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黑鱼君,学名许氏平鱼君,大连及山东沿海俗称黑鱼、刺毛、黑头,属海洋底层鱼类,大多游弋于沿海岩礁、海底浪蚀洞穴及近海养殖筏区的沉筏、筏根等有水下障碍处,很少栖底不动。正常的泳层距离海底平面30~50厘米之间处。故深谙海钓的钓友施钓黑鱼君的钓组“高度”设定大多在此泳层。但也有例外,这便是本文的话题:钓棚的设定与海鱼泳层变化的关系。这是为什么同处一个钓位、同在一条船上、同样的钓具、钓饵,而钓获量却有很大差异的主要原因。2003年11月上旬,笔者带着朋友老唐的“洋女婿”戴维等几个钓友到大连南部海域“星第湾”养殖筏内船钓黑…  相似文献   

2.
黑鲪又称黑鱼,鲪科,体延长,嘴大而斜,肉食性。主要分布在黄渤两海沿海水域。因其形似真鲷,肉雪白味美,外皮偏黑,故很多人称“黑加吉”。 黑鲪以小鱼、小蟹、毛虾及其它海生动物为主要食物。因其吃钩凶猛,钓感激烈,是大连沿海钓友主钓的对象鱼之一。  相似文献   

3.
秋钓黑鲪     
黄盛国  张勇 《垂钓》2001,(10):53-55
从8月下旬到11月上旬是大连地区施钓黑鲪的极佳时段。其中尤以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为最佳,此时洄游黑鲪(俗称过路黑鱼)密度极高、个体也较大,堪称施钓黑鲪的“黄金档”。  相似文献   

4.
许氏平鲉,鲉科,俗称黑鲪、黑鱼、刺毛,为温水性底层鱼类。常栖息于海底岩礁、洞穴附近和海藻海域。无远距离洄游习性,生活在沿岸浅海水域,秋季逐渐移向深海水域越冬。主食鱼类、甲壳类和头足类等底栖动物。为我国北方沿海常见鱼种。  相似文献   

5.
<正>一、黑鲪鱼的钓法我们当地将黑鲪鱼称作“黑鱼”,是我国沿海分布广泛的鱼种。无论是在港口的防波堤、沿海的岸边、海中的明暗礁周围,只要是有礁石缝隙的地方大都是它们的藏身之所。以船钓为例,钓竿通常选用2~3.6米的中硬调海竿。绕线轮选用旋压式绕线轮或叉齿型绕线轮。主线使用单丝尼龙线,贮线100米以上,直径选择0.5~0.6毫米的。脑线直径选择0.35~0.40毫米的,长度30~50厘米,  相似文献   

6.
蓬莱市有80公里海岸线,有两处海港,20多处渔港。“渔梁歌钓”是蓬莱仙境“十大景”之一。蓬莱海钓方法很多,本文兹介绍船上海竿钓法,供钓友参考。 可钓鱼品种:青鲷、偏口鱼(比目鱼)、鲈鱼、牙鮃、(鱼光)鱼、黑鱼(黑鲪)、黄(鱼古)鱼、海鲶鱼、蓝翅鱼、鲮鱼、鳗鲡、(鱼劳)板鱼、鮟鱇鱼等十几种。 偏口鱼、牙鲆、黄鱼夜间不觅食,黑鱼、鳗鲡白昼很少觅食,其它鱼昼夜觅食。  相似文献   

7.
徐德晋 《钓鱼》2006,(6):54-55
威海地处山东半岛东端,三面环海,一面接陆地。东与辽东半岛隔海相望,西与烟台、青岛接壤。海岸线长985公里,占山东海岸线的1/3,占全国的1/18,水质优良,海生资源丰茂,鱼肥蟹胖,可钓的海鱼种类很多,今天本文只“钓”黑鱼。黑鱼(黑鲪的俗称),头大目圆,上脊灰黑,下脊灰白,体侧扁,五鳍雄强,其胸鳍、尾鳍尤为健壮,与鲅鱼、鲈鱼等同属游速快的凶猛性肉食鱼类。不过,它是近海中的底层鱼群,栖息于海底群礁的洞穴、缝隙之中。海底的深沟、悬崖峭壁的空档,是黑鱼最喜欢聚集的地方。近海养殖区海底一排排巨大的水泥墩、架子根,也是黑鱼温馨的“家园”。…  相似文献   

