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探讨了线段中点在有关的几何证明题中的应用,根据教学实践的体会,把它们概括为倍长中线法、中位线法、折半法、加倍法和斜边中线法.  相似文献   

2.
与中点有关的几何问题,是初中数学的重要题型,除了线段的中点的定义,我们又学过很多与中点有关的重要结论,当问题中出现中点的条件时,除了用等量代换或倍长中线法构造全等三角形以外,还常需联想或作辅助线创造条件运用三角形的中位线、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或等腰三角形底边中线等与中点有关的定理,常需用到的定理有:  相似文献   

3.
在初中平面几何学习中,经常遇到告知三角形的中线或者三角形一边的中点相关的一些题型.它们运用已知条件是不能直接证明的,下面介绍一种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添加辅助线方法——倍长中线法.  相似文献   

4.
《三角形》一章是同学们学习几何证明的基础.在学习过程中,有些同学常常对几何证明题辅助线的添加方法显得束手无策,下面笔者就谈一谈三角形中常见辅助线的作法.一、倍长中线法. 遇到三角形的中线问题,常延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相等,构  相似文献   

5.
把三角形的中线延长一倍的方法就是倍长中线法.运用这种方法,能将一些“散乱”的条件聚集到同一个三角形中,对解答三角形中线问题有奇效.  相似文献   

6.
<正>阿波罗奥尼斯定理,又称三角形中线长定理,其内容表达为:三角形一条中线两侧所对边的平方和等于底边一半的平方与中线平方和的2倍.其证明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有垂线段法、坐标系法、余弦定理法等,下面介绍一种简单明了,而又引人深思的证明方法.问题引导在△ABC中,AM是BC边的中线,若BC=a,AC=b,AB=c,AM=t.求证:t2=1/2(b2+c2)-  相似文献   

7.
例1 △ABC中,AB=8,AC=14,则中线AD的取值范围是 分析本题涉及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而两边与第三边中线不在同一三角形中,考虑到中线把一边分成两条相等的线段的情况,采用倍长中线法,即将中线加倍,将中线与已知两边转移到同一三角形中,问题便可解决.  相似文献   

8.
本文给出了关于单形的中线长、高线长与其垂足单形的中线长、高线长的两个不等式,作为其特例,可导出单形的中线长、高线长与其切点单形的中线长、高线长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三相对称节能灯负载中线电流波形测试分析,指出两种负载情况下中线电流不同的原因,通过对相电流及中线电流的计算,给出了二的关系式,为确定选择中线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由于构造全等三角形这类题目灵活多变,每年中考题目都会比较新颖,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不难发现考题虽然看似都没有见过,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原来新题中也蕴藏着我们熟悉的模型图.例如:中线法、倍长中线法、对称法、利用角平分线法、构造特殊三角形法等.由此看来,掌握一些重要的模型对于解决中考几何压轴题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在初中平面几何学习中,经常遇到告知三角形的中线或者三角形一边的中点相关的一些题型.它们运用已知条件是不能直接证明的,下面介绍一种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添加辅助线方法——倍长中线法.例1如图1在△ABC中,AC>AB,AD为BC边的中线,求证,∠1<∠2.分析欲证结论中角不等问题,一般想法是把不同一个三角形中的两个角转换到同一个三角形中去,用“大边对大角”证之.如何才能把∠1、∠2转换到同一个三角形中去?因为本题告知了AD是中线,可考虑“倍长中线法”,即中线AD延长一倍到E,连BE(如图所示),从而证得∠1=∠E,AC=BE即AC=BE>AB,得∠E<…  相似文献   

12.
用向量法证明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三角形面积的海伦公式、中线公式及三角公式。  相似文献   

13.
用向量法证明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三角形面积的海伦公式、中线公式及三角公式.  相似文献   

14.
一、课标要求: 了解三角形有关概念(内角、外角、中线及角平分线),会画出任意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三角形的中线是平面几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中线具有许多优美的性质,如重心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都为大家所熟知.本文再向大家介绍中线的一个性质,该性质对发展学生的思维,拓宽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一、三角形中线的性质命题AD是△ABC的边BC上的中线,直线EF分别与AB、AC所在的直线相交于E、F(1)若EF∥BC,则AD平分EF,且AD、BF、CE三线共点;(2)若AD、BF、CE三线共点,则EF∥BC证图一是直线EF与AB、AC所在直线相交的三种情况,下面我们只给出图一(a)的证明.过BF与CE的交点…  相似文献   

16.
辅助线三法     
在平面几何有关问题的证明中,常常需要添作适当的辅助线.常见的作辅助线的方法有:“对称法”、“平移法”和“中线加倍法”.举例说  相似文献   

17.
中点问题是平面几何中的一类典型问题,通常归结为线段相等问题加以解决,但若抓住其不同于一般线段相等问题的特点,可以实现妙思巧解.一、倍中线法倍中线法的基本思想是将某个三角形的某条中线延长一倍,得到全等三角形.将相关的边角集中到某个三角形中,以便解决问题.例1如图1,AB  相似文献   

18.
草书是书法艺术创伤中最具抒情写意意味的一种书写形态,字守中线是草书创作中单体结构或行气得以表现的基础,也是草书作品形散而神不 散的重要因素,通过字守中线法则的运用,草书的节奏、气韵得以产生;通过字守中线法则的运用,草书艺术的精神得以展现。  相似文献   

19.
有关中点问题是平几中常见的问题,通常涉及到的知识点有: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和顶角的平分线“三线合一”;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此点称为三角形的重心),它到一顶点的距离是它到该顶  相似文献   

20.
所谓一题多解,是指对同一问题提出不同的解题思路,从不同角度、不同的数学模型去解决同一问题。这样不仅能够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彰显数学魅力,锻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数学思想、数学模型的深化理解,而且能极大地提升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数学学习过程中,中线是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之一,在利用中线解决几何问题时,常常采用"倍长中线法"添加辅助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