被忽视的突出问题,130位出席全国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联席会年度工作会议的代表,前不久向教育部建议,调整、优化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结构,尽快改变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原有的以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为主的格局,从今年起,面向应届毕业生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行全日制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