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多道Ni基激光熔覆层应力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对多道Ni基激光熔覆层在动态面热源作用下模拟了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分布。利用3 kw CO2激光器,在45钢板上熔覆了Ni基涂层,用数码相机拍摄了熔覆层的表面宏观裂纹。模拟值与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工艺参数与热源子程序相同条件下,建立的多道激光熔覆有限元模型所计算的漏席场结果与试马命相吻合.保证了府力场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同时计算了不同时刻的应力场分布。  相似文献   

2.
针对因裂纹而导致失效的曲轴进行激光熔覆再制造,讨论了激光熔覆技术的具体工艺流程和工艺环境及激光熔覆材料的选择;运用ANSYS分析软件对修复后的零件进行温度场与应力场、3种熔覆层的残余应力的仿真分析,研究铁基、钴基、镍基自熔性合金粉末熔覆材料的修复结果,确定了基体材料45钢的曲轴单拐裂纹的最佳熔覆材料.  相似文献   

3.
以激光熔覆技术为基础,采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研究不同扫描速度下熔覆样件的硬度与光谱之间的相关性。收集不同硬度样品的光谱数据,提取其中离子与原子光谱线的光谱强度比,与样品的显微硬度做比较。研究表明,基于熔覆层的硬度、激光熔覆的工艺参数以及熔覆层成型差异,不同样品的谱线强度比不同。同一块样品中CrⅡ/CrⅠ的比值可以反应熔覆层不同区域的硬度关系。采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可以评价熔覆成型质量。  相似文献   

4.
利用大功率CO2激光器在20吨碳钢表面熔覆WC-TiC-SiC-Co,WC-TiC-SiC-Co,采用X射线衍射仪对熔覆层进行物相分析,并对熔覆层的硬度分布及耐磨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利用大功率激光束可在碳铜表面熔覆高硬合金,提高了金属材料表面镀和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5.
着重介绍了激光熔覆技术在锻压、塑料等模具表面处理中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模具表面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如气孔、变形和开裂等,指出了激光熔覆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激光熔覆多源复杂信息耦合的研究、激光熔覆基础理论研究、激光熔覆材料的设计与开发、激光熔覆工艺模型的建立以及激光熔覆设备的改进。  相似文献   

6.
在介绍钛合金表面激光熔覆工艺研究现状基础上,详细分析了不同熔覆材料、不同激光参数对涂层表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以及外加物理场对涂层质量的改变.并对该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提出了针对激光熔覆技术引入交变电磁场来达到提高涂层综合性能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铜的耐磨性,通过预置粉末,采用Nd:YAG激光器在纯铜基体上进行了激光熔覆Ni基合金涂层的试验。通过SEM对熔覆层和熔覆层与基体结合区的形貌和微观组织进行了研究,并对熔覆层的硬度、耐磨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熔覆层呈典型的快速凝固特征,组织良好,可以对基体提供强防护作用;含一定质量分数的Cu的镍基合金表现为胞状组织,含B、Si的Ni基合金组织表现为网状枝晶结构;铜表面Ni基熔覆层硬度较铜基材明显提高,室温干滑动摩擦磨损性能均较Cu基材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选取铁基不锈钢316L、超级不锈钢、Ni基合金为研究对象,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将粉末熔覆在合金钢表面,以SEM图像表征熔覆层的微观结构,采用EDS能谱分析研究熔覆层和基体的化学成分,采用拉伸试验机测试熔覆层的弯曲性能,通过盐雾试验法、极化电位法研究了熔覆层的耐盐雾腐蚀性能.结果表明:316L熔覆层晶粒形貌不规则,晶粒较大有部分柱状晶;超级不锈钢熔覆层组织较均匀,存在大量的等轴晶;而Ni基合金熔覆层的组织均匀,存在一定数量的析出相,且析出相均匀、细小;Ni基合金在熔覆层位置处的硬度明显高于316L和超级不锈钢;三种材料的熔覆层与基体有较明显的分界;熔合区宽度约为100μm;检测点的化学成分组成与熔覆材料和基体的成分一致;熔覆层和基体达到很好的结合强度;三种材料的熔覆层经480 h铜加速盐雾腐蚀试验后,熔覆层表面未出现肉眼可见的红斑或红锈.  相似文献   