8.
拉流钓黑鲪     
黑鲪,俗名黑鱼、黑头、黑寨、刺毛,鲈形目,鲉科,体侧扁,灰黑色,头大目圆,体重一般100 ̄200克,大者可达1000克以上。肉鲜嫩洁白,少刺,如蒜瓣,煮出之汤乳白如牛奶,最适老人、儿童食用。黑鲪属近海底层杂食性鱼类,在我国东海、黄海、渤海等各地区均有分布,其数量之多,只有黄鱼(六线鱼)可与之媲美,所以,在青岛有“海钓是黄黑当家”之说。钓黑鲪技法有多种,如礁岸抛竿钓、礁岸手竿探窝钓、舟船下锚抛竿钓等,但最有特色的还是坐船拉流钓。所谓拉流钓,就是将船开到(或划到)选定的地点,然后解除动力,让船随着海流慢慢漂流而下(故也叫漂流钓),这时钓…  相似文献   

9.
王建防 《钓鱼》2013,(4):56-57
六、“打黄扫黑”钓组 黑鲪和六线鱼常共生一个海域,所以单纯钓黑鲪和单纯钓六线鱼的时候不多。一般是黑鲪和黄鱼兼而钓之,即所谓的“打黄扫黑”。“打黄扫黑”钓组种类繁多,最常用的有三种:  相似文献   

10.
大连地区与青岛地区的沿海船钓,其钓具的配备与配置也有所不同。青岛地区虽地处黄海,因地理位置处于黄海中部偏南,其地质构造不同,沿岸筏区内的水深大多在10米左右。当地钓友在筏钓时,多使用那种叉型齿圆盘绕线轮(岸钓也大多这样配备,只是钓竿的长度不同),长约2.5米的竹制硬调钓竿。其  相似文献   

11.
一、点灵。灵在泳层的摸透。要做到钓点灵,我把握两条原则:一条是依据地理条件,从鱼的习性人手,挑选钓点,这是大致,是灵的前提。我一般爱在水库钓鲢鳙,考虑到鲢鳙有胆小和谨慎的生活习性,故把大坝近旁邻近阳坡的远水面作为多钓鲢鳙的首选;把近岸小湾的深水点有水流途经处作为乐钓中小鲢鳙的首选;把50米开外的远水域主流道与分流的交汇夹角部位作为特钓大鲢鳙的首选。另一条是根据气象变化条件,从鱼的适应条件人手判断泳层,这是具体,是灵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串钩钓技巧     
李洪生 《钓鱼》2004,(11):35-35
串钩最大的优势是钩饵抛入钓点后,上中下三泳层都有钓饵,可同时施钓不同泳层的鱼类,虽然串钩有上述优点,但它也同其它钓法一样,容易受温度、钓饵、季节、气候等因素的制约,使鱼吃钩变缓或无鱼咬钩,如何改变此种状态,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相似文献   

13.
袁敏 《中国钓鱼》2003,(10):13-13
2000年《中国钓鱼》第四期何其钧钓友发表《溪潭钓柴鱼》一文,一介绍了“水面草间钓”、“半水层诱钓”、“潭底钓”的经验,觉得都是可取的。笔者爱好手竿钓黑鱼,并有30多年的历史。有些体会,愿与何君及钓黑鱼爱好者交流。 根据黑鱼的生活习性,有多种钓法,如手竿游钓、发竿钓、抛竿守钩等等。我认为,就手竿钓黑鱼而言,主要有以下两种钓法: 一、窝钓(定点钓) 从初夏至仲秋这段时间,是黑  相似文献   

