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是物理考试大纲中对学生的五种能力要求之一,新《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也强调要培养学生科学方法和物理思想.三角形相似法就是其中重要的方法之一,也是运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具体体现,应用三角形相似相关知识处理有些问题,能够直观、简捷地得出结论.该方法主要是体现某些物理量的矢量性和物理  相似文献   

2.
影子对于我们来说,最熟悉不过了.然而影子问题却频频出现在中考数学填空题或选择题中,成为了一个新的热点.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通过已学的相似三角形的知识来解决.虽然有些问题情景设置比较简单,但涉及到被测物体的影子分成好几部分的,有些同学理解起来就会比较困难,失分率比较高,甚至有的同学无从下手,特别是初学者尤为明显.下面就仅以平行光线照射下利用影长求物体高度问题为例,分三种类型说明这类问题的解答对策:  相似文献   

3.
数学是教人聪明的学问,学数学最重要的是体会数学中蕴含的思想方法,并有意识地在生活中应用这些方法解决身边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条件和环境的不同,有些测量可以直接实现,有些测量是无法直接实现的,如大树的高度、古塔的高度等.当我们遇到无法直接实现的测量时,就需要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间接测量.构造相似三角形,运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的知识可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某些测量问题.  相似文献   

4.
数学建模的实质就是,利用学过的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下面举例谈谈如何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一、利用相似三角形模型解题现实生活中,平行光照射不同物体形成了不同影长,这些物高与其影长之间存在着微妙的联系,而"相似三角形"知识将为我们  相似文献   

5.
图形的认识与证明是中考的热点之一。它要求同学们能根据图形画出三视图。能根据三视图知道原图形的形状;会运用平行线、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进行推理及证明:会解决有关圆的计算问题:能运用圆的相关知识解决与圆有关的实际应用问题、动态问题、探索问题:能综合运用直角三角形、相似三角形、方程、函数、圆等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6.
石岚 《中学理科》2003,(12):62-65
本讲内容在全国各省市的中考命题中,着重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在解决几何问题和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问题的应用.能熟练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和性质解决几何证明问题和有关计算问题仍是复习重点.预测在2004年中考当中将侧重考查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在几何证明题中的应用,约占2~8分。  相似文献   

7.
王娈 《初中生》2007,(5):20-22
相似三角形是研究图形性质的基础,利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解决测量问题,是各地中考的热点.现以2006年中考试题为例,说明相似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用解斜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常见的就是测量问题.测量问题包括能直接测量的距离,也包括不能直接测量的两点间距离,如测量底部不能到达的物体的高度、河的宽度、烟囱的高度、塔的高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4)相似三角形的应用——射影定理 射影当平行的光线照射一个物体时,在垂直于平行光线的平面上会得到该物体的投影,这个投影就是该物体的射影.如图1.  相似文献   

10.
利用投影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画出图形,把题目中的已知条件转化到图形中去,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即运用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性质,得到相似三角形,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使问题得到解决,现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1.
在正方形网格中,最小正方形顶点称为格点,顶点都是格点的三角形我们称为格点三角形.近几年来的中考中,格点三角形的相似问题因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又能考查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已逐步成为中考试卷中的一个亮点.其中,在正方形的网格中画出与已知格点三角形相似的面积最大的格点三角形的问题,它把讨论三角形相似与探讨最值问题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考查了学生观察、猜想和灵活运用知识  相似文献   

12.
高宁 《成才之路》2009,(3):38-38
从教二十余年,对于数学学习,谈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1.在实际问题中学习数学 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其中存在的大量问题可以用数学知识去解决。教材中学生随处可看到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例子。这些实际例子。有些是学生熟悉的,如用抛物线的知识求拱形桥所在抛物线的方程。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一方面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威力,另一方面也要求学生要善于把自己学到的知识用到实际中,这样会让他们不觉得枯燥,也激发了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3.
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任意三角形边长和角度关系的探索,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能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可以看出,教学分三个目标:探索、掌握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一、背景介绍 1.教材背景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在新版教材中放在了《图形相似》一章中,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这样的编排有利于学生的知识迁移,并使学生在主动参与、探索交流中获得新知识.  相似文献   

15.
面积——表示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它的有关计算在数学中较为常见.但往往也是限于如像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扇形等图形的面积计算,而在一些非面积的证明题中,很少联系到它的作用.但有些几何问题若利用面积来证明,有时可以使问题简单、直观化.下面我们看看几个例子.  相似文献   

16.
高宁 《成才之路》2009,(2):38-38
从教二十余年,对于数学学习,谈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1.在实际问题中学习数学 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其中存在的大量问题可以用数学知识去解决。教材中学生随处可看到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例子,这些实际例子,有些是学生熟悉的,如用抛物线的知识求拱形桥所在抛物线的方程。  相似文献   

17.
相似的性质及判定是图形变换的重要内容,是探究三角形、函数、投影、圆等知识的基础,是解决众多实际问题的依据.由于对应边构成比例等式的缘故,两个图形的相似.特别是两个三角形的相似,成为初中数学计算线段长度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8.
抛物线与几何图形相结合是近年来中考压轴题的一种重要题型,在2007年中考全国各地试题中,二次函数与几何问题相结合的综合题不断增多.这类试题,涉及二次函数与几何中的三角形、四边形、相似三角形、圆等有关知识.它有较强的综合性和灵活性,能有效考查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情况,能体现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以2007年中考题中的抛物线与几何图形相结合的压轴题为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9.
正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是学生学习物理第一次综合应用几何知识解决物理问题.解决过程中可用较多方法,比如三角函数,相似三角形,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正交分解法等.同时解决多个物体的平衡问题时还要使用整体法与隔离法,对学生来说综合性较强,难度相对较高.本文就共点力平衡的几种基本方法进行探讨.共点力平衡的一般解题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2.受力分析;3.画力的矢量图;4.运用力的合成法或分解法建立方程求解.方法一解三角形法若物体处于三力平衡,则其中两力的合力必与第三力等大、反向.那么,这三个力平移其中两个,必能围成一个矢量三  相似文献   

20.
初中物理力学中的"平衡状态"及"二力平衡条件"是中考命题中的热点,有关这部分知识在平常练习中占相当重要的地位,对这些知识点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高低。本文利用平衡力知识分析、解答有关典型例子进而探讨:1.应用平衡状态来分析物体受力情况;2.应用二力平衡分析物体的受力及运动状态;3.应用平衡力解决压强、浮力与简单机械的综合问题;4.应用平衡力解决连体漂浮或悬浮问题,可以使问题简单化。从而阐明通过应用平衡力的知识进行专题复习,可以进一步弄清力学中有关的物理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