9.
采用HL-5000型横流CO2激光加工机在TC4钛合金表面激光熔覆TiC+Ti和TiC+Ti+F102复合涂层。通过SEM、EDAX、XRD、HXD-1000TMC型显微硬度计,HT-600型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分析了熔覆层的显微组织、成分、物相,测试了激光熔覆层的显微硬度和滑动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激光熔覆制备的TiC复合涂层与基体呈冶金结合,在TiC+Ti激光熔覆层中,熔覆层的组织是在Ti基体上分布着TiC树枝晶;在TiC+Ti+F102激光熔覆层中,TiC颗粒发生了部分溶解,熔覆层的组织是在Ti基和γ-Ni基的基体上分布着细小的TiC颗粒和TiC树枝晶。TiC+Ti激光熔覆层的硬度约为700 HV0.1,TiC+Ti+F102激光熔覆层的硬度约为800 HV0.1,两种复合涂层耐磨性均比TC4钛合金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对宽带激光熔覆不同熔覆材料的复合涂层的耐磨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Ni60B熔覆层的硬度高于40Cr基材的硬度,Ni60B+WC梯度复合涂层具有最高的硬度,对于提高零件的抗磨损性能比较有利;Ni60B熔覆层和Ni60B+WC熔覆层均适合修复轴类零件;三层梯度复合涂层磨痕宽度最小,具有最好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激光熔覆的相关理论,对熔覆材料及激光功率参数进行了设计,从激光熔覆陶瓷涂层在工业上的应用,展望了激光熔覆陶瓷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选择激光功率、扫描速度、送粉量为影响因素,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不锈钢基体激光熔覆Ni60A的残余应力;结果表明:影响残余应力的关键因素为扫描速度,其次是激光功率,最后为送粉量;扫描速度180 mm/min、激光功率1.5 kW、送粉量3 g/s产生最小残余应力;此时熔覆材料Ni60A与基体形成良好的冶金结合,熔覆层组织均匀,无微裂纹等明显缺陷。研究结果为叶轮和螺杆的激光熔覆再制造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电火花沉积工艺(ESD)是一种微弧焊工艺,电极材料沉积到基体表面,并于基体呈冶金结合.本文以冷作模具钢Cr12MoV为基体材料,利用电火花沉积对局部区域进行修复.研究了影响沉积层质量和沉积率的工艺参数,其中包括电容、电压和保护气.实验结果显示,虽然随着电容和电压的增大,沉积率提高,但同时也会使沉积层中的微裂纹和孔洞增加.因此,只有合理选择沉积工艺参数,才能达到一定沉积率的同时保证沉积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选取对基材45#钢进行粉末电弧熔覆处理后获得耐磨钢板,研究其成分和微观组织特点,分析结合层的特性。结果表明:熔覆区为细小的树枝晶,组织均匀致密,并有硬质点弥散分布。冶金结合使得表面层具有高硬度和耐磨性,同时内部具有良好的耐冲击性能。  相似文献   

15.
Surface contact explosion experiments have been performed for the study of dynamic response of the hard-soft-hard sandwich panel under blast loading. Experimental results have shown that there are four damage modes, including explosion cratering, scabbing of the backside, radial cracking induced failure and circumferential cracking induced failure. It also illustrates that the foam material sandwiched in the multi-layered media has an important effect on damage patterns. The phenomena encountered have been analyzed by the calculation with ALE method. Meanwhile, the optimal analysis of foam material thickness and position in the sandwich panel were performed in terms of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analysis. The proper thickness proportion of the soft layer is about 20% to the thickness of sandwich panel and the thickness of the upper hard layer and lower hard layer is in the ratio of 7 to 3 under the condition in this paper when the total thickness of soft layer remains constant.  相似文献   

16.
针对现有同轴载气激光熔覆粉末利用率低的不足,设计环式同轴载气激光熔覆头,利用离散单元法对熔覆粉末在粉流道内的运动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熔覆头喷嘴结构参数对粉末汇聚和利用率的影响规律。结果发现,粉流道夹角对粉焦距和汇聚性能影响较大,当夹角为36°时,粉末颗粒分布较为集中,熔覆头的粉末利用率达到最高48.5%。研究成果可为熔覆头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