14.
一、有竿钓法 1.漂下单钩:应当客观公正地看待,这是一种垂钓理念比较前卫海钓技法的钓组应用模式,其基本原理与浮游矶钓如出一辙,可以认定是一种地地道道的泊来技法。表现形式是以浮漂带动坠钩组合,要求浮漂的浮力大于坠、钩、饵的重力之和,使钩饵悬浮于水体的表层,在海流的冲击或人为作用力的干预下,钩饵呈有规律的运动状态。诱钓兼备,纲举目张,歼敌于“游击战”中。配合使用的钓竿最好是浮游矶钓专用竿。漂下单钩钓组组合没统一固定的标准,即使高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所用的钓组亦各有千秋,少有雷同。很多钓友所使用的钓组浮力可能等于或小于重力,入水后会沉入海面以下,但由于海水对浮漂及钓组的浮力作用,稍有外力牵引钓组会呈斜向升降运动趋势。虽然样式略有改变,但原理一脉相承,万变不离其宗,同属浮游矶钓漂下单钩的范畴。以大连海域为例,使用这种杀伤力极强的钓组能擒获鲈鱼、黑鲪、六线鱼、黑鲷、缎虎鱼等。凡是食性喜荤的鱼类都难逃诱惑,成为钩下冤魂。笔者经常光临市内一处被公认鱼少人多的浅滩总有三五钓友操持此法,成绩不俗,单尾之最达5.8千克,一竿一钩90分钟有14千克入账,连警惕性极高的黑鲪也身不由己,前赴后继自投罗网。有一点需要提醒各位,运用漂下单钩动态钓法时要熟知钓场常见鱼种,不同鱼种对季节、生存环境、饵食的特殊要求及它们对潮位、水深的喜好。要针对目标鱼的口裂大小配钩,施饵。  相似文献   

15.
底钓黑鱼     
林应东 《钓鱼》2004,(5):43-43
传统钓黑鱼的方法,是手握钓竿,钩挂青蛙,沿水边寻找黑鱼窝,在有草的水面进行逗钩,很少有人采用底钓法。  相似文献   

16.
马松录 《垂钓》2011,(6):46-47
钓黑鲪的方法有很多种,最简单的方法往往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且看一位老钓手总结的黑鲪实战经验。  相似文献   

17.
杜新财 《钓鱼》2007,(9S):58-58
Sebastodes fuscescens(Houttuyn) 体延长、侧扁,体长多在10~25厘米之间,体重100—300克左右,最大个体超过10千克。黑鲪属卵胎生鱼类,仔鱼胚胎卵在亲鱼体内发育成熟,一经产出即可游动和捕食。黑鲪中钩后讯号明显,挣扎力凶悍狂暴,手感强劲有力,是沿海钓友喜钓的对象鱼。  相似文献   

18.
崔戈 《中国钓鱼》2003,(8):21-21
一般钓友认为鲢鱼是不好钓的,主要是受饵料、水温、气温、就饵方式、泳层等限制。但饵料对路,方法得当,掌握好水温、天气,用浮钓法钓鲢鱼是很好钓的。下面介绍一种浮钓法及自制饵料。  相似文献   

19.
钟卫 《钓鱼》2004,(13):30-30
喜欢钓鱼的朋友,经常在河边发现一群小黑鱼或小黄鱼(黑鱼籽刚出时是黄色小鱼),在水中浮上浮下,水面上时常带有大量小气泡,在小黑鱼后或下方都跟有两条大黑鱼。多数的钓友不知道怎么钓它,而放弃,实在可惜。在此我将多年钓黑鱼的经验和大家说说,让大家一起享受钓黑鱼的乐趣。  相似文献   

20.
管察 《钓鱼》2005,(8):23-23
“悬坠”盛行是1990年代之后的事。在此之前的各级钓赛除了特殊鱼情有铅坠离底,如挂浮球钓草鱼,在黑鱼仔出现的水域礅钓黑鱼。以及上下提引,半水拖曳钓穿层鱼之外,钓鲫都是用底坠钓组,因此视底坠为传统。现代钓鱼技术的崛起在池塘普遍采用悬坠钓组,并由此引出了底坠与悬坠孰优孰劣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