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劳动力流动是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一种特有现象.农村流动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整体素质直接影响到自身社会地位的提高和经济收入水平,也关系到流出地和流入地的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安定.文章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动因、制约流动的因素分析以及相关对策的探讨出发,寻找解决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有序流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就业的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农村就业结构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非农就业比重上升。2004年从事农林牧渔的就业比重为61.57%,比2000年下降6.81%;工业就业10.94%,比2000年提高2.37%;商、饮、服务业就业比重为5.44%,比1999年提高1.79%。2004年,全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约10260万人,比上年增长约440万人,1998~2004年年均转移农村劳动力380万人,平均年增长率为4%。  相似文献   

3.
中国市场经济下的劳动力流动现状不容乐观:劳动力市场存在着制度性分割、信号指示作用不强和法律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文章针对这些问题对市场经济中的劳动力流动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新经济地理学为基础,回顾了有关劳动力流动的经济影响的三个方面的国内外研究文献.在此基础上,结合关于中国劳动力流动的实证分析与研究,提出了劳动力流动方面有待解决的新问题:合理规划劳动力流动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浅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村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国家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我国农村受之影响出现了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如何颇利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已影响到新农村建设.文章拟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略作探讨,以期能对该项工作的开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改革开放程度的加深,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也随之变得更为复杂,并显得日益突出和重要.当前,我国"三农"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农民收入问题,而要提高农民收入就是要实现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有序的转移.文章就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阶段总体情况,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和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7.
由于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迅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出现富余必须向城市第二、三产业转化,文章论述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职业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作用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8.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和城镇转移,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富余农村劳动力转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制约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农村劳动力资源未能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文章拟就对湖北省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及开发的现状做简要分析,并提出政府应该在劳动力资源开发方面的一些有效途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10.
农村劳动力外流对农村家庭养老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驰 《职业圈》2007,(2):74-76
劳动力外流加剧了农村人口的老化,并对农村老年人的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文章结合相关调查研究结果,分析了这一现象对家庭结构以及家庭养老功能的影响,并提出了改善老年人生活现状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社会变迁引发人口流动 ,人口流动促进社会变迁 ,两者互动。在晚明也不例外。人口是社会结构中的核心要素。在社会变迁中 ,人口动态至关重要 ,绝对不可忽视。“当我们从政治经济学方面观察一个国家的时候 ,我们从该国的人口、人口的阶级划分、人口在城乡海洋的分布、在不同生产部门的分布”等等开始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卷 ,第10 2页 ,人民出版社 1972年版 )。观察一个国家需要了解人口状况 ,研究社会变迁更应关注人口流动。中国古代以农立国 ,社会的主体是农民 ,人口分布的主要生产部门是农业 ,输出人口的地方是农村。人口流动的总趋…  相似文献   

12.
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劳动力市场堵点是制约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障碍。当前劳动力市场堵点有多种形式,且互相交织,危害正由束缚生产率提升转向妨碍社会公平和代际公平。要破解劳动力市场堵点,必须从平衡部门间就业质量、遏制社会资本干扰、改革体制内单位用工机制、加强人力资本建设的公平性、完善统一的制度供给等多维度展开。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从计划经济的模式转变而来的一种新的模式,是商品经济深入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一种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和调节的经济活动.在市场经济情况下社会加大了农村劳动力的需求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也加快了农村经济市场化的步伐.  相似文献   

14.
农村职业教育担负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多种形式、多种层次职业培训的任务。文章主要分析了我国农村职业教育面临的机遇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孙娈 《职业圈》2007,(6X):188-188,190
农村职业教育担负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多种形式、多种层次职业培训的任务。文章主要分析了我国农村职业教育面临的机遇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孙娈 《职业圈》2007,(12):188
农村职业教育担负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多种形式、多种层次职业培训的任务.文章主要分析了我国农村职业教育面临的机遇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就近就地就业是南疆近年来脱贫工作的亮点,南疆各级政府包括援疆省市在内的相关单位从内地省(市)引入适合当地实际的企业和厂商,创造了良好的就近就地就业机会。本文以南疆克州为例,通过实地调查与深度访谈,对南疆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措施进行了SWOT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人口流动的有序化需要实现结构性转变,人口流动的结构性转变是指人口变动的数量和结构必须与流出地与流入地的经济结构、人口结构、社会结构等结构性因素保持协调性和平衡性。人口流动的功能转换滞后于结构转变,就可能引发经济社会问题。实现人口流动的结构性转变,要科学认识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流动,正确把握主体功能区之间的人口流动规律,合理引导人口流动的方向和控制人口流动的数量。  相似文献   

19.
凌营  张海峰  张珍 《职业圈》2008,(2):86-87
农村留守子女是伴随着农村大规模劳动力到城市就业而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如何在和谐社会理念的引导下,解决农民相关权利的缺失,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最终促进并实现教育的和谐,是我们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农村留守子女是伴随着农村大规模劳动力到城市就业而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如何在和谐社会理念的引导下,解决农民相关权利的缺失,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最终促进并实现教育的和谐,是我们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