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成 《教学月刊》2023,(5):44-48
“迷思概念”会严重影响概念教学的成效,教师应分析“迷思概念”的成因,明确其类型,然后有针对性地解构“迷思概念”。这是帮助学生实现概念转变、建构科学概念的关键。具体教学中,教师可基于体验、实验、问题链、模型而引发冲突、创设情境、引导思辨、拓展应用,使学生解构“迷思概念”之不足、认识科学概念之合理、体会科学概念之本质、应用科学概念于实践,进而不断深化对概念的理解和迁移应用。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由于学生即有的知识经验无法解释生活中某些新现象,导致认识和理解存在偏差,从而形成迷思概念。迷思概念对小学生科学认知负面影响很大。本文从迷思概念说起,通过小学科学教学中迷思概念的成因分析,就如何转变迷思概念做了简要论述,旨在人们对迷思概念转变教学有一个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3.
在新课程理念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深感到迷思概念对科学概念教学带来的影响,通过问题情境、直观教学、合作学习、利用模型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转变学生的迷思概念,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陆林忠 《中国教师》2012,(17):62-65
<正>一、初中科学迷思概念和科学概念的区别初中学生在接受正统科学教育之前,就已经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的观察和体验,形成了许多概念。在这些概念中,一些是反映客观世界的朴素概念,但更多的是有悖于科学的错误概念。我们把学生头脑中存在的错误概念或与科学概念不完全一致的认识叫做迷思概念。迷思概念不能正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而仅仅反映事物的一些表面现象,违背了科学道理,对学生正确地掌握科学概念、形成正确的认识造成一定的障碍。[1]学生头脑中的迷思概念是形成正确科学概念的基础。这就提醒我们,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不能忽视学  相似文献   

5.
一年级学生在科学学习中,往往以原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建构知识,形成不科学的迷思概念。对此,教师要通过情境教学、任务挑战、学生互评等方式,及时破解学生已形成的迷思概念,从而帮助学生建构科学概念,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相似文献   

6.
王飞  罗充 《考试周刊》2016,(15):161-162
由于生物学概念具有抽象性和规律性的特点,因此学生在理解同一生物概念时会出现不同结果。在科学教育中,教育专家将学生头脑中存在的这些与现在的科学概念相悖或者是不完全正确的概念称为"迷思概念"(misconception),"迷思概念"的存在不利于学生对新知识概念的吸收,而且极容易诱发新一轮的概念迷思。  相似文献   

7.
陈静 《考试周刊》2009,(33):180-182
学生头脑中原有的“迷思概念”会影响学生对化学科学概念的正确认识,本文作者通过探讨化学迷思概念的成因、特征,提出了有效促进学生化学迷思概念转变的裳略。  相似文献   

8.
迷思概念是学生头脑中存在的错误概念或与科学概念不完全一致的认识,它违背了科学道理,对学生正确地掌握科学概念造成一定的障碍.学生日常生活经验、个体的认知方式和教师授课方式等的影响是迷思概念形成的原因.教师应认真研究转变学生迷思概念的策略,并认真加以实施.  相似文献   

9.
化学核心概念的学习受学生“认识方式”的影响.教师从学生的认识方式及认识发展出发,展开化学平衡常数教学,围绕五则“迷思概念”提升教学针对性,可以有效实现迷思概念到科学概念的转变,让学生在体验科学学习的过程中达成从认识到认知升级,并提高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0.
儿童对每一件事情都有自己的认识,一方面,这些认识可能是正确的,可以作为学习新知识的起点;另一方面,由于受年龄、学习方法和经验等方面的限制,这些认识往往是片面的,甚至错误的。本文用“迷思概念”来表示幼儿在教学活动前已拥有的朴素看法。幼儿的迷思概念是科学教学的起点。只有充分理解迷思概念的本质及其在每一个体身上的具体表现,才能找到科学概念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11.
“迷思概念”的提出来自于台湾学者对幼儿“错误概念”的一个译名。谈到“迷思”这词时.我们会自然联想到英文单词“mistake”中mis-的谐音.恰巧与“错误概念”也有所联系.于是便可赋予了其一种鲜活、形象的解释。为什么台湾学者把在成人眼里看来并非科学的知识抑或完全离谱的知识称之为儿童的“迷思概念”而非“错误概念”?  相似文献   

12.
地理概念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基础,然而学生头脑中的地理迷思概念会使学生曲解地理概念的本质,不利于他们建立科学的地理概念体系。通过四段式测试法和访谈法,研究发现,中学生在人文地理概念学习中存在的迷思概念,并归纳为空壳型概念、混淆型概念、不完整型概念、例证不明型概念四种类型。为了帮助学生转变迷思概念,加深对中学人文地理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探讨其产生原因,并对每类迷思概念提出针对性的概念转变策略。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物教学》2019,(8):13-14
依据迷思概念的特点和成因,将其进行分类,并结合自己教学实践中的教学案例进行举例说明,最后针对每一类型的迷思概念,采取有针对性的概念转变4项教学策略,实现迷思概念的解构和科学概念的建立。  相似文献   

14.
高萍 《文教资料》2014,(5):172-174
学生对概念的认知总是与科学概念存在一定差异,即“迷思概念”。迷思概念的存在会影响学生对新概念的正确理解。造成学生学习困难和解题困惑。本文从迷思概念产生的原因入手,举例分析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将学生的迷思概念转变为科学概念。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迷思概念”来源,介绍了生物概念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并结合教学实践总结出了“迷思概念”转变的几种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瞿晓峰 《科学课》2009,(12):6-8
有研究者认为,学生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的,在接受正式的科学教育前,学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自然科学现象观察和过程体验,并由此产生“似理论般”的概念雏形,这种相对原始、不够精确的初始概念就叫做前概念,也有学者称之为私人概念、朴素概念、另有概念、迷思概念……  相似文献   

17.
胡皓  龚沙  杜承意  黄巧云 《物理之友》2023,(5):39-40+50
高中生在物理学习中容易形成迷思概念,根据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探讨高中生物理迷思概念的成因,提出迷思概念的转变策略和教学建议,为高中物理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一、迷思概念的定义迷思概念是台湾学者对单词"misconception"的趣译,它的主要意思是会造成不利或错误的概念或想法.本文所探讨的化学迷思概念是高中生在化学课程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与公认的科学知识不同的想法.二、高中生化学迷思概念的特点笔者通过访谈、问卷、课堂提问等途径探测高中生存在的迷思概念,分析这些迷思概念的特点如下.1主观性高中生存在的一些化学迷思概念来源于他们的生活经  相似文献   

19.
迷思概念的存在会对学生建构科学概念产生负迁移。在自编二阶测试卷的基础上加入信心指数阶,形成信效度较高的四阶诊断测试卷,对两所中学的高中生“静电场”迷思概念进行诊断研究,共诊断出18个迷思概念,在电势与电势能等核心概念中尤为突出;进一步将其成因归纳为概念理解不足、前概念的干扰、思维定势等,为物理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迷思概念""相异构想"是儿童在日常生活、数学的类化概念、儿童的自我思维定势或心理暗示中所形成的错误概念或思维结构。儿童的数学迷思概念或相异构想具有自发性、肤浅性、隐蔽性、顽固性等特性。在儿童数学教学中,我们必须探析迷思概念、相异构想的转变策略,进而帮助儿童判断、识别并纠正数学的迷思概念、相异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